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吧 关注:45贴子:232
  • 23回复贴,共1

伊斯兰文明的扭曲源自蒙古铁蹄的蹂躏(部分段落转自冷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相信很多人看过电影《天国王朝》之后,会对里面的那个正直、勇敢、宽容的萨拉丁印象深刻吧!当然在电影《天国王朝》里面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萨拉丁的确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很多了解萨拉丁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他的英雄事迹。其实,萨拉丁正是早期伊斯兰文明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穆斯林那种刚劲、健康的性格。但是后来伊斯兰文明衰落了,和许多人看中国的一样,我们对伊斯兰文明也存在着巨大误解,西方人认为常常用中国的元明清代表了以前的所以时代,认为以前的中国也一定像元明清一样黑暗,殊不知,那是中华文明的衰落时期。就像一个一头油发大辫、抽着鸦片烟、捉着身上的虱子的清朝人代表不了早期中国人,那些搞恐怖袭击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代表不了早期的伊斯兰文明。那么,为什么伊斯兰文明后来衰落、扭曲了?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4-06-19 20:47回复
    早期的穆斯林是十分宽容的,
    在穆斯林统治西班牙的时期,穆斯林统治者曾对不是穆斯林的臣民收取一定的税收,来换取和平共处;而西班牙人取得胜利之后,天主教政权却武力消灭或强迫摩尔人、罗姆人和犹太人离开,或者被迫皈依基督教。而皈依基督教的人后来再次受到迫害。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4-06-19 20:47
    回复
      2025-08-17 21:1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为重要的是,与今天不同,那时的伊斯兰教相对于同期的基督教而言是非常宽容人性的。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哈穆德,只说自己是先知,是凡人,反对对自己的偶像崇拜,他提倡科学,提倡贸易经济活动,并且允许自己管辖的领土内的居民信仰其他宗教。
      赫伯特·格特沙尔克的著作《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全世界都感谢阿拉伯语在传播中世纪高度发展的阿拉伯科学知识方面所带来的媒体作用……如果没有阿拉伯语这个媒介,得到这些知识是不可想象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也不会了解得那么早。”
      《构建人性》:“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这是极其可能的;绝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他们,欧洲便不会扮演那么一种超越所有先前进步阶段角色。”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4-06-19 20:48
      回复

        这张图片反映了在倭马亚王朝的军队装束。与大众的观点相反,女人在穆斯林早期几个世纪里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有时她们甚至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图中这名女子显然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她头上包着上好的毛料头巾将所有的头发包裹起来,这一点远不像今天人们所关注的极端宗教主义者要求女子将整个面部包裹起来的做法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4-06-19 20:49
        回复
          曾经辉煌的早期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而共同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为一体,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加以发展和创新,形成多学科的知识形态,广泛使用阿拉伯语创作,具有显明的伊斯兰色彩,故又称为“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它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五大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伊斯兰教7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这一事件揭开了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历史学家认为,此前的阿拉伯处于“贾黑里亚”即蒙昧时期。不久,伊斯兰风暴便席卷了西亚、北非、中亚、西南欧等广大地区。从此,伊斯兰教具有了世界性品格,成为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共同信仰。在那个西方学者称之为“萨拉森帝国”的穆斯林王朝里,同一性的标志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内涵是广博而丰富的。“伊斯兰”并不专指一种宗教意识、信仰体系。它同时又指称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甚至时代特性。而凛然贯通于穆斯林生活所有领域并成为其“脊梁”的,是所谓的“伊斯兰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民族,在吸纳原有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百年翻译运动”,使得希腊古代典籍完整保存下来,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国家倡导的翻译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伍麦叶王朝时,就开始从古叙利亚语翻译史学、医学和文学的典籍。
          从8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大力倡导和赞助翻译活动,搜集和研究古典文化遗产,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750~850)。哈里发马蒙于830年在首都巴格达创办了综合性的学术机构“智慧馆”。来自各地的著名学者、翻译家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哲学及自然科学等古典著作100多种译成阿拉伯文,并作了大量考证、勘误、增补、注释和评论等工作。在翻译吸收古典文化的同时,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涌现出大批各民族的学者,其著述丰富多彩,涉及到各学科的广泛领域,作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
          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开始解体,境内各地先后出现了独立的伊斯兰王朝,经济、文化仍继续发展,形成以布哈拉、撒马尔罕、伊斯法罕、设拉子、图斯、德里、阿格拉、布尔萨、伽兹尼、大不里士、大马士革、麦地那、库法、巴士拉、萨那、拉巴特、开罗、凯鲁万、非斯、马拉喀什、廷巴克图、科尔多瓦、西西里等地成为与巴格达相媲美的伊斯兰文化多中心。13世纪蒙古人的西征灭阿拔斯王朝,中世纪伊斯兰文化逐渐趋向衰落。
          早期伊斯兰文化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她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能力,当然,这些都是以伊斯兰文化的先进性为前提。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
          (1)包容性。
            它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经过加工改造赋予伊斯兰特色。伊斯兰教义不同程度地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既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
          (2)继承性。
            它吸收和继承了古代东、西方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把东方科学注重经验描述和古希腊文化注重逻辑推理的不同传统有机结合,成为中世纪古典科学的集大成者。
          (3)开创性。
            它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发展所提供的新事实,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新资料,经过创造性的理论综合,确立了新的学科概念、定理、理论,完善和创立了新的学科。
          (4)实践性。
            它注重实地考察和观察,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反复实验和综合研究,得出假说和结论,并将自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伊斯兰文化的源流、学科结构和特点。它来自三个渊源:
          (1)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
            如阿拉伯语及文字、诗歌、谚语、故事传说、星相、音乐等。
          (2)吸收外来的文化
            如希腊的哲学、各门自然科学,罗马的政治、法律,波斯的历史、文学艺术,印度的数学、天文学、医学及宗教哲学,中国的四大发明。
          (3)伊斯兰教文化
            如《古兰经》、圣训等。这些多样性的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兼收并蓄,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它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研究、创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形成了知识形态的多学科体系,构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整体构架。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4-06-19 20:50
          回复
            真正的伊斯兰、阿拉伯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伊斯兰、阿拉伯传统文化,是文明的、宽容的、有创造力的、具有人性光辉的,和偏执、狂热、残暴、嗜杀等等本来毫无关系。是那些在游牧蛮族铁蹄扼杀了阿拉伯的文化、技术和追求文明的人文意识,毁灭了无数阿拉伯城市文明,扼杀了阿拉伯学者和智慧,毁灭了文明创造和传承;游牧蛮族污染了伊斯兰,使穆斯林将游牧蛮族统治中最暴力的基因继承下来,不但从此阿拉伯文明式微,穆斯林也一改中世纪的宽容文明而变得残暴、嗜杀。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4-06-19 20:51
            收起回复
              请先研究下蒙古军西征的原因好吗,当时的MSL多次派遣刺客意欲刺杀蒙哥汗,才让蒙哥汗大怒报复,这是一报还一报


              IP属地:浙江13楼2017-02-13 13:52
              回复
                游牧民族是人类退步的滑梯


                IP属地:山东14楼2017-05-14 18:55
                回复
                  2025-08-17 21:11: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直无私高于一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6-08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