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了。虽然我消息不灵通程度令人发指,不过好在我有八卦的爷娘,所以附中今年盛况或可预见,大头们就自己玩去吧,单说说高考。 虽说是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但我最想献给我的爸妈,考完才真正觉得:这两个傻蛋是我高考时最重要的人。
五一回家的时候,饭桌上爸妈谈起附中今年高考的盛况(准确地说是模拟考),不用说,很辉煌。我嗯嗯啊啊地听着,觉得很理所当然,直到我爹心有余悸地笑道:
“离高考只剩下一个月了,又到了孩子们极度暴躁的时候了。”
这句话轻轻敲打了一下我的神经。
寒假回去情系母校的时候,高三的老师一直和我们说,学生现在很烦躁,经常俩人看不顺眼就杠上了,有的同学来找班主任,说绝望得不行,感觉理想中的学校远得就像在山那边似的,怎么努力都过不去。当时是我和FP大神去高三那边联系的,大神听过这些话怎样想我不大清楚,我只记得我的神经被默默地敲打了一下,不太重,敲完倒挺酸的。
高考这个东西,我过得其实并不是很顺,天时地利人和基本没有。这个下面会说到,应该不是矫情。先说考前一个月。差不多到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各种请假,到考前基本进入每周无假不欢的节奏。越是到后面,考试越多,越感觉在学校刷题对复习知识点没用,所以早晨起床困难现象也就越严重。这个大概不是我的个案,那会儿经常有同学请假,有时候一走一两天,我还是很乖的,顶多半天。请到最后就变成了大家和班主任的大战……从头痛胃痛脚痛各种找理由,然后时不时被无情驳回……记得有一次我下午已经托了老妈帮我请假,刚做了几道解析几何,老妈的电话就打来了,说班头不给准假教我赶快过去,我当时那个委屈啊,在电话里就哭得一塌糊涂了。别笑,这是真事。我妈也特别无奈拿我没办法,好说歹说最后我还是去了。当时觉得心酸死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笑中带泪哪。
复习到最后,觉得呆学校没意思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感觉。不仅影响自己自主复习,而且考啊考啊考啊的还特别影响信心。记得心理老师和我们讲过,有个同学不考二三摸的原因是他从一摸开始名次就不断下滑,照着趋势下去高考正好成谷底,还不如不考;还有个同学成绩是脉冲波状的,到高考正好跌下去,他也不敢考。当然他这些想法比较数学,我当时的想法则很生物,不愧是老虎的兵……我当时觉得我就是正反馈调节,只要我考好一次那么我就会越来越好哈哈哈,反之会越来越糟呜呜呜……这些逻辑平常想着觉得逗死了,但高考前它真的会非常影响应试心情。对于这些我只想说,朋友如果你将来不打算学统计什么的就不要妄加分析数据了,因为你分析的不是数据而是你的恐惧。如果你警告自己这样想着你一定会验证自己的分析,那么你就会控制着自己不再想。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那么你为什么不骄傲地对自己说,如果这个趋势就是我的命运,那么我为什么不能逆命而行一次呢?——我还很年轻,还有很多尝试。
高考之后有一次我和我妈散步,我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话当了我很久的签名。有人会觉得喔你去了土豪你当然敢这么甩了。其实这和土豪没什么关系,因为我始终只是众人中的一分子,是英雄过后路边鼓掌的普通人。但我不觉得当个众人有什么可妄自菲薄的,认真活着的普通人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拼搏着前进着,每一天只争取比前一天更好,这就够了,因为活得充满希望,充满力量。这样活着的人,就不是“蓬蒿人”。这个心态我认为在高考的时候对我作用很大。我上面说的话不只是对大家,也是对我自己,我希望我能坚持这信念到最后一刻。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宽容了我,家长老师同学,或多或少。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么多宽容,比如说请假屡屡碰壁什么的。关于学校,我觉得最后一个月努力从夹缝里争取自主的权利吧,抢不到也不要气馁,做一份题又不会少块肉,权当查漏补缺。这个时候找老师要勤奋,除了可以问问题,也很缓解焦虑(笑)。做题的时候可以少管点总分,多关注下知识点。比如“昨天我的推断题做的很糟糕啊今天做得倒不错,但是我的有机虐出翔了嘤嘤”什么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强迫自己把关注点放到“推断题做好了”上面,在心里自我鼓励下“又抢到分了”,至于有机,可以说“大丈夫我一定会东山再起”。每做完一份考卷后,除了找找错误也给自己做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很有用。不要觉得很神神叨叨很麻烦,一念之间的事情,帮助却很大。
