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之画室吧 关注:87贴子:1,232
  • 20回复贴,共1

(想到就说)关于艺术的真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根本上讲,艺术是虚假的。但是人们陶醉于这种虚假,反而产生了真实的感觉。这种虚假之后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IP属地:山东1楼2014-05-09 07:53回复
    素描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素描的艺术真实程度,应当是衡量素描作品的一把尺子。


    IP属地:山东2楼2014-05-09 08:08
    收起回复
      这种真实感,有时表现为一种“进入感”,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身临其境。


      IP属地:山东3楼2014-05-09 08:13
      回复
        一些特技电影中,场景真实,美轮美奂,观众能“进入”其中,这是一种真实。京剧舞台上,一桌一椅、一根马鞭,观众依然能够“进入”其中,一点也不妨碍艺术的真实。由此可以想见,所谓超写实,对艺术的真实而言,作用并不大。


        IP属地:山东4楼2014-05-09 15:00
        收起回复
          很多人喜欢刘谦的魔术,有专家分析,刘表演的魔术,其他魔术师也会,而刘谦更受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刘谦的“表演”。他面对电视镜头时的举手投足,是他区别其他魔术师的真正原因。
          沿着这个思路去分析绘画,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作品更受欢迎。他(她)未必水平更高,而是他更善于在画面上“表演”,或者用漂亮的颜色、或者使用精美的器皿、或者是通透的背景,换句话说,善于营造氛围。


          IP属地:山东5楼2014-05-09 16:42
          回复
            在《百度文库》中看到一篇文章《明暗观察的几道大门(几个层次)》,作者不详。文章把素描的明暗观察分了五个层次,分别是抽象明暗、具象明暗、空间明暗、结构明暗和细节明暗。
            在抽象明暗阶段,关注的是明、暗,不管对象是什么、是哪一部分,叫什么名字,也不管任何三大面五调子等概念。只有。。。很明、明、灰一点、更灰一点、稍暗、暗、更暗。。。
            在具象明暗阶段,关注的是明暗与形体的结合,即形色结合。
            在空间明暗阶段,关注的是空间与明暗的关系,开始考虑对象与观察者的距离,远与近成为常想的词。
            在结构明暗阶段,关注的是物体自身的结构,一些概念如轮廓线、明暗交界线、投影、高光、反光成为常想的词。
            在细节明暗阶段,实际上是重复前四个阶段,只不过关注点在一个更小的区域。
            作者强调,以上五个阶段,是不可以越级跳跃的。还强调,眯着眼观察。
            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这是一篇关于训练的文章,而不一定是关于作画的文章。训练讲层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真正画起来,应该不假思索,随心所欲。
            虽然这样说,但是我还是对这篇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它的分析是深刻的,有极强的针对性。尤其是第一阶段,抽象明暗的训练,振聋发聩,是墙里墙外的第一道大门。


            IP属地:山东6楼2014-05-15 10:19
            收起回复
              规矩是用来评判的,不是用来欣赏的。
              在初级绘画中,位置、构图、比例、透视、明暗等是规矩。坏了规矩,高考时至少过不了关。因此要守规矩。
              然而,仅此而已。
              规矩是后人制定的产物,它不是艺术的根源。换句话说,规矩是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它不能产生艺术品。
              艺术产生于人的心灵。
              对一幅画来说,绘画的冲动绝对不是规矩,而是我想画,我有一种表达的欲望。
              又如,小说家不一定学过文学写作规律,因为小说的根源是生活。
              因此,对于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来说,鼓励他拿起笔来画,强过“注意比例、透视错了”等对规矩的强调。


              IP属地:山东7楼2014-05-20 10:36
              回复
                物体是实,空间是虚。
                譬如画一个苹果,当注意力放在苹果上时,一切都是实的。不论画苹果的哪一部分。只有当考虑空间的时侯,包括这个苹果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观察者是透过怎样的空间看到这个苹果,这个时候才会有虚的出现。
                可以说,虚实分明,讲的是物体与空间的有机统一。
                从更高的层面讲,物体与空间是一不是二。既可以这样想“我画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在一个空间里”,也可以那样想“我画一个空间,其中有一个苹果”。
                “有若无,实若虚”“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大概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IP属地:山东8楼2014-05-20 10:43
                回复
                  透视六表现:
                  1、近大远小。
                  2、近宽远窄。指间距。
                  3、叠压。
                  4、细节与图案的清晰与模糊。
                  5、色彩关系。A:一块颜色,近鲜艳而远灰淡。B:两块颜色的对比,近强而远弱。
                  6、焦点效果。不论物体远与近,焦点处清晰,围绕焦点,愈远愈模糊。
                  透视现象是视觉真实的最重要依据!


                  IP属地:山东9楼2014-05-26 08:48
                  回复
                    绘画是一门学问。与世间其他学问并无两样。
                    学问之道,须臾不可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IP属地:山东11楼2014-05-28 08:46
                    回复
                      画面就是画面,就是从画框的最左边到最右边,从最上边到最下边。思考的时候必须考虑整个画面,这才是整体。反之,画一个苹果就思考一个苹果,画一个罐子就思考一个罐子,不顾其它,难免陷入局部。


                      IP属地:山东12楼2014-06-27 17:29
                      回复
                        取经路上妖魔多,切切!


                        IP属地:山东13楼2014-06-27 17:30
                        回复
                          @什么是画 @沐之画室 大神求指教,怎么改这幅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03 22:51
                          收起回复
                            塑造是一种主动地参与,是一种创造。
                            再现是一种被动地表现,是对颜色的抄袭。
                            只要塑造是合理的,经得起推敲的,有利于艺术表现的,都应当被认可!


                            IP属地:山东15楼2014-07-09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