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祭沫伤吧 关注:11贴子:179
  • 6回复贴,共1

【存档】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记苏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02 08:25回复
    【一】
    在苏晏小时候,父亲还不是御前的官职,苏家住在扬州。扬州,天总是灰蒙蒙的,大多时候还有薄薄的雾。但天色却像极了汝窑青花,素净淡雅,不着痕迹的隐去了世俗气。配上朦胧的光线,让人恍入桃源。
    人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那时苏晏年纪小,记不得文人骚客笔下多少走马章台轻艳薄幸的句子,她只记得灵秀十指间绽放的蟹黄包三十八瓣的精致,一泓清水里缓缓漾开的泼墨山水般文思豆腐的惊艳,还有母亲口中吴侬软语哼出的小调,红线绕指般的缠绵叵测,苏晏那时并不能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02 08:26
    回复
      【二】
      苏晏泡茶,也酿酒。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苏晏喜欢上唇舌间流转氤氲的气息。不论是酒的热辣还是茶的清淡,都从舌尖一路蔓延上去,酒冲脑顶,茶沉心底。
      这是苏晏十三岁的事。这一年苏父迁为京官,除了举家入京,旁的事情似乎也不同。父亲有越发多的公事,母亲有裹在衣香鬓影里见不完的官家女眷。而作为大小姐,苏晏只剩下了绣楼上方寸的天地。她常常坐在窗畔,纤长手指拂过木上细密繁复的纹路,有茶或酒的香从身侧小几上蔓延缠绕,爬上衣襟,沁入骨髓,抹不去的回忆与思念。
      眼前忽的就闪过扬州天青色的烟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02 08:26
      回复
        【三】
        父亲是御前的散骑常侍,苏晏十六岁的时候,知道的更多。人前风光,人后的艰辛谨慎只有自己知晓。因而那信来的时候,她心中早已了然。
        与苏晏来说,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品茶赏酒。只是,那里的花纹,该比绣楼上更繁密,触碰时的手感也更入心。
        临走前的那一日,苏晏启出了树下埋着的一坛桃花酿,四年陈酿,入口是玄都的香气夹杂熟悉的酒香,间或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苏晏醉了,一坛酒,饮三分,撒七分。酒渍凝在地上,斑斑驳驳与月影分不大清,“一坛好酒,要好料,要精心,更要的是,时光的打磨”苏晏这样对自己说。
        她起身回房,从尾椎开始一节一节挺直脊梁。
        走在他的致远年间,绿山黛墨青史红尘已经无缘,就让苏晏求一场绵长的,与腐朽同在的辉煌。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02 08:27
        回复
          c!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02 08: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