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1909-1948),日本战后新戏作派(又称无赖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的一个大地主家庭。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太宰治在家中排行第六,日本战前的家长制和长子继承制给他造成了一种多余者的感觉,幼年时期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察看父兄的颜色。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最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丧失为人资格》(1948),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丧失为人资格》是太宰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绝望之余沉缅于酒色,最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日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绝望而投水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日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日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说到这里,便不能不提到著名漫画家久米田康治的《绝望先生》。此风靡漫界的漫画正是以《人间失格》作为参考蓝本,不断尝试自杀的主角绝望先生仿佛就是现代版的太宰治。绝望先生戴眼镜,喜欢穿和服,所有的装扮全都是怀旧风,喜欢读书,酷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爱好甜食,口头禅是“绝望了!我对××绝望了!”,因其名“糸色望”连读起来就是“绝望”,故被全班同学戏称为“绝望先生”。
看到我搞错2者的关系了,呵呵。只是蓝本,不是原作者。我之前还以为故事的原作者是太宰治的。检讨,检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