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辽宁丹东船舶重工基地造船船台上骄阳似火,由丹东港集团投资建造的“致远”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在这里举行。在共同见证“致远”纪念舰首次分段合龙全过程后,莅临现场的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受访时说:“这条船不是复制,它可以说就是致远舰的再生。”
为纪念甲午海战120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艘致远纪念舰在2013年立项,今年初丹东港投入3700万元开始建造,预计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建造完成后,这艘船的吃水深度为4.57米,将停泊在丹东港西南航道出海口处,距离码头约30米,参观者可以很方便在码头拍摄纪念舰全景。

图为致远纪念舰船体分段,只是外形模仿,舰体结构完全不同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上午10时许,丹东港造船平台基地内,长81.38米、宽11.58米的致远舰复制船体甲板已基本完工,旁边摆放着船的龙骨。“龙骨就是主承力梁,撑起船体结构,是致远舰最核心的部件,只有龙骨就位后,才能安装各种部件。”工作人员说,下胎合龙后,就意味着造船进入实质性阶段。
随着指挥人员一声号令,造船设备开始缓缓吊起龙骨,“致远舰”完成首次分段合龙。
在致远舰附近,还摆放着不少船轴、船梁的残骸。陈悦介绍,这是今年初,在甲午战争海战交战地域,航道清淤过程中打捞上来的,经考证属于当年的超勇舰,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据介绍,致远纪念舰下水后,附近还将规划建设甲午海战纪念馆,目前正在处于论证阶段。届时,此处将成为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悦表示,尽管甲午海战已过去120年了,但关于那场英勇悲壮战争的反思仍没有停歇,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耻辱的,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当年英勇奋战的“致远舰”被完整复制出海,填补了一段历史回忆,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震撼,还将激励起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在海军走向远洋的今天,应不忘历史警钟长鸣,铸起富国强军的钢铁长城。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陈悦说,立项之初,专家们依据史料进行了反复论证,甚至到致远舰的制造商——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查找资料,最终确定了该船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以及具体施工执行步骤关键节点。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组人员依据可考证的图纸、史料、照片等素材对复制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力求舰船各主要结构的尺寸、规格均与1894年北洋水师使用的致远舰相同。
在“致远舰”复原后,这艘战舰上会出现舰长套间、军官生活区、军医院、锚链舱、士兵生活区、鱼雷发射室等各类房间布局,内部装修将修旧如旧,甚至根据老照片所示,士兵使用过的物品也将出现在房间中。

资料图: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

资料图: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模型
北洋水师“致远”舰1887年建成,造价845000两。由洋行洋款及部拨各省捐款及江海、浙海、闽海三关药税厘款项支付。由于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所以也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1888年6月25日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卑南清军大营。8月28日丁汝昌率“致远”、“靖远”抵达卑南,9月21日协助清军攻破吕家望。
致远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航试时测得功率为6892马力,采用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7500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2英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英寸,火炮炮盾厚2英寸,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与其爱舰同沉。全舰仅7人获救。
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为纪念甲午海战120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艘致远纪念舰在2013年立项,今年初丹东港投入3700万元开始建造,预计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建造完成后,这艘船的吃水深度为4.57米,将停泊在丹东港西南航道出海口处,距离码头约30米,参观者可以很方便在码头拍摄纪念舰全景。

图为致远纪念舰船体分段,只是外形模仿,舰体结构完全不同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致远纪念舰开工仪式现场
上午10时许,丹东港造船平台基地内,长81.38米、宽11.58米的致远舰复制船体甲板已基本完工,旁边摆放着船的龙骨。“龙骨就是主承力梁,撑起船体结构,是致远舰最核心的部件,只有龙骨就位后,才能安装各种部件。”工作人员说,下胎合龙后,就意味着造船进入实质性阶段。
随着指挥人员一声号令,造船设备开始缓缓吊起龙骨,“致远舰”完成首次分段合龙。
在致远舰附近,还摆放着不少船轴、船梁的残骸。陈悦介绍,这是今年初,在甲午战争海战交战地域,航道清淤过程中打捞上来的,经考证属于当年的超勇舰,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据介绍,致远纪念舰下水后,附近还将规划建设甲午海战纪念馆,目前正在处于论证阶段。届时,此处将成为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悦表示,尽管甲午海战已过去120年了,但关于那场英勇悲壮战争的反思仍没有停歇,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耻辱的,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当年英勇奋战的“致远舰”被完整复制出海,填补了一段历史回忆,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震撼,还将激励起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在海军走向远洋的今天,应不忘历史警钟长鸣,铸起富国强军的钢铁长城。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展示的致远舰残骸
陈悦说,立项之初,专家们依据史料进行了反复论证,甚至到致远舰的制造商——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查找资料,最终确定了该船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以及具体施工执行步骤关键节点。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组人员依据可考证的图纸、史料、照片等素材对复制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力求舰船各主要结构的尺寸、规格均与1894年北洋水师使用的致远舰相同。
在“致远舰”复原后,这艘战舰上会出现舰长套间、军官生活区、军医院、锚链舱、士兵生活区、鱼雷发射室等各类房间布局,内部装修将修旧如旧,甚至根据老照片所示,士兵使用过的物品也将出现在房间中。

资料图: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

资料图: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模型
北洋水师“致远”舰1887年建成,造价845000两。由洋行洋款及部拨各省捐款及江海、浙海、闽海三关药税厘款项支付。由于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所以也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1888年6月25日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卑南清军大营。8月28日丁汝昌率“致远”、“靖远”抵达卑南,9月21日协助清军攻破吕家望。
致远舰为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航试时测得功率为6892马力,采用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7500马力,航速18.5节,正常载煤200吨,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2英寸(平坦处),司令塔装甲厚3英寸,火炮炮盾厚2英寸,全舰编制204-260人,管带为副将衔。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与其爱舰同沉。全舰仅7人获救。
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