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的冬天似乎显得特别漫长。他心事重重的凝望着对面的寒塘,暗暗期盼着,能有一夜春风将眼前这冷月霜波晕染成千里氤氲的模样。现在的时辰,不知行船至何处了?在这深宫之中,北风仍如此凛冽,那一览无余的江面上情形可想而知,那个人,他的身体……
背后小厮急急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来人喘息甫定,便恭敬揖礼,开口道:
“禀主公,周都督遣人回报,行船将于明日一早到达渡口,周都督将略作休整,即刻求请觐见主公。”
“恩,知道了。你下去安排一下,备好马车,孤要去渡口亲迎。”
“诺。”
“等等!……算了,不必安排了,着人去渡口接迎周都督,就说是孤的意思,让他且在柴桑府邸中好好将息几日,觐见之事,不急。”
“……诺。”
孙权觉得自己有些可笑,那件事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他还是暗暗别扭着,心里隐隐较劲。他当然知道,一旦自己做出决定,那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反驳的,可沉默并不代表臣服。最让他感到不快的是,事情似乎也在朝着对方忧心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在那件事上,自己又是错的。孙权明白,他并不像平日里在众多臣属面前表现的那样雅量大度,现在越来越多无端的烦恼,都积聚在心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多少年了,他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似乎都是别人的影子,那影子曾如夏日里清凉静谧的夜空一样,轻缓的环绕着他,让他觉得舒心,安定,可现在他却急切的想要打破这种梦境,找回自己的样子。他叹了口气,是谁改变了?是那个人,还是自己?孙权觉得自己的耳旁有什么东西在嘤嘤作响,这种冷峭的季节,是不可能有蝉鸣的,可现在他分外怀念那样的日子,那些如烟波一般悠然宁静的岁月,时不时的跳进他的眼中,点点滋润了干涸的记忆。
“哭什么!就知道哭!孙家怎会生出你这等软骨竖子!死敌近在咫尺,父仇不共戴天,你不思立志雪耻,只知在此伏地痛泣,与那猫狗有何区别!好,我今天索性打死你,也免得日后招人耻笑!”
孙权猝不及防的止住哭声,只留了丝丝坠泣,唯唯诺诺的随着他的小身体上下起伏着。从小就听惯了兄长的怒喝声,而真正能让他恐惧的是对方眼中无言的恨意,似乎还带着血迹,一下子钳住他的心。
“兄长住手!这是做什么,权弟,还是个孩子!”
孙权战战兢兢的躲在那个挡在身前的背影后面,双手下意识的抓紧对方的后襟,缩着头不敢乱动,也不敢偷眼去看,只感觉到沉默,像一条逐渐绷紧的绸带,蜿蜒的捆住他们三个人,捆得他不能呼吸。不多久,他听见竹棍狠狠摔在地上的声音,和兄长气冲冲的渐行渐远的脚步。
背影转过身蹲在他面前,一双温暖的大手搭在他的肩上,对面的人轻轻笑着,戏谑的刮了一下他的鼻子:
“多大的人了,竟然哭了一整晚上,怨不得你哥哥气恼。”
他瘪了瘪嘴唇,有些委屈的止住泪水,不过这更多的是源自眼前的笑容,那仿佛是从高山之巅融入大海的清泉,让他觉得明媚舒展。他一直都知道,这个哥哥与兄长是不同的。在舒城第一次相见时,他脱口而出的那声“仲兄”,恰恰流露了心底深处那份天然的依赖感。其实,他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微微的笑,他不急不躁的声音,他把自己抱上马背的臂弯,还有他爱不释手的琴弦。总之,在这个人身旁,他不必掩饰任何东西,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惩罚,只管放开了做回他自己。所以,当他被小心翼翼的拉着,坐到屋顶上,仰头看着晴朗的夜空时,终于开口说出了这些日子来盘旋在心头的那句话语:
“仲兄……我想我爹了。”
