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封面】陶运成先生自制古琴
陶运成先生精于古琴的演奏和制作,这样一位骨灰级文青怎么会不喜欢书法?
其实他是书法一瞬斋最早的订阅者之一。昨天,我们介绍了他的新书《古琴制作法》,今天,我们约他来聊聊古琴以及书法。
Q:书法一瞬斋 A:陶运成
陶运成
Q:大部分人觉得古琴有点神秘,对此您如何看?
神秘是因为不了解。其实古琴也是在近十年以来,才得以迅速发展的,这在接触少的朋友眼里,也就显得比较遥远而神秘。很多人甚至还无法分清楚琴和筝,一些影视剧里,古琴的摆放方式也都有问题,甚至于配乐,都不是古琴,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相信大家今后多了解了,这份神秘会转化成为学习它的一个动力。
Q:我听说古琴跟书法一样,讲究“清、和、淡、雅”,您说说这肿麽回事儿?
陶运成自制古琴
书法我还是个初学者,不敢过多的评论(哈哈)。不过我想在审美哲学里,它们是同体合一的。古琴来说,是从演奏到超出演奏,我们讲的“弦外之音”,而书法,是基于实用而超出实用,展示精神状态的。你所提到的清、河、淡、雅,其实就是我理解的传统艺术中经常所提到的“格调”;或者说我们追求的含蓄、内敛,以及中庸的美,直指心灵的那种。
Q:据我所知,在魏晋的时候,古琴也跟书法一样,有着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和学说,您能从古琴的视角和我分享一下您心中的“魏晋风度”吗?
哈,最出名的嵇康、王羲之都是魏晋人。我总感觉,书法的高峰是在魏晋,而且不是练习的问题,是当时人的精神状态所决定的,古琴也是这样。而且我发现,在一个有很牛的哲学熏陶的时代里,不同形式的艺术,都能达到后世难以匹及的高峰,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有思想力在推动的灿烂光景。
《古琴制作法》内文
不过,相较于书法,我觉得古琴要显得“不幸”一些,因为技术水平有限,我们现在听古琴只能听到100年左右的录音,但书法可以刻到石头上保存下来,古琴是无法达到的。不过借助学书法,我总认为魏晋时的古琴表现的应该是更纯粹,更超越古琴是一种乐器的概念,魏晋人就是注重自我精神的修炼,也就是向内心找东西,我认为这正是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