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28,543贴子:12,645,072

回复:【官方讨论贴第五期】明朝定都迁都的得与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迁都北京影响了近600年的政治格局。
迁都北京使得北方防线向北京收缩,西北地区不断退缩。
洪武皇帝布下的北方九边的线状防御前线,收缩到北京一个点上。
这样使得北京被一次又一次的包抄。从山西、陕西深入中原,包抄北京。
迁都北京使得粮草补给线过于漫长,京城的粮草系于运河一线,金钱糜于河道。
中华文明发源于洛阳,宋代以后,北方凋谢,万里无人烟,文化、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南方,原来的北方中原地区反而成为色目人、蒙古人混杂的区域。
南京是名副其实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中心城市。


158楼2014-06-30 22:53
回复
    明夷待访录·建都篇
    或问: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
      夫国祚中危,何代无之!安禄山之祸,玄宗幸蜀,吐蕃之难,代宗幸陕;朱沘之乱,德宗幸奉天;以汴京中原四达,就使有急而形势无所阻。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向非都燕,何遽不及三宗之事乎!
      或曰:自永乐都燕,历十有四代,岂可以一代之失,遂议始谋之不善乎?曰:昔人之治天下也,以治天下为事,不以失天下为事者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於土木,武宗困於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於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於输挽,大府之金钱靡於河道,皆郡燕之为害也。
      或曰:有王者起,将复何都?曰:金陵。或曰:古之言形胜者,以关中为上,金陵不与焉,何也?曰:时不同也。秦、汉之时,关中风气会聚,田野开辟,人物殷盛;吴、楚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故金陵不能与之争胜。今关中人物不及吴、会久矣,又经流寇之乱,烟火聚落,十无二三,生聚教训,故非一日之所能移也。而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箧也。
      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匮筮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矣。曾谓冶天下而智不千金之子若与?


    159楼2014-06-30 22:54
    回复
      2025-08-01 00:58: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宅天下,不若虎视天下;虎视天下,不若挈天下为瓶,而身抵其口。雒不如关,关不如蓟。守雒以天下,守关以关,守天下必以蓟。文皇帝得天子自守边之略,于厥初封,都燕陵燕,前万世未破斯荒,后万世无穷斯利,捶勒九边,橐箧四海,岂偶哉!三百年来,率土臣民,罔不辐辏,红尘白日,无有闲人。目指所及,风高沙飞,土刚水碱,幽岩胜迹,非所经心,辄有小警,而怀都意轻矣。夫都燕,天人所合发也。阴阳异特,眷顾维宅,吾知之以天。流泉膴原,士丞民止,吾知之以人。


      160楼2014-06-30 23:10
      回复
        国人咸以为燕京形胜,首都不二之选,余不谓然。燕京近海通漠,方圆不过五百里。敌从漠侵,越长城,则京畿危;敌从海入,过天津卫,则帝都不保。古人选燕京置都,盖因燕京有通漠之便。中国强,固守也可,城破也可远遁漠北,仿耶律大石、元顺帝故事。而朱明弃南京而入北京,先蒙古,再后金,常兵临城下,举国勤王,劳师远征,敌不疲而我兵弱。天启、崇祯时,后金兵盛,囤兵于辽蒙之地,京都势如危卵。李闯起,中原乱,哀宗进退无门,悬树而已。清咸丰、光绪时,西夷自海侵,帝后仓皇北顾,而京师数度蒙尘。
        辽、金、元、清诸代,胡人入主中原,大漠为其根基,彼旁漠而据燕京,虎视中原,诚所谓形胜。余汉人朝代,远离根本而守要津,诚所谓天子守国门,置宗届社稷于危墙之下,不亦愚乎?金、清弃漠而绝,辽、元退漠而存,在乎根本之地,岂可易也?
        鲜卑、女真、满人,汉化最著之异族,其失国之时,族也烟灭,而民亦融入我华夏。得失之间,岂能一言以蔽之?


        161楼2014-06-30 23:13
        回复
          总比偏安杭州的南宋强


          IP属地:四川162楼2014-07-01 00:28
          回复
            还没结束啊


            163楼2014-07-01 16:16
            回复
              成祖迁都北京,巩固北方统治,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164楼2014-07-02 11:10
              回复
                成祖定都北京,巩固军事与政治之统治,是一个很英明的决策.


                165楼2014-07-02 11:12
                回复
                  2025-08-01 00:52: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不是 崇祯 死守着 天子守国门 ,犹豫不决,是否迁都南京,有没有清朝还说不定


                  166楼2014-07-02 11:18
                  回复
                    迁都北京,文宗皇帝很正确,明王朝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帝国,定都北京可以;但是如果明王朝和宋王朝一样,重视商业的话,定都南京更好。毕竟北方边墙不安全,把京师放在北京是不得已的选择。另外,当时长安、开封都已经破败多年了,根本不可能有定都的资格,洛阳还好些,但是洛阳太小了,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况且社会历史已经发展到那个地步了,洛阳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作为京师出现了,就算凤阳都比洛阳好些。就目前来说,中国就三个京师级城市----北京、南京、武汉。要是闯贼不破山东、河南,水师能像宋朝那样,毅宗不犯二的情况下,绝对比南宋强,耗死后金不成问题。就是黄河女真人都过不了,更何况北方大旱,要金银财宝有什么用?又不能吃。总的来说,明朝的两京制度是很不错的,但是还是要看什么人来做事。


                    IP属地:河南167楼2014-07-03 00:01
                    回复
                      定都杭州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吴越那种国家才会建都于此,也就是碰上赵构那种人才会建都杭州,南朝京师都是金陵,哪来杭州什么事啊,还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才遇到的。
                      南京为京师,战时太子监国于武昌,可保万一,况且南京上游有九江、安庆、采石矶;下游有镇江、京口;东北有扬州,西北有庐州,西南有南昌,东南有杭州;北边江淮可以建立五府防线,即扬州府、庐州府、光州府、信阳府、南阳府。绝好的南北对峙选择。


                      IP属地:河南168楼2014-07-03 00:18
                      回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无需多述,在南方安定的情况之下,定都北京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可以讲防守重心北移,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受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北宋,虽然赵匡胤一直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但一直未能如愿,使得契丹铁骑可从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北宋不得不在汴京广种树木。
                        大明后迁都北京,所为不过是外抗蒙古、内统北方,在南京设南直隶,是为内统江南。


                        IP属地:天津169楼2014-07-03 12:08
                        回复
                          迁都是好的,但是陪都南京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IP属地:四川170楼2014-07-03 21:44
                          回复
                            天子守国门 但是一旦攻破蓟辽 宣大防线 逃都来不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1楼2014-07-04 00:09
                            回复
                              2025-08-01 00:46: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南京不适宜定都,委气太重
                              1、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今城北龙湾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景定建康志》记载:“父老言秦(始皇)厌东南王气,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又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是诡称在山中埋金,这样,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而凿之,金未有获,而山之气泄矣”。这是秦始皇驱人凿断山脉破坏王气风水地形的计谋。
                              所以南京龙脉被刻意破坏过不适宜定都。是其一。
                              2、南京定都的王朝,短命而且并不统一。作为例外的的明朝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的明朝历太祖建文二世而亡太子朱标一系血脉从此断绝。从现实角度出发,太祖建都南京后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大臣、武将尽数死于非命,一个老板对帮自己打工的打工仔干尽杀绝,视如仇寇明朝不亡于太祖统治下的南京政府属于侥幸。


                              172楼2014-07-07 04: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