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吧 关注:52,884贴子:324,846
  • 18回复贴,共1

两汉军事后勤比较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 刘 军
作者简介:刘军(1979-), 男,辽宁抚顺市人,吉林大学古籍研 究所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 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29 07:31回复
    军事后勤有两层含义,广义是指 国家为满足军事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 物质、技术和人力支援保障活动;狭 义专指军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 财力,保障自身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 项专业勤务的统称。后勤是国防的血 脉,是进行军事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两汉在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上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后勤不仅在当 时为帝国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的政 治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世 树立了效仿的典范。不过,应该注意 的是,两汉由于社会形势的变迁,在 军事后勤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进而 对各自的军事斗争产生了不同的影 响。 西汉时期,国家蓬勃向上,军事 力量空前强盛,自汉武帝以来,连续 向帝国周边地域展开主动攻势,极大 地拓展了帝国的版图;同时,随着七 国之乱被平定,王国威胁被解除,国 内的斗争形势也彻底倒向中央一边。 与西汉相比,东汉军事力量羸弱许 多,章、和以后,对外战争乏善可 陈,帝国的边境线更是在周边 民族的压力下不断收缩,诚如时 人应劭所言:“每战常负,王旅不振。 ”[1]3622单从军事技术角度分析,不 同结局的产生与后勤工作的优劣有着 密切的关系。 一两汉军事后勤的主要差异 首先,在军费的筹措与使用方 面,西汉主要取自编户齐民固定缴纳 的“诸赋”,基本用于维持军队的战斗 力;东汉军费除常赋外,还普遍 以“调”的形式向民众进行额外摊派, 军费的大宗用来招募兵员。关于汉代 的军费问题,马怡先生的《汉代的诸 赋与军费》论述甚详,据其研究,诸 赋是汉代军费的主要来源。这种看法 由来已久,《汉书·食货志》述先王之 道曰:“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 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 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汉代依然遵 循上古传统,固定将赋充作军费。西 汉的赋主要有五种:口钱、算赋、更 赋、赀算和军赋。前四类是固定征收 的常制,其数额、征收办法、具体用 途等环节早有公断,在此毋庸赘言。 需要说明的是军赋,军赋在汉代文献中仅一见,《汉书·惠帝 纪》载惠帝即位诏:“今吏六百石以上 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 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 军赋,他无有所与。”军赋确如马氏所 言,是普遍征收的常税,即便官佐亦 不能免,但此后“军赋”作为税种完全 消失,说明这只是在汉初战时体制尚 未完全解除时的产物,后来随着社会 形势的稳定最终被废除。诸赋征齐 后,统一缴纳给大司农,存于都内, 称为禁钱。《太平御览治·道部八赋 敛》引桓谭《新论》曰:“汉定以来, 百姓赋敛· 一岁为四十馀万万。吏俸用其 半,馀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 ”汉代在正常年景下的赋税总额约为40 亿,去除官员俸禄等必要的行政开支 后尚有20余亿,据此推算,西汉的军 费预算不会超过20亿。这些军费被大 量用于军事行动,如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数路出击匈奴,“是岁费 凡百余巨万”。[2]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9 07:32
    回复
