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_失控吧 关注:12贴子:38
  • 6回复贴,共1

搬来yizhiwang 书评——凯文凯利《失控》(很长很枯燥,谨慎点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文搬运自:杭州十九楼
作者:yizhiwang


1楼2014-05-30 14:33回复
    书名:《失控》副标题: 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原作名: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作者:[美] 凯文·凯利
    译者: 东西文库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707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300711
    这本书我从一个喜欢哲学的小女生手上转过来,我们约在杭州的夜市,打招呼,拿书,递钱,微笑告别,半分钟不到。书的定价88元,小女生转给我40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本书在转手的一瞬间完成了一次增值。买一本原版,是对作者凯文·凯利的致敬,但因为他不是中国人,我的英文又很菜,翻译后的中文版,阅读起来实在吃力,故这份致敬打了个折扣,对半。
    我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这本书,为了顺利的将它读完,我在Ipad、Iphone上都下载了它的繁体电子版(繁体版有插图)。我集中所有碎片时间来读它,甚至包括停车等红灯时的十余秒钟,我放弃了手头正在读的其他书,尽快将《失控》读完,我觉得它可以加强我的自有知识中,对未来的感知。
    尽管,我没有完全读懂它。
    不过写这本书时,KK也没彻底搞明白自己的想法。相对《科技想要什么》中更为清晰的表达,《失控》则是他思考的多线程轨迹,是一份碎片的汇总,是KK将他自认为有联系的碎片集合起来的“汤”。通过接触这碗“汤”,进入他思维的序列,结合你原本的知识,你就会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这个认知未必是真理,却会让你的思考进一步的清晰。


    2楼2014-05-30 14:35
    回复
      (一)多维度进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多次会联想到我之前的一份工作,因那份工作的关系,我与沃尔玛中国区的很多员工有过接触,它在国内已经拥有三百多家门店,遍布国内一百三十余个主要城市。
      某天,我与贵州区域的一名采购主管在贵阳的一家门店里,坐下来简单聊了聊,他佩戴着工牌,着衬衫,便裤,保守款的鞋子,他与其他区域的沃尔玛员工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身上散发着一股沃尔玛老员工的气息,带有几分自信和持重,低调而谦虚,这种做派让他与沃尔玛的高管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在这个中国最偏远和贫困的省份,我仿佛看到陈耀昌(沃尔玛前中国区CEO)的一部分坐在我的面前,甚至可能是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的一部分。
      窥斑见豹,他是一个有机体,沃尔玛亦是。每个小范围的管理单元如同一个人体器官,重复进行着信息与物质的交换,他们服从于企业的大局,但又独立于自主,他们身体中的个性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人类行为的共性又使得他们会屈从于管理制度下,执行企业需要的动作。做为超级有机体,企业不受具体外形的限制,细胞脱离人体会死亡,员工不会,员工可以离开,融入社会,然后再进入新的公司,带入在前公司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智慧。
      企业由无数个职位构成,职位与职位之间的关联,是虚拟的,职位本身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是企业各种行为动作中,用于流程控制的节点。符合职位基本要求的员工开始上岗,如同一个神经元连入网络,无数员工所汇聚成的企业,能力远超出一个人的力量,甚至,会超出某些国家。
      沃尔玛若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的排名会是在前23名,这种庞大而稳定的合作形式,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500年前,所有人类都被限制在一个个地域里组成共同体,企业,则逾越了地理的概念。他悬浮于地球的表层之上,由企业制度、组织结构、工作场地、通信往来、情感交流联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内部法则吻合大部分国家的现有法律,但又不同于法律,企业的内部文化来源于各个地域的习惯,但又融合成另外一种文明 。
      由无数企业组成的商业社会,运作方式高度吻合于《失控》中所提到的生态系统。它独立于国家之外,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法对它施以绝对的控制,它发起于人对价值交换的简单需求,但最终却加速了物质转化的效率和构建了人类之间不同于以往的共生关系。它创建了另一个维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血缘、地域、师承、结谊等传统形式相似,又比这些传统形式更具延展性。
      这一切,是人类的信息沟通被加速之后,因技术利益的需要,自发的突变而成。荷兰东印度公司 — 人类第一家现代跨国公司组织,如同4亿年前的第一个复杂的多细胞生物“鱼”,它忽然出现在了1602年的地球上。在它近两百年间的寿命中,它快速的分裂、扩张、衰亡,它更具侵略性,也更激进,但正是它的出现,开创了商业文明的重要转折。
      五千年前,因为物质的丰盈,马匹的健硕,我们不再仅仅依靠血缘串联彼此的关系,设立尊卑,我们打破氏族的观念,或武力或威慑或招安,进化出主权国家的雏形。几千年来,无论极权或者民主,无论封建或者立宪,每个区域的朝代无论如何更替,疆域如何调整,国家这种组织形式一直保留至今日,氏族利益隐藏于国家背后。那么在未来,是否会有一天,国家利益会退却于人类的技术利益背后,以企业或其他类型的组织形态存在于未来。毕竟,在信息高速流转的今天,以地域明确界限,以文化的大一统为特征,名称叫国家的这种组织形式不免显得落后而笨拙。
      进化蕴藏于万事万物之间,人类的组织形式亦在其中。以往,我们总将商业文明置于国家文明之下,如同我们会将人类置于万物之上,认为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这就像一亿年前的恐龙,不会料想脚边跑动的哺乳动物,会成为比他们更加智慧的高级生物一样,我们又如何能那么确定我们自己正是生命形态进化的终点。既然人类都并非万物之首,何况国家,这种人类某个阶段的组织形式就更不会是最终结果。国家文明既然无法凌驾于商业文明之上,人类文明是否也不能简单的就把物质文明囊括于麾下。文明,几乎可以用来形容所有具备智慧,充满机巧,从简单的需求中进化而出的奇妙现象。
      多维度的进化是KK《失控》中的主要思想之一,想要理解整本书的要义,必须首先要明白“万物皆齐头并进,万事均在共同生长”。
      举个极端的例子: 一只普通的杯子,源于容器,源于一种物理形态,在人类的手上创造出无数种外形,由各种材质组成,这种演进真的是人类主导了杯子嘛。你又何尝清楚,是否是杯子正利用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进化出了自身的文明?


