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散粉团吧 关注:7,128贴子:38,257
  • 13回复贴,共1

导演和他们的御用演员:冯小刚为见葛优而湿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归来》全国票房卖到了2.87亿,看着片中的巩俐特别让人唏嘘,从《红高粱》一路走来,张艺谋巩俐这对搭档戏里戏外已经一起走过了27年。再看看去年贺岁档的《私人订制》,冯小刚自己都说是部“随便拍的电影”,但因为有冯小刚葛优这对黄金搭档,还是刷走了7亿多的票房。而正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上风生水起的《心花路放》,宁浩带着黄渤、徐峥一起卖萌,只放了一个预告片拍了一张大合照,就有人预测说今年票房冠军非它莫属。
有人问:究竟是好导演成就了好演员,还是好演员成就了好导演?这个问题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无解,但1+1>2的模式却是可以肯定的。大导演带上自己的御用演员,仿佛有了无往不利的武器,要么刷票房,要么刷奖项。本期带大家看看大导演和他们的御用演员之间如何产生“双赢”的化学反应?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1楼2014-07-04 13:57回复
    大导演都爱用谁?要么赚钱的 要么能过日子的
    “御用”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娱乐圈,已不可考究。但这个本指“皇帝专用”的词,听起来有些多少暧昧。比如蔡明亮和李康生,基本上已经“长”在了一起;陈凯歌和陈红、贾樟柯和赵涛,干脆结婚过起日子;再有范冰冰和李玉这样娱乐圈少有的双姝组合,丝毫不避讳在台上玩亲亲。当然,除了人情这一头,还有利益。你看葛优和冯小刚,不仅私下感情好,更是票房保障。简单地说,导演+御用演员,要么大家一起赚钱,要么就一起过日子。


    2楼2014-07-04 13:58
    回复
      最所向披靡:冯小刚+葛优
      我吃面,你也吃面,让汤玩蛋花儿去吧!
      冯小刚和葛优这对组合,大家再熟悉不过。葛优能成为为数不多的,靠一张脸就能刷票房的男明星,和冯小刚脱不了关系。1992年两人合作《编辑部的故事》,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李东宝,也让其他导演发现了葛优的魅力。1997年,《甲方乙方》全国公映,3300万的成绩拿下了全国票房冠军,不仅让葛优成了“国民喜剧演员”,也开启了冯小刚延续N年的贺岁之路。之后,冯小刚葛优这对组合成了票房印钞机,合作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非诚勿扰》等片,不断刷新着票房纪录。
      这17年之间,两人也不是没有拆伙单干过,但效果远没有组合来得好。冯小刚的《集结号》《一九四二》里都没有葛优,票房犹如跌停股;而离了冯小刚,葛优先后接了《气喘吁吁》《桃花运》《命运呼叫转移》等片,也都是大家完全记不住的作品。

      合作了20年,葛优冯小刚喝起了交杯酒。


      3楼2014-07-04 13:58
      回复
        最炙手可热:宁浩+黄渤+徐峥
        就是这个Feel,倍儿爽
        时下的电影院,除了冯小刚+葛优这个组合,最当红的炸子鸡莫过于宁浩/黄渤/徐峥三人组。这三个人左肩扛票房、右肩扛口碑,抓得住年轻观众的心,出品的水平也非常稳定。从《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到即将上映的《心花路放》,6年来3人组的4部作品,凭借着难以复制的怪咖喜剧风,革了华语喜剧片好几次命。虽然其中的《无人区》,上映之路几经周折,但是上映之后,市场依然反响良好,足已证明三人组合的威力。
        不过,有意思的是,三人单独作战时,徐峥和黄渤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就稍显逊色。《心花路放》让三个人再次手拉手,又提前预订国庆档期,刷票房的节奏已经不可避免。

        曾经的“小成本”代言人,如今已成当红炸子鸡。


        4楼2014-07-04 13:59
        回复
          他们怎么“勾搭”上的?陈红靠睡姿打动陈凯歌
          这个圈子里的御用组合,多少都有点故事和传说。比如李康生在西门町的游戏机厅里被蔡明亮相中;张艺谋靠扔钢蹦儿决定《红高粱》的女一号选巩俐还是史可;葛优是冯小刚家中的吵架调解员,冯小刚也曾在葛优父亲患病时留院照顾。虽然,现实也许没有这般传奇,但他们间的相处,总有些故事,值得回味。


          8楼2014-07-04 14:00
          回复
            互相看不上的,最后也成了老搭档
            别看黄渤和管虎合作了《杀生》《厨子戏子痞子》等电影,亲密无间,可他俩第一次合作《上车,走吧》时,彼此根本看不上。管虎此前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这样形容第一次见到黄渤的感觉:“穿得西装革履的,跟傻子似的。还弄一个海报,80年代卖磁带的那种海报,油光水滑的,穿一蓝西服好像,像个香港二流子。”黄渤也没把管虎放在眼里,因为他在北京歌厅演出,演一场能有一千多块,而拍个电影一两个月,总共才拿五千块,他跟本看不上,拍电影也就是为了玩。“当时唯一的压力就是怕给高虎丢人,哥们儿介绍来了,你不能让人家觉得找来个二把刀,把事情弄砸了不太好。”
            所幸,这种“看不上”没维持多久,三天后,管虎就“爱”上了黄渤,“感觉他什么都会、什么都对了。合作完第一部戏,我虽然没想过他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明星,但知道他天生是做演员的。”黄渤也开始佩服管虎的能力,两人因此就成了一对“好基友”。

