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衣冠吧 关注:6,513贴子:55,620
  • 4回复贴,共1

【转载】华夏自有天人合一之通途,无需外来之宗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临近春节,又有不少人去寺庙烧香祈福。真正的佛教徒是少部分,大多数人拜佛不过是随大流,图个平安吉利。当我们把自己的信仰寄托在印度偶像的时候,有谁记得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泣血的女娲,创立人文的伏羲,奠定华夏礼仪文化的文王周公?
  祭祀是一个民族最神圣的礼仪,古代叫做“血食”,代表着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厄运重重,先是五四打倒“孔家店”,后来遇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危于累卵。改革开放之后,落实宗教自由政策,各种原来的、新来的外来宗教蓬勃兴起,在填补人们精神空白的时候,却也在侵蚀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不得不令人担忧。
  如果要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中华精神,那么最恰当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同存异、天人合一。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民族,我们维系民族精神的不是宗教,而是儒道二家和谐互补的文化。这个文化传承于人文始祖伏羲的大易哲学,立足于现实的唯物环境,追求“仁、智、勇”的协调统一,最终迈向超越生死荣辱的天人合一之境。
  宗教起源于人类的蒙昧时代,用诱惑和恐吓的方式拉拢信徒,虽然有少部分有益之处,但本质是欺骗和愚弄。中国是世界各主要民族中唯一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但几千年过去,只有我们这个民族还得到传承,文化没有断代,语言没有消失。当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所以道德沦丧、精神滑坡”的时候,我觉得可笑。在中国,维系社会伦理的是经济、律法和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中国不需要宗教,特别不需要外来的宗教。


1楼2014-07-05 23:10回复
    佛教兴盛的时候,就是华夏民族倒霉的时候。“佛教兴,华夏衰”是一个百验百中的历史规律。佛教为什么导致华夏衰败?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佛教是一个倡导消极、悲观、逃避的宗教,被佛教洗脑后,正常人就会痴迷于“涅磐”和“极乐”,没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个体是社会的细胞,当个体都不再奋发向上,社会哪有希望?
      第二、佛教需要“功德”,需要信徒修庙、造像、布施僧侣,而上述这些活动都不会创造价值,所以,“功德”越大,国家经济被吸的血越多。梁武帝国破身死就是因为布施太多,造成国家财政匮乏。
      佛教为了传教,就宣传释儒道合一。佛教最后的归宿是“涅磐清静”,道家是“清静无为”,儒家是“天人合一”,都是一种超脱得失荣辱的状态,似乎差不多。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佛教的超脱是悲观的超脱,是一种类似死亡的状态,不可能对社会产生正面作用。《金刚经》说:“凡一切相,皆是虚妄”,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佛教认为人生“如梦如幻”,没有必要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信佛的国家最终都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古丝绸之路的国家,全民信佛,结果集体灭亡。


    3楼2014-07-05 23:12
    回复
      中华道家的“清静无为”是掌握规律后的大自在和洒脱,所以华夏民族的奇才,大多出自道家,比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儒家比较笃实,但却是华夏民族的中坚力量。儒家如同周易的乾卦,自强不息;道家如同周易的坤卦,厚德载物。儒道合一就是“地天泰”卦,这个卦很有意思,乾卦居下,坤卦居上,也许教导后人要立足于儒家的奋发有为,但最终完善于道家的大道无为。
      儒家思想发端于周公,大成于孔子,此后的曾参、子思、孟子诸圣从人道和天道合一的角度对之不断完善,最终成了华夏民族的主流思想。
        儒家以礼为外用,以仁为内核,华夏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仁,就是对他人的爱心,起源于同情心。和宗教的爱心不一样,儒家的爱是本心的发端,没有利诱和恐吓,不会用天堂和极乐世界来诱惑你,也不用地狱和六道轮回来恐吓你。所以当这种爱心扩充极致的时候,就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几千年来历经磨难但生生不息,就是骨子里有这种成仁取义的精神。
        对于生死,儒家也比较客观。当子路问孔子关于死的问题说,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生死是最大的谜,各个宗教的开山祖师都说他们明白了人死亡后的去向,但答案都不一样。宗教就利用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来控制信徒,让信徒对宗教迷信不疑。如前所述,中国没有宗教信仰的传统,儒家的思路是将彼岸寓于此岸之中。普通的做法是,践行仁义礼智信,做到问心无愧,坦然面对大限的到来。更高一层级的方法是“知天”,就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庸》说“以能尽其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然后参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就是说人可以和天地并行,到了这个境界,人就能突破有限的存在,进而获得超越生死的自由状态。
        孟子最后也说到了这种状态,他说“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就是说,普通人通过道德的涵养和生活的磨砺,幸运的话,最后就可能达到“圣而神”的状态。中国儒家不是在彼岸的天堂或者极乐世界寻求解脱,而是在有限的一生中就得到心灵的安顿。


