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思维法吧 关注:10贴子:56
  • 0回复贴,共1

天使解读《道德经》第十四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词意:
夷:平和,无色
希:稀少;罕见,无声
微:极小,无形
皦jiǎo:分明;清晰
昧:暗,不明
绳绳:形容道将条件转为结果的过程,接连不断,绵绵不绝
无物:道只是一个程序,条件转化为结果中间的那个过程,方法,并不是一种事物。
惚恍: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不可名:无法用言辞形容
纪:记录,记载法则
道记:这些都记载在道转化事物的过程中。从道转化事物的过程中,就可以推知事物先前是什么状态,未来会是什么状态。
译文:
大道无色,所以用眼睛看不见它。
大道无声,所以用耳朵听不到它。
大道无形,所以用身体触摸不着它。
只是知道这三个特征,我们还是无法知道这个大道究竟是什么。
那么,我们用一来理解它,便可以明了为什么它会有这三种特性了。
一,就好像一条分数线,这条线就是无和有之间的链接处所形成的空隙。这个一,就是道将事物从条件转化为未来结果的方法和过程。
一的上方是无,无是指即将发生在未来的事物,因此是不清晰不分明的(其上不皦)。
一的下方是有,有指现实中已经存在着的摆在我们眼前的事物,所以它不会昏暗不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们,感受到他们存在的每一个细节(其下不昧)。
无与有在这个分数线,不断地将下方的条件,转化为上方未来的结果,万物时时刻刻都是处于这个转化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每一个转化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在这里用言辞对它进行具体的描述。
总之,一是指这个过程和方法,它不是一个可以被我们的感觉感知到的具体的事物。
就是说,它的形状,是没有形状的形状。它的形象是没有形象的形象。
所以说,道创生万物的这个过程是混沌不分;隐约不清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和方法。
任何一件事物的变化历史,都是由一连串无与有构成的链条所组成的,道这个一就是这个链条中无数对无与有之间的链接点、或者叫转换轴。
从这个链条的结尾无往有这个方向看去,一眼望不到它的开头。
从这个链条的开头有往无这个方向看去,一眼望不到它的结尾。
自有形世界产生之前的远古时代,道这个方法和过程就已经在运用当中了。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根据当下所面对的各种客观实际条件,了解到它们的发展历史,了解到当初它们是怎样一环接着又一环地演化过来的,了解他们过去变化的规律。
根据当下所面对的各种客观实际条件,也可以推知将来变化的趋势和结果。这些都记载在道转化事物的过程中。
就是说,从道转化事物的过程中,就可以推知事物先前是什么状态,未来会是什么状态。

第十四章图示
本章与大道原理之间的关系:
本章从大道这个方法基本构造,详细描术道的特征。
举例: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取了楚过的新城后,又被封新城,后号新城君。芈戎在选拔名士谋臣时,对段干越人有些看不起。
段干越人便对新城君说:
“王良的弟子驾车,说是要日行千里,他遇见了造父的弟子。造父的弟子说:‘你的马不能跑千里。’王良的弟子说:‘我的边马是千里之马,辕马也是千里之马,却说我不能日行千里,为什么呢?’造父的弟子说:‘你的缰绳拉得太长了。缰绳的长短对于驾御来说,其作用不过万分之一,却妨碍千里之行。’现在我虽然不才,但对秦国的作用多少也有那么万分之一吧,您见到我却不高兴,这也正是缰绳拉得太长了的缘故吧。”
段干越人通过马跑千里与缰绳拉得长短的关系之言说,指出如果不重用自己,秦国就不会有大的发展。他充分运用了类比的方法,避免了直接自荐的卤莽和直白,曲折形象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分析:
段干越人这一番话,我们可以视为有。有即已经发生和存在的事物。有的内容还包括,以新城君的智慧,他听了这段话,会欣赏段的才干。
有带来的结果,就是无。也就是说,新城君决定重用段干越人。
在这个无与有之间的链接处所形成的空隙,其形状为一。
----------------------------------------------
鬼谷术精研与案例分析群118015265 通过案例逐句分析鬼谷原理的运用。
《道德经》学院 120648134本群逐词逐句研讨原文并通过古今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IP属地:北京1楼2014-06-20 17: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