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和朋友一起去喝咖啡,店里有免费的Wi-Fi,我忍不住登录微博、微信、QQ,一边不停地做手指运动,一边和坐在对面的朋友聊天。不巧的是,手机突然没电了。我懊恼地把手机颠过来倒过去,反复看了几遍,突然觉得它像一块砖头,很想拉开窗子立刻把它扔出去。接下来,时间变得很无聊,我对这次聚会也失去了兴致,很想马上回到家里给手机接上电源。
问问身边的朋友,他们也深有同感。
大学时的一位同学,每天都在微博上更新消息,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或一个小时就发一条,字数也不多,大多是记录自己某一时刻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心情。有时候是“忙死了”,有时候是“累毙了”,有时候是“和父母在一起吃饭真开心啊”。
我忍不住问他:“既然忙得要死、累得够呛,你干吗不好好休息,好好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却整天拿着手机呢?”
他一愣,继而很无奈地说:“一时半会儿不发信息,就好像漏下了或者错过了天大的事情,我就会变得很焦虑。我想我可能患上了‘Wi-Fi焦虑症’。”
Wi-Fi焦虑症是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一部分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人因为无法实现时时在线沟通而产生的一种焦灼状态。很多人吃饭要找有Wi-Fi的餐馆,住宿要找有Wi-Fi的旅店,就算外出旅行也要找附近有Wi-Fi的景点。
问问身边的朋友,他们也深有同感。
大学时的一位同学,每天都在微博上更新消息,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或一个小时就发一条,字数也不多,大多是记录自己某一时刻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心情。有时候是“忙死了”,有时候是“累毙了”,有时候是“和父母在一起吃饭真开心啊”。
我忍不住问他:“既然忙得要死、累得够呛,你干吗不好好休息,好好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却整天拿着手机呢?”
他一愣,继而很无奈地说:“一时半会儿不发信息,就好像漏下了或者错过了天大的事情,我就会变得很焦虑。我想我可能患上了‘Wi-Fi焦虑症’。”
Wi-Fi焦虑症是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一部分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人因为无法实现时时在线沟通而产生的一种焦灼状态。很多人吃饭要找有Wi-Fi的餐馆,住宿要找有Wi-Fi的旅店,就算外出旅行也要找附近有Wi-Fi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