      3楼2014-05-30 14:36
      回复
        (二)进化的形式
        若只是揭示进化不仅存在于有机体中,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那么《失控》谈不上是一本好书,这一类思想从“斯宾塞”到“德日进”再到“盖亚假说”,已经绵延了数百年。斯宾塞在1851年出版的《社会静力学》中,就已经提出社会的类有机体性质,阐述了进化的概念,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则还要晚上8年。而老子,在公元前的上古时期,用四个字便概括了这类思想的基本形态,那就是“道法自然”。
        《失控》五十万字的第二部分,从第2章至第9章,KK开始从多个维度论述和理解生物进化的逻辑,以及和人造物之间的比较。以下序列是根据我的阅读心得所列,并不严谨,KK发散的思考如同织网,经纬纵横,各种交织,以分布式结构散布全书,选择任一章节阅读,都会触及到他对进化的核心理解 — “进化解释一切”。
        1.群体智慧(2-3章)
        蜂群和蚁群,个体所拥有的意识是有限的,所传递的信息是简单的,但结群之后涌现出的智慧则远超出个体的极限,这不是一个2+2>4的结果,而是一个2+2=苹果的超越。进化倾向于数量的增加,通过量变带来质变,众愚成智,智慧从群体中”涌现“。老祖宗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各自的专业判断,汇总编排后会胜过一个诸葛亮的全面思考。那么,我们在赋予机器简单的思考能力之后,当机器的数量膨胀至某个量级,它们是否也会涌现一种独立自主的群体智慧?
        2.多样性和共生关系(4-6章)
        任何生命个体从来就不是独生子女,人类出生后,大肠杠菌便一路相伴,帮助我们消化,从中获取营养,直到我们死亡,它们比我们的伴侣还要忠诚。不稳定的自然力量是多样性产生的根源,多样性又催发出内循环的生态系统,生物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生,适者生存,末者淘汰,共同成长,从而最终达成一种摇摇欲坠的平衡。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数量上的扩张,进化趋向复杂性的动力充满野性,四处发散。那么,机器是否是另一种的多样性,我们与机器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共生的关系?
        3.自组织(7-9章)
        如果对物质施予以精确的控制,你可以获得1+1=2的结果,但如果你能催发出物质自组织的特性,那么你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惊喜。内循环是自组织最基本的形态(比如抽水马桶),配合多样性,便会使得系统自发的呈现趋向于复杂的特点。这种自发是进化赋予物质本身的力量,进化催生出了一系列自发的进化。
        混沌理论揭示了从简单到复杂之间的关系,进化所遵循的,不是我们常规的因果论,简单的因最终产生的,可能是无尽的复杂。进化这种不可测的特性,使得对人工进化的“控制”笼罩上一层浓雾,如何解开这个答案,是人类在未来获得技术飞跃必须要逾越的门槛。
        在第七章结束时,凯文?凯利引用了一段话来预言人与“控制”之间的终极关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出自《道德经》的这一段话,诠释了凯文?凯利对控制的理解:最智慧的控制方式必将体现于如何让人造物脱离控制(Out of Control),自主的循环进化。


        4楼2014-05-30 14:38
        回复
          (五)总结
          知识是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当已知越大,所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这句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话,被KK实际运用在对全书的检索。23章,KK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觉得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一旦揭示,就可能会补充我们理解世界的缺口。
          也是在本章,KK顺便乐观的估计了一下未来,他认为网络时代,当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这种信息的互动会提高思考的效率,也会诞生出更好的世界。另外,我们常规理解的人工智能,是类似于人类个体的思维,出现一个和人对世界认知相似的机器。而KK提到,人类正在创造的人工智能,或许并不以我们认知的方式在运作。
          举个例,微博中的转发,这种无组织的行为,每个人贡献的是一次关注,最后形成的可能就是一个浪潮,汹涌的信息浪潮又会反之影响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甚至推动社会的演变。群体智慧也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具体表现,我们自发的组成了一次以社会为单位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在如今越发的频繁。
          24章,《九律》,开篇第一句:“大自然从无创造了有”。这是对老子赤裸裸的致敬,也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失控是回归“无”,遵循九律的失控,便会从中涌现出控制 — “有”,这个控制与人类无关,上帝将从人类手中接过权柄,引领它的前行。


          7楼2014-05-30 14:41
          回复
            (六)后记
            读完本书我花去两个星期时间,写完书评则用去三个星期,写作的过程很艰难,因为不仅要尽量理解其中所提到的各类生涩的技术知识,还要抽离对这些知识的简单复述,总结出我个人的认知。过程中我反复阅读某些章节,查阅大量资料,收益亦是颇丰。
            为了便于总结,我刻意忽略了某些观点和论据,也打乱了书中一些知识点的排布与秩序。这是一本容量很庞大的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我的书评只是触摸了一部分边角。
            在书评写到19章时,无意中看到另外一个人的读书笔记:正结《失控》笔记,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笔记,我可能没办法更好的理解最后的章节,在此对他表示感谢。在完成书评后,我又将书评与他的读书笔记逐章进行了核对,发现我的认知居然没有出现很离谱的偏离,很是欣慰。
            最后,感谢KK,他予以了我对世界一个崭新的认知。


            8楼2014-05-30 14: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