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韵吧 关注:430贴子:39,500

【原创求证】京陵城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吧友,有熟悉京陵城村的人吗?有京陵城村的吧友吗?本人整理了一点儿有关京陵城村的资料,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1楼2014-07-28 18:36回复
    京陵城是一个平原小村。位于南同蒲铁路以南,尹村以北,原来属于沿村堡乡,现属于洪善镇,人口约1200左右。


    2楼2014-07-28 18:36
    回复
      京陵城村属于婴涧河流域,历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淹没。近代有记载的遭遇大洪水的记录有三次,光绪年间、抗日战争期间和1977年。每次洪水,都让村里人流离失所、损失惨重。因为地势低洼,水位浅,所以土地盐碱化严重。村里土地面积虽然多,但广种薄收,所以,人口一直稀少:解放初有500人左右;人民公社以后,发展到900多人;改革开放的今天,也仅仅1200人上下。


      3楼2014-07-28 18:37
      回复
        在平遥县,冠以“城”的村子有十来个,如“小城”、“永城”、“石城”、“偏城”等。史书记载,汉代之前,平遥境内有两座城,一座是京陵,一座是中都。后来,它们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个京陵城村,与历史上消失的“京陵城”是什么关系呢?据当地人讲,肯定是有关系的。他们说,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城市,周宣王曾经来过这里,取名京陵城。周宣王游猎巡视过的地方,就有了“东游驾”村、“西游驾”村;周宣王饮马的地方,就有了“饮马村”(属于阎良庄村的自然村)。西周大将尹吉甫在此屯兵,以防止外族入侵,于是南面就有村子叫“尹村”;尹吉甫死后,葬于现平遥城东面,现在还有“尹吉甫墓”留存。所以,当地有“先有京陵城,后有平遥城”的说法。但是,在京陵城村这样地势低洼的盐碱地上修筑城池,历史上有无可能,值得商榷。在距京陵城村南面大约5公里的阎良庄村,就大量出土了秦砖汉瓦、陶器古币等,那里的耕地的地名分别叫做“城合里”、“东城”、“官厅”等,似乎证明那里也是古城,而且平遥县政府已经在那里立碑,确认为“京陵城遗址”。所以,京陵古城究竟在哪里,还值得进一步考古研究。


        4楼2014-07-28 18:37
        回复
          直到解放前,京陵城还是由7个古堡构成的,它们分别是照壁堡、南堡、杀坊堡、大西堡、小西堡、东新堡、南京陵堡。照壁堡现在还在,古时候这个堡修建的最好,堡墙高大,堡门上面有门楼,晚上里面的人们还要关上堡门,把顶门杆顶上,锁上葫芦锁,防止强盗入侵。堡里面人们较富裕,住宅以窑洞居多。北面挨着的是南堡,因为南堡里清朝出过一名举人,就称为“举人堡”。杀坊堡,是因为里面屠户多,故得名。大西堡和小西堡在村子北面,距离铁路不远。大西堡在西面,小西堡在东面。小西堡跟前有个小庙,供奉着“五道爷”,所以叫“五道爷庙”。村东面是东新堡,有南北两个堡门,南门外有个较大的庙,叫“娘娘庙”。北门外有三个大院,叫“张门前”,是大户人家张家的。记得张家有个人叫“起腕子”,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住一个大院,三子住另一院子。最东面也是张家后人,住着张法锁兄弟六个,张法锁是老六。南京陵堡的堡墙坍塌的早,有姓李的一家在里面住着,共兄弟四个,老大叫李绍康,小名半日;老二早早夭亡;老三李绍柱,老四李绍富。


          5楼2014-07-28 18:38
          回复
            现在,京陵城的古堡几乎消失殆尽,就是因为洪水一次次的淹没村庄,堡门外的淤泥层层累积起来,地形比堡里面逐渐高出许多,一下雨,雨水就往堡里面灌,甚至进入百姓的院子;而古堡围墙经过多年的盐碱腐蚀,雨水冲刷,也就逐渐垮塌了,人们就把古堡废弃了。


