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的开发,榆次老城的仿制,常家庄园的整修,今天大同古城的复原,都与这个叫耿彦波的人密切相关,离不开他的力主推动。耿彦波出身山西大学中文系,好风雅,懂诗文,是地道的文人官员。在当今官场讲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学会明哲保身的时代里,他的举动常常引发阵阵争议,谣诼与非议,足可致人死地。他善于结交文化名流,主打文化发展牌,余秋雨、冯骥才等都是他的座上宾;他更善于造城,从开发大院到仿制古街,最后复原一座消失的千年城池,越做越大。他有文人从政的胆识、勇气和魄力,更有文人治天下的抱负和担当。谣诼凿凿,人言可畏。在他看来,你们可以骂我毁我整我,但我要有所作为,给父老们留下实实在在的东西。正是那句话:有时候,勇气比智慧更重要。
从耿彦波履职古都大同开始,各种争议就伴随着他。他是继吕日周之后的又一位晋省个性官员,也是一位“仇和式”的不畏众言、高歌猛进的人物。他是市长,更像是一个奔走在工地的包工头。恢复云冈石窟前的山堂水殿被文物局叫停,复原大同四周古城墙不惜代价进行拆迁,整治华严寺,复建代王府,工程浩繁的庞大复原计划,需要足够的智慧与资金。在这种僵化体制下,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坚持做下去,上面是否会让他干下去。今年7月底,登上复原一新的大同东城门,威仪重重,气象万千。看到城楼上耿彦波撰写的楹联,细细读来,意味杂然。这位文人市长不仅是写给大同的,也是写给自己的(具体联语已经记不清楚了)。他清楚地知道,大同是他为官理政、实现文人治国梦的最后一块试验田,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千秋功罪,任人评说,奋力前行,无愧己心。
前段时间在大同参访,在酒桌上听到当地某局长说了这样的事情:大同水资源短缺,而护城河里又需要大量景观水源,正逢天气预报近日有降雨,于是耿彦波就命令水利局长抓住机会、收集水源,把积水全部汇集到河道里。因时间紧任务重,水利局长没有做到,耿彦波咬牙说了一句:我真想把你宰了,把你的血放进去填满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