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品厂还在,照道理厂长也没换。现在据说能开工干活的也就一个车间,一个小组,拼拼拢估计也就2、30个左右,生意时有时无。
我妈当年也在绣品厂上班,我打记事起我妈就经常加夜班,一转眼都20多年了。这家厂几乎一度吸收了小一半岛上妇女,给了他们一个能遮风挡雨稍微体面的工作。她也也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我们那时候因为妈妈的工作缘故,常被放在自行车三脚架上带过来的不在少数。我们也认识了好多朋友,玩的不亦乐乎的玩伴,我们探索过厂里的几乎任何一个角落,捉迷藏场地大到找不到人,趴在阿姨妈妈做完的堆成山被套里闻到一股浓浓的机油味也很开心,我们还偷偷穿过厂长办公室门口爬到厂楼的屋顶去。那时没有电话也没任何联系方式,学龄前认识的朋友现在当面也不认识了,所以散了也散了。
那里承载了我太多记忆(有机会写篇关于那里的文章),我在那里学会了数数到100,在那里第一次写描红本练字,也在那时食堂人声鼎沸时和妈妈在食堂花一毛钱买了一个蔬菜当午饭,或者在厂门口小店买一包榨菜和我妈吃一盒蒸过的盒饭,由于人太多经常站着吃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到现在还觉得铝皮饭盒里蒸出来的饭超级好吃,只是现在没那机会吃了。
如果据楼主所说,那时的同事最小的也都50多了,由于这里的工作强度大,也不是啥好差事,估计早就另谋出路,而且大多都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大多不会和绣品厂有啥瓜葛闲赋养老的居多了。
我看了照片,一个也不认识,感觉也不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