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的群山聚林是西南彝族人的世居地,这里绵延千里的群山,蜿蜒曲折的江河是哺育彝族人茁壮成长,繁衍生息的父母,是彝家儿女父亲的山,母亲的河.在这片广阔的山原里,靶子星罗棋布,这些靶子中有一个名字特别亲切---吉勒布特—阿都彝人的故乡. 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参加远方亲人的葬礼,第一次听过别人称我们为"阿都",并投来好奇的眼光和一系列的疑问,我拉着妈妈的手羞涩的接受着一个陌生的名字"阿都阿衣".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我们涅苏里面有阿都,涅苏还有石扎,日诺,所地,但我还不知道还有呐苏,阿细,那苏颇,,,,,. 阿都从哪里来呢,为什么会叫阿都,关于阿都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带着一连串我自己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疑问,偶然在时间的长河里听到,看到过一些关于"阿都"的记载,传说,故事.这些我自己道听途说的记载,传说,故事或许不成片段,但相信在岁月中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今天的阿都地区包括凉山州的布拖县,普格,宁南,金阳三县中靠近布拖县的地区. 据《布拖县志》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彝族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布拖被纳入南诏国版图,南诏国在布拖地区建立阿都部,隶属建昌府;在文字记载里,现今文献当中,这片土地与"阿都"二字发生正式关系应当就是这里了,其他地方暂无从可考.但通过简单推理可以确定阿都这个名称绝不是从公元863年才开始,因为一般地区命名都会参考固有称呼,南诏国不会天马行空生造一词,列如:布特=布拖.结论顺理成章应该是阿都这个部落的存在已经很久远,至少在公元863年就有了. 另有个传说,在很久之前,彝族先民的领袖分封自己的子侄到各个地区去做"兹莫",以山河为界,划分好区域之后.由各个准兹莫选地盘,其中一位兹莫觉得吉勒布特这地方可以"扬马疾驰",看上去"一马平川",偌大一个地方,有面子,便选择了吉勒布特.但他不知道吉勒布特这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庄稼不能生,稻谷不能长"高寒穷苦地区,这位兹莫就是后来阿都兹莫的始祖.在今天的阿都人身上,依稀还能看见,还能感觉得到这位领袖治下子民的某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提示信息 - 中国彝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