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武学末世吧 关注:2,151贴子:65,998
  • 11回复贴,共1

话说大家对莫须有怎么理解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 不需要有。B 可能有。C 难道没有吗?我以前一直以为是B的。
     ——————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7 22:59回复
    说到莫须有想到岳飞,想到岳飞想到武林天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7-28 06:54
    回复
      我的看法是……“我认为有”,“难道没有吗”也说不大通,岳飞虽有些许越权行为,总体并未有大最,杀身之祸不过是迎二帝和厌战情绪高涨,而恰恰这两个原因又不能明着讲出来作为理由看岳飞脑袋。秦桧所表达意思应该是岳飞必须死,罪名是其次。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7-28 22:48
      回复
        无须有


        5楼2014-07-29 08:26
        回复
          a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6楼2014-07-29 22:17
          收起回复
            难倒不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31 12:28
            回复
              明显是c,诸多学者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要看评书和演绎,那都是塑造形象用的。那时秦桧的地位会怕韩?秦桧的语气也是很强硬的说,难道没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03 12:19
              回复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
                中国知识人读古书,摇头晃脑,做博学状,其实古书读得实在不行,因为他们读书不化,乱读一气。以“莫须有”三字为例,大家都解释做“没有”的意思,这是根本说不通的。秦桧若悍然说“莫须有”是“没有”,等于没有证据就整岳飞、等于公然承认自己胡来,天下哪有这种事?中国知识人人人读“宋史”岳飞传,可是人人都不深究这样解释如何说不通,真混球。
                总算有一二敢提疑问的人出来了。徐乾学在《资治通鉴后编》一里,表示“莫须有”三字是弄错了,该是“必须有”;毕沅在《资治通鉴考异》里,用《中兴记事本末》的旁证,认为也该是“必须有”;朱彝尊说过这样才对。但是“莫”字改成“必”字,又根据什么呢?“莫”字和“必”字,明明是不同的两个字啊!俞正燮有鉴于此,他在《癸巳存稿》里,认为“莫须有”三字还是该从字面解释,认为该标点做“莫,须有”。“莫”表示秦桧的迟疑,“须有”表示必须有。“世忠截其语而合之,以诋桧之妄。”俞正燮这种解释,虽然不犯私改古书的毛病了,但犯了乱点古书的毛病,还是不通。
                其实,“莫须有”三个字,是宋朝人的用法,应该从宋朝人的书里,去找旁证,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宗。在宋朝人的书里,我发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莫须召二三大将来”的话;《曲淆旧闻》里有“莫须待介甫参告否”的话;《铁围山丛谈》里有“莫须问他否”的话;《宝真斋法书赞》里有“莫须与他明辩”的话;《分类夷坚志》里有“莫须谢尚书否”的话;《思陵录》里有“莫须批出”的话;《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须有人”的话。……从这些宋朝口语中,我们归纳出来“莫须”的语义,原来是“难道不”或“难道没”的意思。“莫须有”三个字,原来是“难道没有吗?”的意思。印证“宋史”原文:“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翻成现代话,明明是“岳飞的罪名,难道没有吗?”的傲慢语气。这种语气,才正是当时针锋相对的对话,“莫须有”三个字这样解释,才说得通


                IP属地:山东9楼2014-08-04 15:07
                回复
                  难道没有么
                  一一一流星的光芒虽然短暂


                  IP属地:浙江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0楼2014-08-18 2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