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散粉团吧 关注:7,128贴子:38,257

娱乐圈欠薪调查:编剧被欠稿费20年没拿一分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干了个把月的活,等到领工资时老板却“打太极”。别以为,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向来高大上的娱乐圈也在不断上演讨薪的戏码。这不,今年2月底,著名导演高群书发微博讨薪,声称被投资方拖欠导演费长达2年,之后更是直接公布欠薪方的姓名和公司,微博被转发近3000次,引来不少小伙伴的围观。再往前倒,2010年,马伊琍也在微博上自曝被制片方坑了,扯出圈内一连串欠薪事件。
也许你不知道,在娱乐圈,欠薪或是不付尾款,实际上已成了一条通行多年的潜规则,导演、编剧、演员、营销公司几乎统统都被欠过薪。不少业内人士甚至感叹,“这辈子就没见到过尾款!”记者采访数位制片人、明星经纪人、编剧、影视公司从业人员,为您八一八娱乐圈欠薪和讨薪的那些事儿。


1楼2014-07-10 09:38回复
    讨薪的叫屈:20年不见一分钱 编剧流泪写作
    青年编剧程小猫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大编剧,“不为出名,只想拿全本来就不多的稿费。”虽然程小猫入行只有三年,但已经历了数次欠薪事件。“编剧的地位还不如场工,人家的工资当天结,如果给得不利落,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可编剧在作品播出后都不见得能拿全稿费。”以前她认为,只有像她这样的小喽啰才会被欠薪,可当大导演高群书也要靠发微博讨薪时,她觉得这一行也就这样了。


    2楼2014-07-10 09:38
    回复
      营销公司收尾款,得靠老板去讨债
      除了以上这些直接参与影视制作的人员外,如今娱乐圈中众多的营销公司也成了被拖欠尾款的重灾区。曾在某著名电影营销公司任职的张阳(化名)告诉记者,被欠尾款是每个营销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公司接到项目都得自己先垫钱开工,影片上映后片方才会结账。“有的片方直到电影下映了都没给尾款,拖着拖着就拖没了。”张阳颇感无奈地表示,“公司又没有专门的讨债人员,负责讨债的就是老板自己,能要得回尾款的,都是厉害的老板。”


      5楼2014-07-10 09:40
      回复
        欠薪的喊冤:有些演员太作了 我亏的比她还多
        说起为啥欠薪,一万个“黄世仁”就有一万个理由:投资方撤资、剧组预算超支、没收视率、票房不好……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联系到了几位欠薪事主,发现即便作为众矢之的的欠薪方,他们也有委屈,但大多数制片方仍然对此讳莫如深。


        6楼2014-07-10 09:40
        回复
          制片方:投资人跑路了,我也是讨债的
          投资人撤资是很多制片方最爱用的欠薪理由,一位剧组内部人士向记者说道,如今影视圈热钱太多了,投资人也多,但很多投资人对影视完全不了解或者就是来凑热闹的。如果投资人根本没打算认真玩,就很容易发生临时撤资或不再追加的状况。
          腾讯娱乐记者辗转联系到高群书微博讨薪的对象,北京缘鑫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广忻先生,据他介绍:“当时,电影《神探亨特张》共有五个投资方,但是其中一个湖南的公司,签完合同后迟迟不打钱,到现在也没给。”也正是因为这张空头支票,导致了后来欠薪事件的发生。
          至于如今给高群书结清的导演费,赵先生坦言,这是他后来自己垫付的。“(湖南)那边天天说给,可就是拖着不给,没办法。我们现在也给他们发了律师函,准备起诉他们。”赵广忻说,“我垫付也很正常,他(高群书)是导演,钱的事他肯定会找制片人。投资方,导演也不可能都认识啊。” 赵广忻表示,“其实这种事在这个圈子里太常见了,我干了20多年,一分钱没差过任何员工,但就是有开机一半跑了的投资方呢!太多了,所以我们觉得这都不叫事。”

          影视圈投资人中,不乏诸多玩票的“煤老板”。


          7楼2014-07-10 09:41
          回复
            剧组:票房惨回收慢,尾款哪有这么快
            前期顺利拍完,但播出或上映后,反响不好收不回钱,也成了很多公司欠薪的理由。某影视制作公司员工陶明(化名)对腾讯娱乐记者说,如果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不好,电视台在给制作公司结尾款时,也会打些折扣,这就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和演员的尾款。曾在电影营销公司工作的张阳(化名)也对记者透露,中小成本电影欠钱的现象比较多,比如某部中韩演员合作的爱情喜剧片,两年前就上映了,到现在也没付清尾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映后票房不佳,对于这一点,张阳表示公司也就认了,也不想再继续追下去。
            不过,也有圈内人表示,很多香港和外资制片方,不管影片最终票房如何或者投资方的钱有没有到位,都会按合同支付尾款。“一方面,他们商业契约精神比较强,另一方面,他们也惹不起官司。”
            此外,票房回收耗时长也是片方拖欠尾款的原因之一。张阳对记者说:“像今年贺岁档的票房,到现在才差不多回收完。片方拿不到钱,也就只能欠其他人的。”所以,不止营销公司,演员有时也得等上许久才能拿到尾款。如前文提到的古天乐被欠尾款,“债主”曾志伟就解释说:“因为发行方面还有钱没收回来,所以公司才拖到现在还没给古仔钱,只要我收齐钱,就会尽快给他。”

            曾志伟:“古仔放心,有钱就马上给你!”