      4楼2014-07-05 23:13
      回复
        如果说儒家的着力点在社会学方面的话,那么道家的着力点则拓宽到哲学。《道德经》比《论语》的视野更宏大,老子认为先天地的本体是“道”,”道”既玄奥也平凡,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道”具有独立性和普遍性,当体现于万事万物时,“道”就凝聚为“德”,老子称之为“玄德”。“玄德”不是庸俗的善有善报,而是随顺规律、补阙天地的无私付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先秦时期的儒道二家同源同归。特别在天道哲学上,儒家和道家几乎一致。儒家的《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体现出“道”的普遍性。又说“苟无至德,至道不凝”,体现出“道”的尊贵和超然。掌握了“道”和“德”,华夏族的圣贤就能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直到与天地同参。
        华夏族的儒道二家同源同归,互补共生。如果有儒家无道家,易堕入无休止的责任义务当中,身心得不到休歇;如果有道家无儒家,则流入虚无主义,不能为民族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如果把儒家比作一锅豆浆的话,道家就是一勺卤水,二者合一方能制出营养美味的豆腐。
        前文述及,在文化蕴义上,儒家是乾卦,道家是坤卦,最好的结合是下乾上坤的地天泰,暗示华夏族要立足于儒家的自强不息,最后完善于道家的洒脱淡泊。人总归要接地气的,所以我们必须立业、成家、赚钱,在现实生活中尽人伦,承担责任,享受权利。道家的点拨则使我们过得洒脱,让心灵自由,少受外在环境的羁绊。
        所以,华夏文化有三层意义。第一,激励社会主体努力奋斗,为国家的屹立和民族的传承奠定物质、文化方面的基础。反观印度,整个民族陷入修行的怪圈,不努力,不自强,最后文化语言都断代了。(其实印度人修行也是为了满足欲望,希望来世得到大富贵,所以这个民族既懦弱又贪婪。)第二,让社会主体幸福。努力奋斗有了一定的谋生技能和物质基础,中老年之后才不为生计奔波。通过学习和实践道德,华夏族人会有充实感和愉悦感。孔子说”仁者无忧”就是这个道理。现代医学说明,心态宁静安详的人更长寿。老子出现在历史中时,已经100多岁了。先秦儒家的五个圣人,除了颜回之外,都超过古稀之龄。(颜回为什么早逝,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为编撰《易经》耗费了心血。感恩颜回先师的付出,我们后人才知道易经的本来面目。易经是孔子编述的,弟子中颜回尽了最大的力。)第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5楼2014-07-05 23:13
        回复
          先秦儒道二家的最终归宿是回到赤子状态,意即心灵像幼儿一样的干净无邪、纯真快乐,人到了这种状态,既对客观世界保持着高度的审美情趣,但又不会被世俗的得失荣辱所限制。赤子状态是华夏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极大分别于印度人的寂灭状态。印度人的寂灭状态丧失了喜怒哀乐,消失了审美情趣,最后成为一具只会呼吸饮食的行尸走肉。虚云和尚在其禅修开示中说禅宗行者首先要学会做死人、对一切都无所谓,才能究竟解脱。可见禅宗的根底还是印度的。
          华夏族的“不动心”和印度人的“不动心”天壤悬隔。用孟子所说,儒家的“不动心”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就是说养浩然正气,最后自然会看淡得失荣辱,华夏族的“不动心”的另一面是“赤子之心”。印度人的“不动心”是消灭欲望,以求死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印度人发明了白骨观,原始佛教中很多僧侣修行白骨观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纷纷自杀。南怀瑾的弟子叶曼,打坐入定看到的本尊就打坐于骷髅群之中。
          《易经》的坤卦中说“黄中通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在华夏族的至人看来,天地处处无一不美。印度人不敢审美,因为对美的偏好会导致他们沉沦于轮回。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对华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就连道教修真的很多派别,也推崇“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寂灭状态。赤子状态是华夏族的文化内核之一,也是华夏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动力的体现,当很多人高喊三教合一的时候,对于这些差之毫厘就天壤分别的地方,我们不得不察。


          6楼2014-07-05 2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