            谁能想见,黄渤和管虎相识之初互相看不上。


            11楼2014-07-04 14:01
            回复
              时间长了,偶尔也吵吵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剩下那一半,得靠各自的苦心经营。纵观这波生龙活虎、名声在外的搭档,一路走来,彼此也闹过矛盾、生过闷气,但事情过了,也就都不是事了。
              一起合作了《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的李玉和范冰冰,是业界难得的双姝组合。范冰冰为出演李玉的《苹果》放宽尺度,李玉也为范冰冰送上了国际影后奖杯。然而,这对“恩爱”的好姐妹也因工作斗过气。那是在宣传《二次曝光》期间,李玉想让范冰冰唱主题曲,范冰冰却觉得“这首歌不太适合我”拒绝了。于是,两人“就只发微信不打电话了”,事后气消了,两人依旧嘻嘻哈哈。
              管虎和黄渤也因为戏经常吵架。合作《杀生》时,有一场余男跳楼、黄渤在下面接住余男的戏。黄渤觉得这场戏很重要,准备了很久,但余男认为这场戏不重要,表现平平,没达到黄渤设想中的效果。黄渤觉得,这是导演管虎的沟通工作没做好,现场直接跟管虎翻脸。不过两个男人,掰开了揉碎了讲通了,就还是那对“好基友”。

              两人间的小矛盾,可以说根本不是事。


              12楼2014-07-04 14:02
              回复
                在一起久了也闹分手 巩俐张艺谋这样的真不多
                除了依然“健在”的组合,电影圈里还有很多已成往事的“前御用”们。他们或是因为钱,或是因为感情,总之都输给了时间。像张艺谋和巩俐那样,分手之后还能冰释前嫌的搭档,实属凤毛麟角。


                13楼2014-07-04 14:02
                回复
                  周星驰和吴孟达,为钱分手
                  周星驰吴孟达,堪称香港电影界最佳喜剧组合之一,合作的《食神》《喜剧之王》《大话西游》等片,给影迷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和笑声。但《少林足球》之后,两人就各走各路,再也不碰头。
                  至于分手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而吴孟达自己倒是不避讳,曾公开说起过这段“孽缘”:“周星驰本来找我拍《功夫》,但碰上非典,就拖了一阵。非典结束,我已经准备好,他却突然给我说有别的戏可以去拍啦,虽然没有说明,就是暗示你不用你拍了。他那么善变,我知道,但是害我一部戏都没得拍,损失实在太大。”
                  与之类似的,还有赵本山和范伟,赵本山带红了范伟,但是却在钱上太吝啬。在外演出,7场下来赵本山拿了42万,只给范伟分了7000块,理由是:“他在我这里成名了,还想挣钱?成名了上别的地方挣钱去。”

                  周星驰和吴孟达塑造了很多银幕经典。(图为《大话西游》)


                  14楼2014-07-04 14:03
                  回复
                    大导演为啥爱用他们?干起活来舒心 还能省钱
                    电影圈一年拍那么多部电影,导演和演员的合作也有无限可能,但为什么爱用固定的那么几个?简单地说,不过一句用得顺手,使得贴心。但能相处得长久的,都有磨合和妥协,更离不开的,就是共同的利益。


                    17楼2014-07-04 14:04
                    回复
                      省心:配合默契,演起来舒服
                      王家卫几乎每次都会在采访里盛赞梁朝伟,也几乎每次都会在盛赞里加一句“他知道我想要什么”。对于导演而言,这一句话饱含了深情,因为如果和演员,尤其是主角有默契,那么他们就能省下时间精力去操心很多其他的事。这不仅对导演,对投资人,对未来的票房,都是大好事。
                      配合默契的,还有葛优和冯小刚。冯小刚只要拍喜剧,剧本多是为葛优量身定做,能把葛优身上的幽默细胞发挥到极致。两人合作多年,早已明白对方,所以演起来特别舒服。舒服,是葛优演冯小刚作品和其他导演最不同的感受。不过葛优也对老搭档提出了新要求,“从《编辑部的故事》合作开始,到后来各种片子,一共10部了,我这起飞跟你(冯小刚)有关系,现在降落的事儿,拜托你也得管。”“为你起飞,助我降落”,这是葛优的告白,但在冯小刚想退休的境况下,葛优该如何降落?这哥俩的故事看来还没结束。

                      王家卫梁朝伟的默契,有时已不需要语言。


                      18楼2014-07-04 14:04
                      回复
                        更重要的是:能赚更多的钱
                        其实说白了,御用这件事儿往功利点想,就是“有钱一起赚,有名一起出”这么个概念。冯小刚拉上葛优,拍个“随便”的电影都能刷出7亿多票房。宁浩黄渤徐峥这个铁三角,虽然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为什么还要凑在一起?其实道理很简单,好卖啊。所以,上影节的采访上宁浩说了,“大家都多赚点不好吗?”
                        一个黄金组合形成后,效益自然是1+1>2。大家认准了这个招牌,比如王家卫梁朝伟、徐克李连杰……这些人组合在一起,都比其中一个人出来单打独斗来得有话题有看头。就像咖啡加点糖、油条配豆浆,经典组合让人更觉得有滋有味。


                        20楼2014-07-04 14:05
                        回复
                          总结陈词:
                          电影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御用关系?说得职业一点,是因为大家合作得好,你懂我,我懂你;说得暧昧一点,叫眼里都是爱;说得直白一点,大家都是利益捆绑体,一个模式赚钱了,拿奖了,为什么不试第二次呢?
                          而且,所谓御用,只有双方都成了大腕儿,才能让大家记得住。对那些还在努力往上爬的小咖来说,就算你们是彼此今生永不分离的御用,大家也还是不记得。


                          21楼2014-07-04 14:05
                          回复
                            都是爱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2楼2014-07-04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