            8楼2014-07-10 09:41
            回复
              投资人:都怪演员太作,我们亏的更多
              当然,除了制片方和剧组的问题,有时候欠薪也是因为演员自己“No zuo no die”。当年韩星张瑞希拍摄中国电视剧《庚子风云》时被欠20%片酬尾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该片投资方的宣传负责人孟先生表示,片酬未付的原因是张瑞希未经片方同意擅自离开剧组回韩,给投资方造成了近300万元的损失:“剧组1月底在横店开机,2月底张瑞希患了感冒,我们带她去浙江省人民医院治疗,但是她拒绝见医护人员,执意要回韩国看病。双方约定时间为一周,但25天后她才回到剧组。我们公司派人去韩国调查,发现她回韩国是参加经纪公司为她安排的演艺活动去了。4月底张瑞希又提出回韩国拍摄广告,公司给她准了4天假,但张瑞希要求一周时间,我们不同意,但她还是在韩国滞留一周后才回剧组。两次离组共计32天。” 孟先生称,事实上片方的损失远比她20%的片酬费用高得多。”

              人鱼小姐遭中方剧组投诉:太难搞了!


              9楼2014-07-10 09:42
              回复
                张黎宣传总监遭欠薪?公司:你没完成业绩
                去年,同样因为欠薪,北京凤潇公司的前宣传总监李晓庆将著名导演张黎创办的该公司告上了法庭。李晓庆对记者表示,2012年自己加入公司之初,张黎的合伙人、董事长马某允诺她每月15000元的薪水,但以公司周转不灵为由,希望她每月暂时先拿7000,剩下的等到2013年5月一并结清。但到了2013年3月,她突然被公司裁员,欠下的近10万薪水也打了水漂。“追问马某,马某说让我去告”,她觉得自己被设计了,只能提出劳动仲裁。
                而后,记者联系到了该公司董事长马某,他对腾讯娱乐记者表示,李晓庆说的每月15000元薪水,有一个前提就是她能做出不错的业绩。但是2012年底,公司希望李晓庆交一份工作报告时,她一直拖着不交。而且,李晓庆以维护媒体关系为由,吃饭送礼共花了公司五十多万,却没有什么业绩表现,最后公司只能把她裁员。听上去,双方各有各的理,虽然劳动仲裁结果为公司赔偿李晓庆8万元酬劳,但双方都不满意均提出上诉,目前这场关于工资的扯皮还在进行中。

                导演之外,张黎还是刘蓓的前夫、小宋佳的前男友。


                10楼2014-07-10 09:43
                回复
                  明星频频被坑为哪般?合同里的猫腻太多了
                  虽然投资方、制片方、剧组的欠薪“理由”千千万,但在许多恶意的欠薪事件中,猫腻和手段其实早已埋下了伏笔,等着你往里栽。歌手吉杰的经纪人梁熠对腾讯娱乐记者表示:“许多甲方一开始就不按常理出牌,比如不给订金或压根不签合同,遇到这样的甲方,就是悲剧的开始。”


                  12楼2014-07-10 09:44
                  回复
                    付钱给假钞,结尾款得带验钞机
                    相声演员高晓攀的经纪人筱雅告诉记者,在演出行业,艺人的出场费必须在演出当天结清,否则艺人有权罢演。演出商都会先将一半费用打到卡里,另一半费用则在演出当天给现金。这样的规矩看似“万无一失”,但个别主办方还会绞尽脑汁揩油、钻空子。在一次年底的演出中,筱雅竟然从主办方那里收到好几张假钞,这次“惨痛”的经历让她哭笑不得:“看来以后结尾款的时候得带上验钞机。”


                    13楼2014-07-10 09:44
                    回复
                      马伊琍被“大小合同”摆了一道
                      圈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娱乐圈发生欠薪,最常见的就是在合同上做文章,许多“深藏不露”的条款让不少老江湖都“着了道”。一些片方与演员谈妥合同细则后,会私自修改合同内容,然后催演员签约。由于之前已经谈好,演员往往没有细看就草草签约,等到片方要求履行合同时才发现与当初谈的不一样。“片方给我们看的合同是一份,签好拿回来的又是另外一份,里面工时数和酬劳什么的都不对了。”马伊琍经纪人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曝光过演艺合同中的猫腻。
                      经纪人青宁(化名)曾为公司里的男演员接过一部战争戏,“当初,我们和剧组达成一致,进组日期即为工作日,一共拍三个月。可没想到剧组进度太慢,三个月只拍了一半。”由于赶着进下一个剧组,青宁向剧组提出停演,并要求支付尾款。但当剧组把合同拿出来时,青宁傻了眼:“进组即为工作日已经被改成了开拍即为工作日”。这小小的改动,让演员吃了大亏,因为演员进组5、6天后,剧组才开始拍摄,这一星期算白费了!

