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现在南岛晚报《乐周刊》第7期中的城市英雄谢在骅,在报道刊登后,他和他的环太团队一夜之间引起不小的轰动(详见本报5月25日第16、17版)“现在每天都接到好多市民的电话,他们表示要捐旧衣服。”谢在骅告诉南岛晚报记者,还有很多商家找上门,希望达成合作。其实,更让谢在骅开心的是,海口市龙华区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环太·城市英雄,并表示将以合作的方式支持旧衣回收的环保行动。
7月19日,谢在骅将带着他的同伴,在海口京华城开展全民旧衣回收环保大行动。届时,市民可将旧衣交给环太·城市英雄做专业处理,捐赠旧衣的市民还将获得环太?绿色联盟ID卡,凭ID在“绿色商户”消费可享受环保优惠。
如果您当天来不及将旧衣带至现场捐赠,可剪下本报此版右下角的“换取票”,活动当天凭本报“换取票”现场也可获得环太·绿色联盟ID卡,在“绿色商户”消费同样可享环保优惠。
读者问:环太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环太是否是非盈利的?
“城市英雄”:环太不是非盈利企业,我们通过将旧衣分拣后运输至各再生工厂循环利用获得利润,利润将用于维持该长效旧衣回收机制以及回馈社会福利机构。
读者问:环太是否会将衣服捐赠?
“城市英雄”:我们通过分拣会保留下符合捐赠要求的衣物,作为储备,对有需要的群体免费提供。捐赠渠道由海口市福利院、龙华区团委以及海南大学爱心协会提供。
读者问:捐赠旧衣有时也会好心办坏事吗?
“城市英雄”:许多人认为解决旧衣囤积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捐赠给贫困山区,这种爱心可能过于主观,可能会变成好心办坏事。
曾有报道,某校孩子条件艰苦,急需御寒衣物过冬。这个信息点通过各种渠道被无限放大,该校的办公室、教室、操场都堆满了旧衣服。其实他们只有几十个学生,需要上百件衣服足矣,但结果是收到上万件衣服,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收到爱心人士的包裹。
这个事件中,第一受益人是捐赠者,他们收获了爱心;第二受益人是学生,他们收获了温暖;第三受益人是物流,他们增加了业务量;受害者是当地人民,因如何处理剩下衣服而烦恼,因衣服的发霉和燃烧后的环保污染影响生活质量。
环太希望通过分类环保处理的方式使旧衣再次产生价值,符合捐赠标准的衣物遵循就近捐赠、同城互助的原则,如此可以节省运费,并且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