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看的侦探小说不多,准确地说是除了福尔摩斯系列大概就没接触过别的(如果影视作品不算在内的话),所以也不是很确定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理清这一类小说的头绪,然后就按着前段时间玩《囚人》的经验(囧…我越来越觉得我很多时候能把完全不同的两类产品扯到一起去实在是太黑线了),觉得如果没问题的话在结局以前大体是可以推测出作案手法并排除几个嫌疑人的,就算找不出凶手也大致可以锁定在一两个人的范围内。所以看的时候顺手把我觉得可能有用的信息都记下来了。
第一部讲案子发生第二部取证第三部解谜。一直到第二部看完后我还深深觉得我这种一边看一边写时间和证词的做法实在是太可取了,但是因为十二个人的证词全部都能对起来,所以看得很迷糊,但是本着“最可疑的人通常是最不可能作案的那个”的想法,怀疑是伯爵夫人或赫伯德太太。第三部的最后一章博阿洛提出了两种猜想,第一种“正常”猜想,读完后觉得完蛋了,这是作者给读者抛糖呢——因为按前面的线索,读者独立推测也大致只能推测到这种程度,虽然得自己脑补一些再忽略几个不合理因素。果不其然第二猜想下来被作者扇得一愣一愣,尼玛这不是没一个人的证词有个准儿的节奏么,这还推个毛线!也真亏主角能从这么堆乱麻中整出来这么个解释,还相当合理。
顺我是中英文版一起看的,中文版找的是最早那个翻译版本1979年版。但是因为那年正好有两个作者翻译,所以翻着百科选了长得顺眼经历更丰富的那个。本来以为中文版是必定比不是上原版的,这但很意外部小说中文版翻译得很好,简直活灵活现……感叹一句果然是那个年代的译作,一点不含糊。
下面几楼放笔记……(被打脸的笔记QAQ)
第一部讲案子发生第二部取证第三部解谜。一直到第二部看完后我还深深觉得我这种一边看一边写时间和证词的做法实在是太可取了,但是因为十二个人的证词全部都能对起来,所以看得很迷糊,但是本着“最可疑的人通常是最不可能作案的那个”的想法,怀疑是伯爵夫人或赫伯德太太。第三部的最后一章博阿洛提出了两种猜想,第一种“正常”猜想,读完后觉得完蛋了,这是作者给读者抛糖呢——因为按前面的线索,读者独立推测也大致只能推测到这种程度,虽然得自己脑补一些再忽略几个不合理因素。果不其然第二猜想下来被作者扇得一愣一愣,尼玛这不是没一个人的证词有个准儿的节奏么,这还推个毛线!也真亏主角能从这么堆乱麻中整出来这么个解释,还相当合理。
顺我是中英文版一起看的,中文版找的是最早那个翻译版本1979年版。但是因为那年正好有两个作者翻译,所以翻着百科选了长得顺眼经历更丰富的那个。本来以为中文版是必定比不是上原版的,这但很意外部小说中文版翻译得很好,简直活灵活现……感叹一句果然是那个年代的译作,一点不含糊。
下面几楼放笔记……(被打脸的笔记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