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吧 关注:632贴子:9,114

《子非鱼》里,庄子与惠子,谁赢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7 00:50回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30 23:53
    回复
      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你这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个逻辑完整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30 23:59
      回复
        说到这里,好像惠子很有道理,逻辑严密。且来看看庄子的回答。请循其本。请寻找它的根源。什么是根源?在这里可以具体为鱼的本质,鱼的根本,是不是真的快乐的呢?庄子《大宗师》说到,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愿意在干枯的陆地上受苦吗?显然是不愿意的,万物皆有哀乐,鱼自然是不开心的。只有回到江湖中去,才能悠然自得,才有庄子开始时说的“鱼出游从容”,这难道不是鱼的快乐吗?庄子从一开始就说了原因,惠子却领悟不到。庄子则认为他领悟了,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时,既然知道我知道了,还故意来问我。我还能说什么?我只能说我是在濠上知道的,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31 00:19
        收起回复
          我跟你游泰山,说,泰山雄伟壮观啊。你说,你不是泰山,怎么知道泰山雄伟壮观?我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泰山雄伟壮观?你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你也不是泰山,你就不知道了啊。这个逻辑完整了。我说,请循其本。请寻找事物的根源。泰山是不是雄伟壮观,由它的本质决定。不是非要我也是泰山才能得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31 00:28
          收起回复
            循者,寻找也。庄子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大宗师》多次提到鱼,从中我认为他是能知道的。故,庄子也不需要非要是鱼才能知道。我说你成绩很差啊。你非要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成绩很差我也没办法。但我有兴致,跟你耍两下,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你成绩很差?最后你“得出结论”: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这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成绩很差。然后我无语了,叫你不要迷信逻辑,清醒下,看看事实啊!你问我怎么知道时就知道我知道了还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无不无聊啊,我是从你班主任那里知道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7-31 00:39
            回复
              然后你就不说话了。旁人见了,说,大哥你诡辩,你捣浆糊!!!
              我想说,事实胜于雄辩。这就是真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31 00:42
              回复
                一切的关键全在于“请循其本”四个字,那不是什么从头开始说的意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7-31 00:43
                收起回复
                  这个命题需要定义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知。
                  如果定义快乐需要高级智慧,鱼就没有快乐。
                  如果定义快乐是神经系统不紧张,内分泌和谐等等,鱼就有快乐。
                  知:如果定义为知道。人能知表情,如果快乐能映射到表情和动作,如果鱼不会做假表情假动作,人当然能知鱼乐。
                  知,如果定义为理解、感同身受。人和鱼不同物种不能感同身受。人有高级智慧,人与人之间有时都不能感同身受。所以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两个人都是对的,但说的不是同一问题,他们各说各的。
                  爱好不同不能绝对感同身受地理解,但是可以类比理解、近似理解。
                  庄子对鱼就是 从鱼的表情和动作知道鱼神经不紧张,然后类比理解、近似理解鱼是快乐的。
                  惠子非要较真人怎么能理解鱼呢?
                  我猜
                  庄子是高智商高情商
                  惠子是高智商低情商


                  13楼2014-08-02 14:45
                  收起回复
                    有个书生自诩学富五车,傲世而居。闻说山中隐士,循而问道?隐士道:“你可听说过,须弥藏介子,介子纳须弥?”书生道:“不就是须弥山藏了一个人吗?可是后半句有问题了,一个人怎么可以纳得下须弥山?你蒙我是吧。”隐士闻言,笑道,你不是说说你学富五车吗?说到此事书生高傲的扬起了头,那是!隐士笑问:那么请问你的那五车书都在何处?书生闻言,恍然大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02 16:08
                    收起回复
                      发觉这是我很久以前的贴子啊,代表了我以前的观点。现在慢慢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事,这根本不是什么辩论,没有谁输谁赢。一开始,庄子说,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其实他的意思是说他自己,如果我也可以像鱼儿这样出游从容,无拘无束,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一定会很开心。庄子当然是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这只是他的向往。庄子虽然写下逍遥游,但是他其实一直为生不逢时而郁闷,其实他很希望做一番事业出来的,但是他拒绝了所有的做官邀请,因为他知道即使做官也改变不了什么,最多就是多了一个能干的宰相什么的。他无奈之下只好“退隐”,但是又没有经历来源,很多时候都是好朋友惠子资助他的,可见即使逍遥也不逍遥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07 00:17
                      收起回复
                        庄子并不逍遥,逍遥是他的梦想。虽然如此,但是庄子还是做到了思想的逍遥,精神的逍遥。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虽然思想不同,但是好朋友还是好朋友,两个人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聊聊天,是多么开心的事!朋友之间拌拌嘴其实很正常,没有什么意思的。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呢?相信很多人都过有这种经历,跟好朋友拌嘴是很好玩的,惠子就是故意这样跟庄子执字眼的,其实他也明白庄子的真正意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07 00:24
                        回复
                          庄子一开始就是感慨一下而已,没想到被惠子抓到了“把柄”,当然不可以认输啊,估计他都没多想,就脱口而出了,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不快乐啊?最后惠子总结一番,指出庄子其实是不知道的。是很好玩的朋友之间的玩笑,就是这样。但是庄子死活不认输,耍赖道,我们从头开始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这说明你清楚我知道鱼的快乐啊,所以你才来问我我是怎么知道的,是吧?(可以想象庄子那时候的笑容,开心,带着一点点恶作剧)好吧,我就告诉你吧,我是在这条河边上知道的!哈哈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5-07 0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