      东汉的情况与之不同,诸赋已经 难以满足需要,只得将西汉临时征 发,①且较为节制收敛的“调”固定 化,于是“调”成为东汉在诸赋以外最 主要的军费来源。《后汉书·明帝纪》 记:“(中元二年)秋九月,烧当羌寇 陇西,败郡兵于允街。赦陇西囚徒, 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其中调与 租相提并论,足证前者已成为常制。 又同书《庞参传》载庞参奏记:“比年 羌寇特困陇右,供徭赋役为损日滋, 官负人责数十亿万。今复募发百姓, 调取谷帛,炫卖什物,以应吏求。”这 说明调和其他赋税一样已经成为民众 的沉重负担。东汉的调可能类似魏 晋,以征收纺织品为主,袁宏《后汉 纪》质帝本初元年条:“河内一郡,尝 调缣素绮縠才八万余匹,今乃十五万 匹。”东汉以募兵制取代西汉长期实行 的征兵制,于是募金成为军费开支的 最大宗。王符《潜夫论·救边篇》 云:“今数州屯兵十余万人,皆廪食县 官,岁数百万斛,又有月值。但此人 耗,不可胜供。”所谓月值,无疑就是 定期发放的募金,其数额之巨不难想 象。东汉中期以后,朝廷广招北方异 族为兵,不惜重金加以笼络。《后汉 书鲜卑传》记载:· “都护偏何等诣祭肜求自效功,因 令击北匈奴左伊育訾部,斩首二千余 级。其后偏何连岁出兵击北虏,还辄 持首级诣辽东受赏赐……永平元年, 祭肜复赂偏何击歆志贲,破斩之,于 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 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 常。”这些异族首领狡诈贪婪,动辄生 事要挟朝廷,索要高价,朝廷为求避 祸,只得言听计从,任其敲诈。由此 可知,东汉军费带给编户的负担要比 西汉沉重得多,但在使用效能上却远 不及西汉。其次,在军事后勤设施的 管理上,西汉异常严格,而东汉逐渐 松散废弛。西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 作场、粮仓、牧苑等重要的后勤设施 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东汉则将 很多部门下放给地方。比如生产武器 装备的官营工场,据《汉书·百官公卿 表序》记载,西汉设在京师的几大军 工工场若卢、考工、尚方、内官、左 弋、寺工均直属于主管帝室事务的“家 臣”少府,反映出皇帝对军工生产的极 度关注和严密控制。郡国工官也肩负 着军械生产的重任,《西汉会要》“京 师兵器”条徐天麟按语道:“工官虽在 外郡,而所作器械,实输京师,故武 帝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以赡 之也。”《汉书·地理志》载,当时河 南、颍川、河内、南阳、济南、太 山、广汉、蜀郡明确设置工官。这些 地方工官在西汉时隶属于中央的大司 农,地方只有日常维护之责,根本无 权涉足管理事务。但是到了东汉,中 央直接控制的只是京师工场,地方工 官的管理权下放给所在郡国。《续汉 书百官志》“大司农”条本· 注曰:“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 农,中兴皆属郡县。”又“州郡”条本注 曰:“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 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次 皆如县、道,无分士,给均本吏。”此 时地方工官名列州郡之下,同县、道 平级,由本地属吏执掌,且与改隶地 方的盐、铁官并列,足证其已经属于 地方事务单位。再如负责战略储备的 各级粮仓,西汉实行中央集中管制, 且管理权分属主管军事的太尉和最高 财政官员大司农,前者治下设仓曹“主 仓谷事”,[1]3559后者属员有太仓令 丞和郡国诸仓农监,[3]731实行共管 制,以使双方互相牵制,确保皇帝对 仓储的有效领导。到了东汉,中央将 某些战略重仓改由地方管理,设在重 镇荥阳、足以左右天下形势的敖仓便 转隶河南尹。[1]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29 07:33
      回复
        除了隶属关系,西汉与东汉在军 品的生产管理上也存在差别。西汉严 格执行跨部门监督机制,也就是说生 产者和监工来自于不同的官署,双方 平素没有直接的往来,可以有效避免 生产中舞弊现象的发生。这在出土的 兵器铭文中有明显的体现。如西北金 关出土的箭杆上勒记:“元凤三年,执 金吾护工卒史喜、考工令通、丞常、 令史奉省。”[4]制作这支箭的考工隶属 少府,但作为监工的“护工卒史”却来 自与之毫不相关的执金吾。到了东 汉,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下面两 则弩机铭文可为证明。其一是甘肃环 县出土的东汉弩机,铭文作:“永元五 年,考工所造六石机,郭工锼伯作, 造工苏,太仆护工掾岷,令恭,丞 霸,掾闰,史成主。”[5]另一是甘肃岷 县文化馆收藏的东汉 ①《史记·平准书》载,武帝时镇 压南方诸郡叛乱,“费皆仰给大农。大 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 兵所过县,为以訾 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 ”《集解》引徐广注曰:“擅,一 作‘经’。经,常也。惟取用足耳,不暇 顾经常法则也。”可见,西汉的“调”仅 是在战区范围内临时征发,绝非常 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29 07:34
        回复
