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概相同的时候,我们成为了“新高三”。
准备好六本新的笔记,拿出沉睡了近两年的教材,在新发的若干本厚厚的练习册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准备“从头再来、大干一场”,然而比我们的激情还要火热的,是天气。这就成为了考验“新高三”的第一关,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不要让高温把你的热情变为烦燥。另外,准备好三样东西——笔记、错题本、教材,只有这三样东西能陪你走到高考。
笔记与错题本最好从头开始,虽然我高一高二也有非常全面的笔记与错题,但是,我还是把他们都丢弃在一边,因为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些东西会成为你的累赘。当然,这也间接回答了一个问题:“我高一高二没认真学,现在学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因为对于谁来说,高三都是从头再来。
当一轮复习进入快一半的时候,我们的那些热情早就被题海淹没的差不多了,天气渐渐转凉,心情也慢慢变凉,这时又有“自主招生”来捣乱。一直在做专题练习,偶尔自己试一套模拟,就会被打击得毫无信心。
这段时间会很长,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天:复习课,整理笔记,看教材,做题,整理错题。千万不要着急做成套的模拟题,至于“自主招生”,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用处不大的东西浪费你宝贵的一轮复习时间。
当漫长而琐碎的一轮复习结束,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一轮复习结束前的几次模拟中,一直按部就班而没有练习套题的人,成绩不会有大的提升,甚至会有下降。然而一轮之后,几套完整的模拟题练习就会使你的成绩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地基盖好了,自然能建高楼。
但是,这个时候,也不是天天做模拟的时候,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从头开始看看一轮复习的笔记,错题,教材。每天做一点,到高考之前,六科的笔记可以完整看两遍。高考前的最后几天,把错题本扔到一边,每天做两科的模拟,尽量把时间安排到和高考时间相同的时间段,其它时间看看笔记,教材上画的重点,用一颗平和的心面对高考。
关于分科方面的学习方法:
语文:可以把错题本与笔记“合二为一”,遇到的生僻的成语,病句类型,好的作文思路……都可以补充到笔记上。
数学:笔记中文字类的东西不会太多,重要的可能是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老师会总结,平时见到也可以自己积累。
英语:背单词似乎是一定要做的,一天10个不多吧,一年下来……高考3000也就不算难事了。英语错题很有必要去整理。
物理:笔记+错题本就足够了。
化学:除了笔记、错题本外,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多读几遍,分类总结:方程式、实验、元素性质……
生物:笔记+教材
另外说一下,我一直在强调“笔记、教材、错题本”这三样真的是我的“法宝”。
关于笔记,课堂上记的远远不够,课上老师讲的比较快,可以先空出地方,或用铅笔将重点词语记下,课后参照教材,与其他同学的慢慢补充。
关于错题本,不一定要所有的错题,高三的错题太多了,比较好的题,无论你是否错了,都可以剪下来贴上,建议用活页本,分类贴好,最好答案不要紧挨着题写。一轮复习结束后把答案盖上再做一遍,把这次做仍然错题标示出来,二轮练习模拟时还会有错题,等二轮结束后把上次标示的错题与二轮错题再做一遍,直到消灭所有错题本中的错题。
虽然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