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吧 关注:21贴子:123
  • 9回复贴,共1

交友的智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生似乎充满了智慧,自从我们生下来,就要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打交道,那么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入世,人类是一个社会,人与人必须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向前。
这是社会科学,社会中的人必须懂得社会的秩序,道德,法律,人情世故。
我经常觉得自己不会交友,其实人有时候难免孤单一人,路毕竟是你自己要去走的。既然我已经有一颗科学的心,我还怕众叛亲离吗?我有阴影,被人孤立的阴影,我对人群有些恐惧的,我害怕没有朋友,但是我又不会说话,开玩笑,所以,能有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就是万幸的。我已经有了。
但是,我的需要还有什么呢?快乐有了,朋友也有了,还是不满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2 13:11回复
    交友心理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朋友,那真是一个悲剧。交朋识友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目的。家庭成员的交友,是家庭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家庭背景往往会左右家庭成员的则有关,进而影响去结交朋友的范围和朋友的品性。
    人类交友的心理现象错综复杂,其中崇名心理、共鸣心理和补偿心理最为常见。
    (1)崇名心理
    所谓崇名心理,就是人们在交友中喜欢结交有名望者的心理倾向。名人周围总是围着一帮朋友,就是这种心理作用的结果。崇名心理主要源自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尊重者很有名望的时候,自尊心就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朋友有名望,自然也标志着自己的非同一般。但是崇名心理往往会使人陷入势利小人的泥坑而受人非议。
    (2)共鸣心理
    人际交往中,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水平、信仰、职业、年龄等方面相似的的人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从而结交成为好朋友。心理共鸣是人们选择朋友的重要内在动力。心理共鸣包括人格共鸣、思想共鸣、兴趣共鸣、经历共鸣等多种类型。心理共鸣之所以左右人的交友,关键在于人们通过人格、思想、兴趣、经历等方面的交流契合,使人的心理找到了回响的对象,因而在彼此沟通中能获得新的人生力量和理想。
    (3)补偿心理
    交友中,心理共鸣不可或缺,互补心理动机也很常见。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在个人特征上差异很大的人成为心心相印的莫逆之交。比如,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常和心理抑郁的人成为知己,办事果断的人常有优柔寡断的朋友,有钱有势的人也常常会有一帮穷哥们等等。其实交友中的补偿心理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才会导致友谊的萌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4-23 13:01
    回复
      人类的交际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好友,交友毕竟有限,互补,共鸣,攀附是交友三大科学支柱。
      我们可以遵循,但是如果你找到一个和你完全不一样,性格令你讨厌,说话令你气愤,思想还行,这样是不可能的,你一定是欣赏那个人的,但是时间久了你也会发现他的毛病,和你不一样的地方。人人都是一个带刺的东西,谁都有缺点,除了有些令你实在讨厌的人,基本上没必要好端端的把多年的朋友因为一个看不爽就抛弃了他,没必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23 13:07
      回复
        也就是说→人坚持的自己是一种固有思维→根据个人的特色而觉得,并没有好坏之分,一个清教徒和一个佛教徒打了起来,你说谁对?→思维是可以1+1=4的,这就是交际使得固有思维扩大化,信息量扩大,以适应变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4-23 13:17
        回复
          交际还能进行固有调节,使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脾气,以适应环境,一个固执的人,如果能在大家的劝说之下,改掉固执,接受大家的思想,他就能更好的和人群交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4-23 13:19
          回复
            1,对待朋友,不要不顾及别人的1,只是一味的要求别人听从自己,不肯接受别人的1,你不要固执,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们,你既要相信自己坚持1,也要听进好的意见,这样4才能最终使得人类前进,这个道理和君主一人决定,还是全民共同觉得是一个道理,两个人总是思想更广阔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3 13:22
            回复
              2,你可以保留意见们,直到你确实认为自己的1不对,你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1,也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的1,服从于别人,这样对发展和生存是不利的,意见对人类很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23 13:26
              回复
                3,善待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从古流传下来的人,告诉人类,我们是群聚动物,不要失去朋友,不要因为闹意见而失掉朋友,那么我们有意见的时候,该怎么处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4-23 13:28
                收起回复
                  朋友是一种扩大,而不是缩小,如果交友到了那种缩小的地步,那就是做错了,尊重不能在被人诱导下走向极端。他们不尊重人,我为了讨好,违背我自己的原则,形成了习惯,那就不对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4-23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