          弩机,有铭文:“永元八年,考工 所造四石机,郭工齐一王作,造工王 川,太仆监右工□□湛,令恭,丞商, 掾闰,史珍□。”[6]东汉考工已由少府 转隶太仆,[1]3581而这两件弩机的护 工、监工竟与之出自同一部门。联系 这两则铭文,不难发现,东汉军工生 产实行本部门内部监督,此举最大的 问题是相关人员容易互相包庇,难以 保证军品的质量。 正因为两汉在军工生产管理体制 上的差异,使得军品质量大相径庭。 西汉时期,武器装备质量过硬,对游 牧骑兵构成压倒性的技术优势。晁错 在对比西汉、匈奴军力时曾说:“劲弩 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 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 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 也。”[3]2281陈汤亦云:“夫胡兵五而 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 利。”[3]3023东汉军品质量则严重下 降。时人崔寔言道:“贪饕之吏,竞约 其财用,狡猾之工,复盗窃之。至以 麻枲被弓弩,米粥杂漆,烧铠铁焠醯 中,令脆易治。铠孔又褊小,不足容 人,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 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凡汉所以能 制胡者,徒擅铠弩之利也,今铠则不 坚,弩则不劲,永失所恃也。”[7]724 可见,东汉军工生产过程中,偷工减 料、以次充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 使得汉朝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彻底丧失 了传统的优势,尚未交战,便已经注 定了失败的命运,而这正是东汉对军 工生产疏于管理的恶果。 第三,在军需物资的储备上,西 汉较为充分,而东汉则严重不足。西 汉为应对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平时非 常重视战略物资的储备,比如粮草, 贾谊《论积贮疏》言道:“夫积贮者, 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 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 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 至?”[3]1130在此精神的指引下,西 汉的粮食储备迅速增长。再如军马, 为适应机动作战的需要,西汉在边地 广建牧苑,放养军马。当时中央的太 仆总领六牧师苑令,分领三十六处牧 苑,养马30万匹,规模空前。[3]729 至汉武帝时,马政大盛,元狩四年 (前119)春,卫青、霍去病领兵远 征匈奴,“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 万匹。”[3]3769西汉此次远征,筹措 军马的数量惊人,在人类战争史上极 为罕见。东汉时期,由于各种外在因 素的制约,战略储备较为滞后。仍以 军马为例,东汉边郡相继沦陷,丧失 了大批优良牧场,如河西诸苑“中兴皆 省,唯汉阳有流马苑”。[1]3582因此 东汉军马奇缺。史载,安帝元初二年 (115),中郎将任尚统领羽林、缇 骑、五营军士3500人驻防三辅,抵御 西羌,临行前怀令虞诩献策曰:“为使 君计者,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 千,二十人共市一马,如此,可舍甲 胄,驰轻兵,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 虏。”[1]2890前线无马可用,竟然要 向士兵摊派,可 谓军中奇闻。战马的缺少,影响 到东汉骑兵军团的组建和突击作战的 遂行,这是东汉屡败于草原异族的重 要原因。 第四,由于作战模式的改变,两 汉军事后勤的技术水准大相径庭。西 汉为满足大兵团作战、骑兵机动作战 和边防驻军的需要,建立起灵活多样 的保障体系,它以后方转运、屯田生 产、军事采买为基础,以随行携载、 战地取给为补充,将当时的物质技术 条件发挥到极致,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8]东汉与西汉相比,军队的后勤 保障水平出现了整体式下滑。东汉一 朝除窦固、窦宪、班超远征异域外, 绝大多数战事属于抵御异族袭扰的国 境自卫战争,纵有出击,其规模和影 响也极为有限。相关的后勤支援也总 是在战争初起的恐慌中仓促进行,各 项工作缓慢滞后,疲于应对。战斗模 式的简化使后勤保障的组织水平大打 折扣,而简陋低劣的后勤运筹也成为 制约作战灵活性的不利因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29 07:34
          回复
            第四,商品经济的双重性是决定 两汉军事后勤不同面貌的经济因素。 两汉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经济的繁荣 阶段,《史记·货殖列传》对当时商品 经济的盛况有过生动的描绘:“是以富 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得其所欲。”很多军需物资可以在民间 市场上采购,丰富了军队的物资保障 渠道。如居延新简EPT51:5:“从史弘 受钱千二百,出钱七百廿籴粟六石。 ”[9]171又汉简1112:“出钱九百买弓 椟。”[10]18· 但是,到了东汉,商品经济出现 了畸形发展的趋势,王符在《潜夫论· 浮侈篇》中谈到:“今举俗舍本农,趋 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 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浮食者 众……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 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 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说明在 繁华生活的诱使下,人们开始舍弃本 业,人口向城市集中,致使无业游民 激增。