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7,001贴子:993,658,090

韩国崛起的血泪绝对超乎你的想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一个国家,其元首解散国会,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禁止公民出国旅游,禁止公民享用外国香烟和外国饼干。违反外汇管制规定的人可以被判死刑。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其工厂工作环境极端恶劣,工人们在里面牛马般非人劳动。每天工作9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就为了一点点仅够糊口的工资。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城市边上遍布贫民窟。在城市的扩张中,警察暴力拆除贫民窟,为建造新的城市商品房腾出空间。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是世界上的“盗版胜地”。盗版影碟和盗版书籍充斥着该国市场,冒用美国品牌的商品肆意流通。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乃至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时期的韩国。
上面这些是韩国经济起飞时期的经历,它们与今天的韩国印象出入大得令人难以置信。别说我们,就连当代的一些韩国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经历过那种岁月。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韩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今天提到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三星电子,发达的整容术,琼瑶式的肥皂剧等滚滚韩流。当然,还可能会想到最近这个国家膨胀得有些不正常的民族自尊心。总体来说,今天的韩国,光鲜亮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奇迹耀眼夺目。朝鲜和韩国大相径庭的现状更是热议的话题。一个穷,并且看起来很没希望;一个富,并且看起来咄咄逼人。他们几乎同时建国,而且建国的时候,朝鲜的经济状况要比韩国好很多。所以人们思考最多的就是:他们为什么不一样?
经济起飞的缔造者朴正熙和江南区镇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03 15:24回复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民主,朝鲜独裁。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开放,朝鲜封闭。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跟美国走,朝鲜跟苏联走。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朝鲜走社会主义道路。
    有人说,是因为韩国实施私有制经济,朝鲜实施公有制经济。
    结论很多。姑且不论正确与否,但很遗憾我们看到的也就仅仅是结论而已。至于这些结论是如何分析得出的呢?很少有人去做解释。很多时候有些现象只是因为并存(甚至更糟,连现象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就被理解为了因果关系。
    如果要得出结论,必须先静下心来谈一谈:韩国在建国后的这五十多年里都遭遇了什么,以及他们做了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去想,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8-03 15:25
    收起回复
      1.1积蓄势能时期(50年代)
      韩国的经济基础很薄弱。在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年代,日本按照南农北工的计划开发朝鲜半岛。因此造成了朝鲜脱离日本独立时大部分重工业即战略工业在北方的局面。金属工业的90.1%、煤矿和铁矿的100%、化学工业的81.8%、电器机器工业85%、发电量92%在北半岛。纺织工业84.9%、印刷业89%、食品工业65.1%和农林水产业82.6%在南半岛。[①]
      建国时的韩国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其经济基础还是农业以及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少量轻工业。(所以顺便感叹一下,就这点本钱还总是叫嚷着要武力统一北方的李承晚真是勇得可以。)在这种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可循。第一是近代日本模式,第二是苏联模式。但是无论日本模式和苏联模式,都首先需要国家有最起码的基础设施:国家要有公路和铁路,有海运航线,有电线和全面的邮政,最重要的是——得有较高比例的对工业化有所了解的高素质公民。
      这一切,韩国都很缺乏。所以就必须先补这一课。50年代的韩国做的主要就是这些事情。修公路,修电线杆,建设发电厂等最基础的基础设施,还有公民的扫盲。这点的工作成效显著:1945年,韩国人的识字率是22%,1961年上升到71%。[②]此外,纺织、制糖、水泥、玻璃等行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当然这一切工作对经济的发展并非立竿见影的。不过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是50年代的基础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起飞积蓄了势能。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8-03 15:25
      收起回复
        那些更具心计的人会采取接近假冒的方式。一双看起来像“耐克”(Nike)鞋叫“耐斯”(Nice),或者鞋上本应该有的耐克的“勾”变成了一个“叉”。……版权也是这样。现在韩国出口大量质量越来越高的版权商品(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但是当时进口的音乐(大唱片)或电影(影碟)都太贵,很少有人买得起正品。我们就是听着盗版的摇滚乐长大的,我们称之为“天妇罗商店唱片”(Tempura
