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王振振童鞋的答疑如下
对于腹泻病而言,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4张含钠液。
这是因为大多腹泻液Na+ 仅10~90mmol/L(如产毒型大肠杆菌肠炎:Na+ 53mmol/L,轮状病毒肠炎:Na+ 37mmol/L),故腹泻时Na+的丢失比水的丢失来说相对较少,血浆Na+开始逐渐缓慢升高(水缓慢减少,血浆钠相对性的缓慢升高),而此时细胞内Na+水平尚在正常范围,血浆升高的Na+进入细胞内,使血浆中Na+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呈等渗性脱水。故大多腹泻病等渗性脱水时,Na+与水的并非等比例丢失,而是Na+的丢失相对较少,(教科书上往往写等比例丢失,所以常常误导人)故可补充低张含钠液。补低张含钠液时,血浆Na+开始逐渐缓慢降低,腹泻时细胞内升高的Na+则又回到血浆。
结合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体液的减少刺激ADH合成,集合管对水的保留能力增加。此外,体液的减少降低GFR、促进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也是腹泻时Na+的丢失比水的丢失来说相对较少,但大多数情况下,血清钠常在正常范围的重要原因。所以尽管是等渗性脱水,实际Na+的丢失相对较少,可补1/2张含钠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