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畹町又名“勐回”,意为“山洼之地”。畹町人口二万多,傣族占总人口31.56%;景颇族5.69%;德昂族3.13%,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
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畹町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缅公路(现云南境内段称昆畹公路)通车后,畹町为中方一侧的终点。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
解放后,1950年为潞西县人民政府畹町办事处,1954年2月设畹町镇(县级镇),直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畹町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畹町桥位于畹町市区一侧,乃祖国西南之门户,滇湎公路之锁钥,中印公路之纽带,三二0国道之终点,中印“史迪威”公路之起点。三二0国道北抵昆明至上海,南下缅甸腊戍通仰光,逆西北上可达印度,可谓一桥锁关,四方莫开矣!因天设其险,史造其雄而名扬中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我国滇西二十万同胞毅然踏上筑路征程,以血肉之躯筑成滇湎公路,畹町桥也就开始了它的艰难使命,三千二百多名南洋机工日夜兼程,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畹町桥运往抗日前线,为了保护滇湎公路畅通和援助盟军,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踏过畹町桥出境抗日。畹町桥见证了中国抗战的风云历史,承担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傣语:“棒洒”,意为“沙滩之地”),两地边民多为傣族,鸡犬之声相闻,自由往来,友好互市,相互通婚。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
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畹町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缅公路(现云南境内段称昆畹公路)通车后,畹町为中方一侧的终点。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
解放后,1950年为潞西县人民政府畹町办事处,1954年2月设畹町镇(县级镇),直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畹町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畹町桥位于畹町市区一侧,乃祖国西南之门户,滇湎公路之锁钥,中印公路之纽带,三二0国道之终点,中印“史迪威”公路之起点。三二0国道北抵昆明至上海,南下缅甸腊戍通仰光,逆西北上可达印度,可谓一桥锁关,四方莫开矣!因天设其险,史造其雄而名扬中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我国滇西二十万同胞毅然踏上筑路征程,以血肉之躯筑成滇湎公路,畹町桥也就开始了它的艰难使命,三千二百多名南洋机工日夜兼程,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畹町桥运往抗日前线,为了保护滇湎公路畅通和援助盟军,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踏过畹町桥出境抗日。畹町桥见证了中国抗战的风云历史,承担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傣语:“棒洒”,意为“沙滩之地”),两地边民多为傣族,鸡犬之声相闻,自由往来,友好互市,相互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