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齐相田常说服齐简公兴兵伐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形势十分危急。孔子派子贡前往齐国斡旋。子贡见到田常,洞悉了田常蓄谋篡位,欲借战争铲除异己的心理,于是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不要让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而应转而攻打强大的吴国,借此才能达到隐秘的目的。田常虽然认为有理,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找不到借口转而攻吴。子贡说自己可前往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救鲁伐齐,到时齐吴交战就顺理成章了。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见到野心勃勃的夫差,就说:“若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大增,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成就霸业了吗?”夫差心动,但又担心老对头越国乘机进犯,一时间犹豫不决。子贡又马不停蹄前往越国,说服越王随吴伐齐,解除了夫差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到时必须有所依靠。于是他又悄悄来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劝他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后来,吴王夫差果然率十万精兵攻打齐国,越、鲁两国也派兵助战。齐国大败,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立即移师攻晋,却被早有防范的晋国击退。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抓住主要人物的不同心理,区别对待,巧妙周旋,既击败了齐国,又灭了吴国的威风,使鲁国从危难中解脱出来,显示了高超的纵横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