今年的冬天似乎显得特别漫长。他心事重重的凝望着对面的寒塘,暗暗期盼着,能有一夜春风将眼前这冷月霜波晕染成千里氤氲的模样。现在的时辰,不知行船至何处了?在这深宫之中,北风仍如此凛冽,那一览无余的江面上情形可想而知,那个人,他的身体……
背后小厮急急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来人喘息甫定,便恭敬揖礼,开口道:
“禀主公,周都督遣人回报,行船将于明日一早到达渡口,周都督将略作休整,即刻求请觐见主公。”
“恩,知道了。你下去安排一下,备好马车,孤要去渡口亲迎。”
“诺。”
“等等!……算了,不必安排了,着人去渡口接迎周都督,就说是孤的意思,让他且在柴桑府邸中好好将息几日,觐见之事,不急。”
“……诺。”
孙权觉得自己有些可笑,那件事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他还是暗暗别扭着,心里隐隐较劲。他当然知道,一旦自己做出决定,那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反驳的,可沉默并不代表臣服。最让他感到不快的是,事情似乎也在朝着对方忧心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在那件事上,自己又是错的。孙权明白,他并不像平日里在众多臣属面前表现的那样雅量大度,现在越来越多无端的烦恼,都积聚在心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多少年了,他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似乎都是别人的影子,那影子曾如夏日里清凉静谧的夜空一样,轻缓的环绕着他,让他觉得舒心,安定,可现在他却急切的想要打破这种梦境,找回自己的样子。他叹了口气,是谁改变了?是那个人,还是自己?孙权觉得自己的耳旁有什么东西在嘤嘤作响,这种冷峭的季节,是不可能有蝉鸣的,可现在他分外怀念那样的日子,那些如烟波一般悠然宁静的岁月,时不时的跳进他的眼中,点点滋润了干涸的记忆。
“哭什么!就知道哭!孙家怎会生出你这等软骨竖子!死敌近在咫尺,父仇不共戴天,你不思立志雪耻,只知在此伏地痛泣,与那猫狗有何区别!好,我今天索性打死你,也免得日后招人耻笑!”
孙权猝不及防的止住哭声,只留了丝丝坠泣,唯唯诺诺的随着他的小身体上下起伏着。从小就听惯了兄长的怒喝声,而真正能让他恐惧的是对方眼中无言的恨意,似乎还带着血迹,一下子钳住他的心。
“兄长住手!这是做什么,权弟,还是个孩子!”
孙权战战兢兢的躲在那个挡在身前的背影后面,双手下意识的抓紧对方的后襟,缩着头不敢乱动,也不敢偷眼去看,只感觉到沉默,像一条逐渐绷紧的绸带,蜿蜒的捆住他们三个人,捆得他不能呼吸。不多久,他听见竹棍狠狠摔在地上的声音,和兄长气冲冲的渐行渐远的脚步。
背影转过身蹲在他面前,一双温暖的大手搭在他的肩上,对面的人轻轻笑着,戏谑的刮了一下他的鼻子:
“多大的人了,竟然哭了一整晚上,怨不得你哥哥气恼。”
他瘪了瘪嘴唇,有些委屈的止住泪水,不过这更多的是源自眼前的笑容,那仿佛是从高山之巅融入大海的清泉,让他觉得明媚舒展。他一直都知道,这个哥哥与兄长是不同的。在舒城第一次相见时,他脱口而出的那声“仲兄”,恰恰流露了心底深处那份天然的依赖感。其实,他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微微的笑,他不急不躁的声音,他把自己抱上马背的臂弯,还有他爱不释手的琴弦。总之,在这个人身旁,他不必掩饰任何东西,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惩罚,只管放开了做回他自己。所以,当他被小心翼翼的拉着,坐到屋顶上,仰头看着晴朗的夜空时,终于开口说出了这些日子来盘旋在心头的那句话语:
“仲兄……我想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