                      签约容易收钱不易,且行且长心。


                      14楼2014-07-10 09:44
                      回复
                        面对霸王条款,只能闷声吃亏
                        不过有时候,即便你一字一句读清了合同,也免不了吃些闷亏。陶明(化名)就对腾讯娱乐记者说:“比如有的合同上写,付款的时间为该剧发行结束之后,但发行结束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时间点,这个剧可以发十年二十年,所以这个钱可能永远拿不到。”某些电视台还会“店大欺客”,用“你下部剧还想不想卖给我们了”做理由,来少结尾款。为了日后的生意,很多影视制作公司也只能吃闷亏。
                        而在编剧与片方签订的合同中,也有些霸王条款导致编剧可能永远拿不到稿费。“因为合同里有一句——改到满意为止,制片方总会押着尾款,要你无止境地修改。”编剧汪海林坦言,“这个条款很模糊,过于主观,没有具体标准,很容易成为片方刁难作者的理由。”

                        六六和宁财神曾曝光过编剧合同的霸王条款。


                        15楼2014-07-10 09:46
                        回复
                          精心设局让投资方变光杆司令
                          除了在合同上玩花样,还有些剧组根本就没打算拍好一部戏,从头到尾都在设局骗钱。圈内资深制作人老何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投资的电影被生生抢走的奇葩事。
                          科班出身的老何,曾策划了一个武汉方言喜剧电影,投入300万启动资金后,这部电影建组开拍了。可是,老何一到电影主景地武汉探班,“当地其他几个资方就各种款待,武汉、甚至湖北好玩的景点,都被他们带着转遍了。”事后老何才知道,这几个投资方这么热情的目的:“剧组的事我没空过问,等于就全部交给了他们。”此外,原本老何找来的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财务等剧组重要职务全部被换:“当时一方面还是信任他们,一方面自己也好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到最后我才意识到我成了光杆司令。”
                          终于明白过来的老何,在面对剧组方索要200多万的剩余资金时选择了拒绝,但没想到的是,还有另一个局在等着他:其余几位投资人以没有付清投资为由,用威胁手段把他彻底从这部戏里清理了出去。如今,在网上搜索已经拍完的这部电影,和老何完全没了关系。事后,老何只得将其他几个投资方告上了法庭,“我要要回属于我的那60%股权。”

                          歌手张咪曾被投资人以诈骗罪名举报。


                          16楼2014-07-10 09:47
                          回复
                            打官司?就算明星也折腾不起
                            打官司劳民伤财,娱乐圈中大多数新人都像程小猫一样根本负担不起。然而,就算有能力的大牌明星,也同样会被官司折磨得心力憔悴。著名演员马羚就为了讨片酬,打了近3年官司,她形容自己就是娱乐圈中的“秋菊”。
                            2010年,马羚受导演于敏之邀出演电视剧《空姐日记》,并在该剧开拍之前参与了剧本修改的工作。但直至2010年9月18日,该剧正式杀青,马羚只以打欠条的形式从剧组拿到了约10%左右的劳务,在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马羚不得不把出品方告上法庭。虽然,导演于敏解释是因为中途资金链断裂,自己还掏腰包维持剧组运转,但这并不能成为欠薪的合理理由。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后,马羚终于胜诉,其背后强大的经纪团队功不可没。

                            马羚讨薪3年,成了娱乐圈中的“秋菊”。


                            18楼2014-07-10 09:47
                            回复
                              引围观?也只有大腕才能成功
                              为了讨回工资,圈内人可谓绞尽脑汁。虽然他们没有像农民工朋友一样,拉横幅、扯着大喇叭喊,但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引起围观。当年,电影《狼图腾》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但原本早该结清的剧本费却一直拖欠。编剧芦苇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抱怨片方,许多媒体争相报道此事。在媒体的帮助下,去年年底,这笔稿费总算结清。在接受腾讯娱乐记者采访时,芦苇连声感谢道,如果不是公开这件事,他们(片方)恐怕没这么利索。
                              而此前,高群书发微博讨薪能成功,也因为自己是个大V,圈内人缘不错,才能引起舆论压力。但是很多小牌或者普通工作人员,发几个微博根本没什么用,形成不了围观,最后也只能认倒霉。

                              《狼图腾》终要上映,也终把稿费结给编剧。


                              19楼2014-07-10 0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