个人觉得,文玩绝非大雅,乃“俗雅”,绝非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也就算个“玩意儿”。 我们玩的就是个简单、快乐。我平凡我骄傲,我平凡我自豪。 最早文玩是指文房四宝及周边,真正的文人用的东西,上了讲究,就成了文玩,比如笔墨纸砚,扇子镇纸,再好再上品的东西,绝对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东西,没人举个砚台去逛早市儿,也没人把鸟笼子挂书房。倒看现在,虽然不乏一些真正的文玩人,但却也是鱼龙混杂,似乎沾了个“文”字,放个屁也是分个赋比兴,摆个八股出来。就像有些人戴个任何沾了“藏”字的东西,就感觉自己的灵魂都经过珠穆朗玛峰顶到地底深层过滤了一样,而且要的还就是这种感觉,神圣~空灵~与众不同。 现在太多的鱼目混杂,尔虞我诈,商人不商,文玩不文。没必要,也没必要太当正事儿,说白了还是个玩儿,一分心性,两分求知,三分气度,四分吹牛逼。最开始玩东西的初衷就是试试看,好玩儿,喜欢,在玩的路途中逐渐的把这一分心性看的越来越不重要,二分求知,想知道什么样的好,什么样的不好,想知道怎么玩好,怎么玩不好,越玩越和自己较劲,越玩越和别人较劲。玩着玩着明白口袋多大了,明白自己心有多大了,看别人东西再好不再羡慕嫉妒恨了,要么就是心越来越窄,越好越不嫌好了,砸锅卖铁拼个他人没面子,然后自己吃亏上当死不悔改一意孤行。说来说去,玩来玩去,还是为了拿出自己的东西给外行人扯犊子,内行人吹牛逼,吹到漫天黄沙,宇宙大爆炸,最终回到原点那一分心性,无论多少次不再玩了,最后还是不忍放弃或者戒掉。这就是玩,玩什么都这一个德性,但愿我们都能本守那一分心性,不怒不争,不悲不喜。玩的人都知道寺庙佛珠绝无“好品相”,却不知在和尚眼里玩的人手里菩提子无一“好品相”,和尚由经入佛,玩儿人由玩儿解惑,皆无错,和尚没错在没人比,没人因念经而忘佛,玩儿家错在因玩儿而忘了人生。愿玩家切勿太把玩儿当回事,无非是生活佐料,人生一小点缀而已,淡定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