        shop
        records),因为它们的音质太差,听起来就像有人在后面做油炸一样。至于外文书,大部分学生是买不起的。由于来自一个愿意投资于教育的家庭优裕的环境,我有一些进口的书籍。但是,我的大部分英文书都是盗版的。没有这些非法的书,我永远不可能进入剑桥并在这儿呆下去。”[12]“对于外国专利,它(韩国政府)也持宽松的态度,鼓励“反向工程”并忽视专利产品的“盗版”。”[13]
        正是韩国政府的这套长达30多年的,冷血无情的铁腕措施,才有了韩国民族工业的蹒跚起步。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8-03 15:26
        回复
          到1985年,外债总额已达467亿美元。1987年,在世界十大债务国中,韩国位居第六位,列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印度5国之后,每年借用的外国资本,有近一半用于偿还旧债利息。[17]韩国政府对借债这件事情下手比当年的明治政府要狠得多。这是它所处的国际环境给了他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不倒翁地位。它身为美国的抵抗苏联势力前线的马前卒,清楚美国绝不会放开它不管。所以借美国的钱,美国也乐意出钱。美国对扶持它发展比较放心——毕竟是小国,扶持发展不会成为太可怕的竞争对手,而扶持它也花不了很多钱。而借其他国家的钱,因为有美国的保护伞,就算欠着不还其他国家也不敢拿它怎么办。
          直接援助和借款,是韩国工业经济起飞的基础资金来源,是韩国发展模式不同于苏联和日本道路的关键因素。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8-03 15:27
          回复
            2.2.2技术
            今天的韩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国家之一——根据美国专利办公室每年授予的专利数量,韩国排在前五位。但这个“创意”的背后,却是外来技术的底子。据韩国产业银行的调查,在韩国新技术中有92%以上的采取技术引进。其中46%以自我开发为中心,引进必要的核心技术;35%以引进技术为中心,自我技术开发仅占很小一部分;12%依赖于引进大部分技术。[18]韩国的技术之路以1987年为分水岭。此前以技术引进为主,此后以自主研发为主。但即使是自主研发,也通常是在外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发。
            韩国在这方面的幸运之处在于,它的盟国愿意向它转让技术。毕竟它是小国,技术转让不会带来小鱼长大后的吞舟之祸。当然,也是因为国家小,谁也想不到它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再说它是美国冷战前线的重要棋子,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是彻头彻尾的“自己人”,于是便毫无保留了。(有点像当年中国和苏联。中国义无反顾地出兵朝鲜使苏联打心眼里相信中国是自己的铁杆盟友,因此开始无所顾忌地全面武装中国军队,花钱派专家援建上百个工业项目,甚至连核技术都可以转让。等苏联发现看走眼的时候已经晚了。)
            引进的技术被我归为韩国所受的外援之一,并不是说技术引进是免费的。韩国为了引进技术花费了巨额的外汇。这也是它长期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的原因之一,因为国家必须剩下每一个铜板花在关键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技术是从外面来的。而且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技术引进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人家给不给才是关键——并且通常情况下是不愿意给的。因此本文将技术引进归入外援范畴。正如向外国贷款也是要还的,但是贷款毫无疑问被大家视为外援,同一个道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8-03 15:27
            回复
              2.3血汗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辛辛苦苦积攒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被集体化,不计其数的反抗者被处死,而全国成为一个大兵营,在国家无情的强制下进行高速建设。然后才有世界第二大强国,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战斗机、坦克以及数不清的拖拉机。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人的工资低于印度的最低工资[19],佃农每年要将一半以上的收成用于地租[20]。数不清的农民破产,背井离乡去接受工厂的盘剥。也有风起云涌的抢米风潮,然后才有“大日本帝国”的横空出世。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也经历了农业的剪刀差,大饥荒,然后才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才有两弹一星。
              总而言之,近代落后国家想要跑步前进,从农业国迅速实现工业化,反复映证着一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工业化是极端痛苦的过程,每个新兴工业国的征途中,都有无数“蓝蚂蚁”的斑斑血汗。
              如果你认为韩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成员和当代美国的盟友就能避开这一点,那就错了。
              2.3.1血汗工厂
              韩国的建设,由政府牵头、领导、指挥,而广大人民群众出力。韩国虽然接受了数量巨大的外援,但是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国家来点钱容易么?岂能用于“改善生活”?