而且当时奢靡之风渐盛,奢侈 品充斥市场,王符又说:“今人奢衣 服,侈饮食,事口舌而习调欺……或 好取土作丸卖之,外不足御寇盗,内 不足禁鼠雀。或作泥车 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 此皆无益也。”[1]1633-1634这些奢侈 品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劳动时 间,对于需要在市场上补充物资的军 需而言,无疑是严重的削弱。此外, 商品货币关系与生俱来的拜金思潮也 会对后勤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前文 所述军工生产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的现象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通过对西汉、东汉军 事后勤的比较不难发现,东汉无论是 在军费的筹措、后勤设施的管理、武 器装备的生产、战略物资的储备,还 是在后勤保障的运筹水平上都与西汉 存在不小的差距。从这个角度,可以 解释东汉为何会“每战常负”,也能够 说明东汉国境线大幅收缩,且始终面 临巨大的国防压力的因由。同时,后 勤作为军事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它的衰弱也是东汉国防不振的重 要表现。造成东汉后勤保障水平严重 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 政治衰败、社会转型、国力不济、兵 制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最根本的 原因还在于东汉统治者片面强调“废兵 戈而任道德”的治国理念。中国上古兵 书《司马法仁本篇》曰:“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东汉重文轻武,自毁长城,重蹈 了历史的覆辙,沉痛的教训值得后人 充分借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29 07:36
            回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 华书局,1965.[2]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59.[3]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4]初仕宾,任步云.居延汉代遗 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 物,1978(1):1-25,98-104. [5]许俊臣,刘得祯.甘肃环县发 现一件东汉弩机[J].考古与文物, 1986(4):109. [6]樊友文.永元款铜弩机与陇西 郡南部都尉[J].陇右文博, 2003(2):21-23. [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 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8]刘军.汉代军队后勤补给模式 探研[J].求索,2010(5):252-25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0. [1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7.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29 07:36
              回复
                可精否?@喾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29 12:19
                回复
                  →_→坐等大粑粑加精
                  ***赵破奴的现场采访***
                  问:你跟霍去病什么关系?
                  答:老子封的从骠侯,你说啥关系?
                  问:听说昭帝八岁的时候被你带去大漠迷路了,靠霍去病的女儿指路才回来?
                  答: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那会儿老子因为卫皇后的事儿已经挂了,就算没挂也不会带着小皇帝跑到大漠搞生存训练,况且老子从小就在匈奴地区混大的,啥时候要个小姑娘来指路。还有霍去病的女儿是谁?
                  问:就是骠骑将军和匈奴狼女的女儿。
                  答:尽扯,骠骑将军要跟其他女人有啥,我会不知道?记住,老子是从骠侯!
                  由于被采访者情绪过于激动,此次采访暂告一段落。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29 14: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