            6楼2014-07-28 18:38
            回复
              京陵城村有一个较大的道观,也就是全县闻名的琉璃庙。琉璃庙在村东,远离村庄。琉璃庙有三所大院,分别属于三个村庄:西面的大院属于五里庄村,住持道人叫雷承义,他在五里庄村有个徒弟,小名叫卯生则;有个徒孙,小名猪日。中间大院属于京陵城村的,住持道人叫高承仓。东面大院属于沿村堡村的,住持道人两个,叫师鼎楼,张鼎贵,他们死了后就埋在京陵城村的白楼跟前。记得解放前,有一次村长组织“大献土”,就是供奉土地爷的大型活动。琉璃庙的道人被请来了,他们披花衣,坐福台,念经祈福,热闹非凡。法事结束后,他们用白石灰和麦麸在地上画八卦图、二十八宿图。琉璃庙的道人们有面积很大的土地,他们也是靠种地来生活的。道观里面养着几百只鸽子,鸽子飞起来,遮天蔽日的,就连一座大神像的耳朵里面还住着鸽子。鸽子除了由道人饲养之外,还飞出去糟害老百姓的粮食、庄稼。人们种下的豆子,刚出土的时候,那两片子叶,就被鸽子们吃了,因此豆苗总长不好。鸽子糟害的范围很广,远到王家庄一带百姓都深受其害。人们不敢惹道人,也许怕他们“作法害人”。当然也有厉害些的、胆大的百姓上门向道人讨说法,道人就给几个钱打发走了事。不敢上门的百姓,就想办法用土枪打鸽子。道人养鸽子,是为了卖鸽子粪。鸽子粪是旧社会最值钱的肥料,是道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解放后,政府取消反动会道门,琉璃庙的道人就不见了,道观也给拆毁了。现在人民所说的琉璃庙,是把道观拆毁以后,修成的一排排窑洞大院,是食品公司的盐库。当时“备战备荒”的时候,部队用汽车把盐块一车车的运来,把窑洞装满后,再用砖封起来,每天由村里的民兵、或保卫守着。现在也废弃了。


              8楼2014-07-28 18:39
              回复
                京陵城村子里有一座老爷庙,供奉着关老爷。戏台就是给关老爷看戏的。关帝庙后面的院子,正殿是十八罗汉殿,西面是阎罗殿,东面是娘娘殿。东院也是庙院,供奉着麓台爷。麓台爷大概是善良的神吧,旧社会村里就把那里当了村公所用来办公。解放后的农业社时代,庙都拆掉了,庙前改为磨坊,庙后改为饲养场。


                9楼2014-07-28 18:39
                回复
                  京陵城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什么著名人物。现在,京陵城村能让人有所印象的是,一个是郝金元的京陵木器厂,一个是京陵蜂窝煤。现在看京陵城村,几乎翻修一新了,快要看不出旧社会的痕迹了。社会发展这么快,有关京陵城的记忆也就越来越淡漠了。我今天整理下这点东西,是想把昨天的记忆,留给明天的人吧!


                  10楼2014-07-28 18:39
                  回复
                    本来,是想写一篇有关京陵城村的散文的。昨天才见了一位85岁的老人,记录下这么一点东西。我觉得刊登出来,也许人家看不上。放弃了,却丢掉了一段宝贵的记忆。所以,写在这里,想让大家看看,提出一些整改意见。名字、地名肯定有出入,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11楼2014-07-28 18:39
                    回复
                      平遥城文治不行啊,几百年一个进士都没出过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7-28 20:36
                      收起回复
                        话说我都不知道京陵在哪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有个交警中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28 21:02
                        收起回复
                          涨姿势了
                                  ╭══╮ ┌══════┐
                          ╭╯让路║═║水军专用车║
                          ╰⊙═⊙╯ └══⊙═⊙═~
                          --冀某某专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28 23:24
                          收起回复
                            京陵村没听说过,京陵木器厂有耳闻。又长了些知识,啥时写写我们那儿?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7-29 02:31
                            收起回复
                              原来有很多故事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07-29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