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吧 关注:639,415贴子:18,462,684

菩提心灯,静心待有缘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如菩提,净如明空。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
般若智慧,如闪电,一刹那间照亮天际。
心境皎皎,似明月,朗然如泉映入心扉。
燃起菩提心灯,静心待有缘人。 (麻烦吧主不要再删了)


1楼2014-05-01 21:27回复

    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2楼2014-05-01 21:29
    收起回复
      观察一个人,德比才更重要。康熙皇帝曾说:“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所以,我们不要本末倒置。


      3楼2014-05-01 21:31
      回复
        道宣律师说过:“常观自身心,口勿说他短。”自己空闲时就观一切无常,轮回是苦,观察自心的来住去等,或口里念念咒语,诵诵经等等,可以做许多善法,不要在背后,天天播新闻做广告,似乎天底下只有你一个是好人,别人都是坏人,这不是自利的行为,更不是利他的行为。
        ——出自《《自我教言略解》》


        5楼2014-05-01 21:34
        回复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轮回、地狱等一无所知,无法以根识去现量感知其惨景,以此而导致很多人“不见后世,无恶不造”,假如每个人能回忆起自己于恶趣中受苦的情形,能明白因果规律,那么谁也不敢懈怠懒散,耽误修法解脱的机会。
          ——出自《《入菩萨行广释》》


          6楼2014-05-03 12:16
          回复
            在事情发生之前作准备,这是世人大都知道的道理,也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原则,然而在对待死亡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却忘了这个原则。虽然在每个人身边不断地发生死亡事件,大多数人却对此麻木不仁,似乎没有任何感触。
            ——出自《《入菩萨行广释》》


            7楼2014-05-03 12:16
            收起回复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祝大家节日快乐 出行的朋友们请注意安全


              8楼2014-05-03 12:17
              收起回复
                真正的佛教,既要讲理性,也要讲感性。假如不懂道理全凭信心,就像某些偏僻地方的迷信一样,相续中不一定产生稳固的定解;若全靠分别念推测而不讲信心加持,则已经失去了佛教徒的身份。因此,理性和感性这两者,在修行中都不可缺少。
                ——出自《《上师瑜伽速赐加持讲记》》


                9楼2014-05-05 08:43
                回复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时时刻刻观察三门,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头,对自己的语言应当注意。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
                  ——出自《《弟子规另解》》


                  10楼2014-05-05 08:44
                  回复
                    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解脱之法也是五花八门。对一些看似肤浅的言教,千万不要轻视,哪怕是看来浅显的法门,若认真思维,专注法意,即使一个颂词,也能断除烦恼。
                    ——出自《《旅途脚印》》


                    11楼2014-05-05 08:44
                    回复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爱因斯坦


                      12楼2014-05-05 08:47
                      回复
                        有些学佛的人经常堕入两边:要么只强调闻思,不关心修行,这样很容易成为法油子,离开人间时只能空手而归;要么只注重修行,对理论特别排斥,如此一来,就难以遣除各种怀疑和邪见,修行时必定会步入许多歧途。
                        ——出自《《弟子规另解》》


                        13楼2014-05-07 12:18
                        回复
                          作为佛教徒,团体与团体之间不要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也不要争执不息,否则会让不信佛的人讥笑:“你看,佛教徒完全口是心非,每天说得那么好,却做得那么糟糕!”
                          ——出自《《胜利道歌讲记》》


                          14楼2014-05-07 12:20
                          回复
                            大家不要把菩提心只放在口头上,从来不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应该想办法做点事情,将自己的悲心、慈心、爱心献给一切众生。
                            ——出自《《启动爱心》》


                            15楼2014-05-07 12:21
                            回复
                              我们在做一件善事之前,首先要详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那不用问别人就可以去做。倘若是为了与人竞争,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就必须认真加以纠正。
                              ——出自《《入行论讲记》》


                              16楼2014-05-08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