              “许多来自农村贫寒家庭的小女孩不得不在12岁时就离开小学去打工——为了“减少一个人吃饭”,也为了赚点钱,使至少一个兄弟能接受更多的教育。这些小女孩很多都是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做保姆,收入仅够吃住,如果运气好点,能留点零花钱。其他女孩和一些运气不佳的男孩子都只能在工厂里接受盘剥,那里的条件使人想起19世纪“黑暗的撒旦磨坊”(dark
              satanic
              mills)或者中国如今的血汗工厂(sweatshop)。在纺织和成衣这样的主要出口行业,工人们经常要在非常危险且有害的环境中工作12个小时,甚至更多,报酬却非常低。一些工厂拒绝在食堂里提供肥皂,使得工人们不得不请求额外的洗手间休息,而这种休息会耗掉他们相当于一块薄饼价值的收入。新兴的重工业——汽车、钢铁、化工、机械等——的工作条件要好一些,但是韩国工人总体上平均每周要工作53-54个小时,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21]
              这是张夏准的回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8-03 15:27
              回复
                这完全不像我们所知道的发达幸福而美好的韩国,倒更像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连张夏准本人都直言不讳这些韩国的情况让人想起“中国如今的血汗工厂”。但正是这一个个“撒旦磨坊”和“血汗工厂”,完成了韩国的原始资本积累。当年的韩国工人,没有体系完备的社会保障。他们忍受着工资低而时间长的劳动,在足以致人伤残死亡的有毒或危险的环境中生产出产品,用来换取外汇,支援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不能幸免。在那些艰难的年份里,为了节约经费又让更多的孩子上学,韩国政府将公立学校扩张到惊人的地步,以求每个老师教的学生数量增加到极限。学者张夏准1970年开始上小学。他回忆自己当时上的私立学校一个班65名学生,而隔壁的公立学校一个班90名学生。这使他和他的同学们觉得很得意。“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区的公立学校扩张到了极限,每个班有100多名学生,老师得两班倒,有时要三班倒。”[22]
                不错,那是一个威尊命贱的年代。在那30多年里,每个韩国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成为国家建设的螺丝钉。从来只有国家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轮不到你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我们不能光看到今天的韩国人能享受高生活水平,就急忙要对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进行“反思”。因为对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无比羡慕的我们当中,有几个知道今天耀眼的韩国是前几代韩国“蓝蚂蚁”野草一般坚韧而伟大的生命堆出来的?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8-03 15:27
                回复
                  ,转身朝过道走去,一路推开挡道的治安官们。


                  15楼2014-08-03 15:27
                  回复
                    并且也是当年韩国干过的。张夏准在回忆中这样说:“海外旅游是不允许的,除非你得到了政府许可去海外做生意或读书的明确指令。”[27]张夏准认为这种禁令的理由是要节约外币,以防止外币用于不必要的消费。但谁知道当年这个在践踏人权方面胆大妄为的韩国军政府会不会有控制思想的潜在目的呢?不过无论哪种目的,都反映了那几十年里,韩国人民在消费水平方面受到的残酷压制。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4-08-03 15:28
                    回复
                      我讨厌棒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08-03 15:28
                      回复
                        人并非生而平等的。有的人生在乱世,有的人生在治世,有的人生在盛世。这找谁说理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你如果是五六十年代的韩国工人,想像今天的韩国人那样有冰箱有电视吃香的喝辣的。行吗?门儿也没有。国家没那么多钱付你工资。你不想干了?除非你愿意饿死,否则你就得进血汗工厂去挣你的饭辙。那些化工厂里噪音大,药品毒,工资低,工时长。如果你不想被这种环境下的职业病害死,那你就得等着饿死。实在忍不了想逃离这个国家?过三八线时双方的枪口都对着你,毙你没商量。
                        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要想实现韩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必须有至少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要付出这个牺牲。这在苏联,在日本都有过相同的经历。中国可以免掉这个过程吗?不可能。中国的这个过程已经结束了吗?恐怕未必。
                        我想在本文中已经展示了韩国的昨天与我们的今天很多惊人的相似性。因此我想有理由期待韩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然……接下来的结论恐怕不那么好接受——但必须承认我们这代人很可能还将是要做出牺牲的一代种树人。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今天还是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尽管这在今天已经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个人来说,别因为中国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就怨气冲天。通过与韩国发展史中各阶段的现象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毕竟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到可以舒舒服服乘凉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努力种树,我们在有生之年还是很有希望看到乘凉的那一天的。
                        -全文完-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4-08-03 15:28
                        收起回复
                          楼主你想表达韩国比中国发达吗 的确比中国发达 但是那只是暂时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让世界害怕这不是吹的


                          25楼2014-08-03 15:31
                          收起回复
                            不错,顶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4-08-03 15:36
                            收起回复
                              问:一个国家,其元首解散国会,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禁止公民出国旅游,禁止公民享用外国香烟和外国饼干。违反外汇管制规定的人可以被判死刑。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朝鲜。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其工厂工作环境极端恶劣,工人们在里面牛马般非人劳动。每天工作9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就为了一点点仅够糊口的工资。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城市边上遍布贫民窟。在城市的扩张中,警察暴力拆除贫民窟,为建造新的城市商品房腾出空间。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韩国。
                              问:一个国家,是世界上的“盗版胜地”。盗版影碟和盗版书籍充斥着该国市场,冒用美国品牌的商品肆意流通。这是哪个国家?
                              第一种回答:也许是中国。
                              另一个答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乃至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时期的韩国。
                              上面这些是韩国经济起飞时期的经历,它们与今天的韩国印象出入大得令人难以置信。别说我们,就连当代的一些韩国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经历过那种岁月。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韩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今天提到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三星电子,发达的整容术,琼瑶式的肥皂剧等滚滚韩流。当然,还可能会想到最近这个国家膨胀得有些不正常的民族自尊心。总体来说,今天的韩国,光鲜亮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奇迹耀眼夺目。朝鲜和韩国大相径庭的现状更是热议的话题。一个穷,并且看起来很没希望;一个富,并且看起来咄咄逼人。他们几乎同时建国,而且建国的时候,朝鲜的经济状况要比韩国好很多。所以人们思考最多的就是:他们为什么不一样?
                              经济起飞的缔造者朴正熙和江南区镇楼【图片】【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8-03 15: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