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瓷器吧 关注:23贴子:213
  • 2回复贴,共1

(转) 景德镇的高仿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件完整意义上的仿古瓷,即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它由两个步骤构成的,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做旧,二者缺一不可。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
景德镇仿制古瓷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地下资源,历代的瓷器遗存(不论完整与否)数不胜数。在古玩市场和跳蚤市场,令人不禁感叹这里出土瓷器之众,尤其大量的瓷片标本,更是初学者的珍贵教材。

提起景德镇仿古瓷,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樊家井村。这片靠近景德镇火车站的弹丸之地,是全国仿古瓷“大路货”云集之所,以中低档次的仿品为主,人们在北京的潘家园、西安的八仙庵、长沙的清水塘都能够寻到它们的踪影。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个不足3000人的村落,却有着500余家陶瓷作坊和店铺,平均6个人就拥有一家作坊,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在这里简单地了解,制作者对古瓷质地、釉面、手感、纹样、画风和款式的模仿都极为到位。在一家制瓷厂,工人先把仿造的纹饰打印在一张油印蜡纸上,再沿着轮廓钻出无数个针眼大小的孔,然后将蜡纸附着在瓷坯表面,开始画纹饰。
一般来说,工人先在油印蜡纸上刷上一层特制的颜料,看起来接近粉红色,颜料透过针孔留在瓷坯表面,再揭开油印蜡纸,这时就在表面上留下了粉红色细线的纹饰轮廓。这种颜料在窑内高温下完全挥发,不留痕迹。这时,工人就可以正式绘制了,他们用毛笔蘸颜料,按照坯上的线条仔细绘制,只要依照瓷坯上留下的图案,勾绘填涂即可。
元代、明代的青花官窑瓷器有凹陷的小点,俗称气泡现象。同时,颜料还会出现褐色的晕散,以及褐色斑点,俗称为铁锈斑。高仿者通过增添细小铁矿粉点在纹饰上,造成“铁锈斑”。同时,在青花比较浓的地方,用小竹签戳一下,制造出凹陷的“气泡”。识别真假“铁锈斑”,需要用40-60倍带光源放大镜仔细观察,元、明、清青花瓷的铁锈斑油润发亮,而民国之后铁锈斑就发干、颜色呆板,当然包括了现在的高仿瓷。
为避免新瓷器散发“贼光”,一些仿造者不使用电窑,而是使用柴窑,尽量采取古人的做法。除了充分考虑炉温,仿造者还使用含油脂较多的松柴,这样烧出来的瓷器釉面更为润泽。高仿瓷烧出来之后,还经过人为做旧。做旧的方法多种多样,初级的是使用酸性化学颜料来浸泡,效果更为逼真的做法是要么埋在土里一段时间,要么摆在露天环境风吹雨淋一段时间。当高仿瓷经过“折腾”,显得有些“风尘仆仆”时,就可以算是最终完工了。

识别高仿,除注意包浆外,还应该注意底足。古瓷是经过使用的,在使用过程的搬、放、挪动等动作都会产生痕迹,这也体现在足底,可以看出自然磨损的痕迹。因此,收藏者在看到一件?疑似古瓷?时,一定不要遗漏掉足底的观察。


IP属地:上海1楼2014-08-04 17:01回复
    高仿瓷器有些也是不错的~


    IP属地:浙江2楼2014-08-04 2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