五一回家的时候,饭桌上爸妈谈起附中今年高考的盛况(准确地说是模拟考),不用说,很辉煌。我嗯嗯啊啊地听着,觉得很理所当然,直到我爹心有余悸地笑道:
“离高考只剩下一个月了,又到了孩子们极度暴躁的时候了。”
这句话轻轻敲打了一下我的神经。
寒假回去情系母校的时候,高三的老师一直和我们说,学生现在很烦躁,经常俩人看不顺眼就杠上了,有的同学来找班主任,说绝望得不行,感觉理想中的学校远得就像在山那边似的,怎么努力都过不去。当时是我和FP大神去高三那边联系的,大神听过这些话怎样想我不大清楚,我只记得我的神经被默默地敲打了一下,不太重,敲完倒挺酸的。
高考这个东西,我过得其实并不是很顺,天时地利人和基本没有。这个下面会说到,应该不是矫情。先说考前一个月。差不多到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各种请假,到考前基本进入每周无假不欢的节奏。越是到后面,考试越多,越感觉在学校刷题对复习知识点没用,所以早晨起床困难现象也就越严重。这个大概不是我的个案,那会儿经常有同学请假,有时候一走一两天,我还是很乖的,顶多半天。请到最后就变成了大家和班主任的大战……从头痛胃痛脚痛各种找理由,然后时不时被无情驳回……记得有一次我下午已经托了老妈帮我请假,刚做了几道解析几何,老妈的电话就打来了,说班头不给准假教我赶快过去,我当时那个委屈啊,在电话里就哭得一塌糊涂了。别笑,这是真事。我妈也特别无奈拿我没办法,好说歹说最后我还是去了。当时觉得心酸死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笑中带泪哪。
复习到最后,觉得呆学校没意思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感觉。不仅影响自己自主复习,而且考啊考啊考啊的还特别影响信心。记得心理老师和我们讲过,有个同学不考二三摸的原因是他从一摸开始名次就不断下滑,照着趋势下去高考正好成谷底,还不如不考;还有个同学成绩是脉冲波状的,到高考正好跌下去,他也不敢考。当然他这些想法比较数学,我当时的想法则很生物,不愧是老虎的兵……我当时觉得我就是正反馈调节,只要我考好一次那么我就会越来越好哈哈哈,反之会越来越糟呜呜呜……这些逻辑平常想着觉得逗死了,但高考前它真的会非常影响应试心情。对于这些我只想说,朋友如果你将来不打算学统计什么的就不要妄加分析数据了,因为你分析的不是数据而是你的恐惧。如果你警告自己这样想着你一定会验证自己的分析,那么你就会控制着自己不再想。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那么你为什么不骄傲地对自己说,如果这个趋势就是我的命运,那么我为什么不能逆命而行一次呢?——我还很年轻,还有很多尝试。
高考之后有一次我和我妈散步,我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话当了我很久的签名。有人会觉得喔你去了土豪你当然敢这么甩了。其实这和土豪没什么关系,因为我始终只是众人中的一分子,是英雄过后路边鼓掌的普通人。但我不觉得当个众人有什么可妄自菲薄的,认真活着的普通人才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拼搏着前进着,每一天只争取比前一天更好,这就够了,因为活得充满希望,充满力量。这样活着的人,就不是“蓬蒿人”。这个心态我认为在高考的时候对我作用很大。我上面说的话不只是对大家,也是对我自己,我希望我能坚持这信念到最后一刻。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宽容了我,家长老师同学,或多或少。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么多宽容,比如说请假屡屡碰壁什么的。关于学校,我觉得最后一个月努力从夹缝里争取自主的权利吧,抢不到也不要气馁,做一份题又不会少块肉,权当查漏补缺。这个时候找老师要勤奋,除了可以问问题,也很缓解焦虑(笑)。做题的时候可以少管点总分,多关注下知识点。比如“昨天我的推断题做的很糟糕啊今天做得倒不错,但是我的有机虐出翔了嘤嘤”什么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强迫自己把关注点放到“推断题做好了”上面,在心里自我鼓励下“又抢到分了”,至于有机,可以说“大丈夫我一定会东山再起”。每做完一份考卷后,除了找找错误也给自己做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很有用。不要觉得很神神叨叨很麻烦,一念之间的事情,帮助却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