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歌《倍儿爽》乐评人说
专辑更像是
单曲的附属产品
专辑里主打的《倍儿爽》,作为今年春晚的歌曲之一,早就已经广为人知,而“倍儿爽”也因此成为了今年的一句时髦流行语。用一种绝望的语气描述,甚至可以说《大年三十》这张专辑,更像是单曲《倍儿爽》的附加产品,《倍儿爽》不出专辑,它依然可以很爽。但《大年三十》没有《倍儿爽》这首单曲,却会让实体唱片卖家觉得不爽。虽然,后者如今也早就成了音乐市场的弱势加低保群体。
对于现在的大张伟而言,就音乐论大张伟,反而还原不了一个真实的大张伟。如今的大张伟更像是以做广告的态度来唱歌,舞曲只是形式,通过“嘻唰唰”和“倍儿爽”这些词的反复循环,从而达到洗脑神曲的效果,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或许很多歌迷都看不上《倍儿爽》这样既像歌又不像歌的东西,但歌曲所获得的成功,却也说明了大张伟对自我、对市场的定位之准确。他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音乐人,但确实是比较成功的音乐创作商人。大张伟说
演出只唱主打歌,专辑我只出主打歌
我之前一张专辑十二首歌,主打歌基本就三首,剩下九首歌基本上就没在演出的时候唱过。主打歌是最抢耳的嘛,你把这个唱完以后,基本上演艺生涯多少年都没唱过那些别的歌,我觉得都是浪费,所以我现在只出主打歌。(现在演出)我基本上就会唱《倍儿爽》,我从来不唱我不红的歌,很少唱,因为我觉得演出的时候更多是表演,不是音乐,我喜欢我唱这句你也唱这句,咱们一块儿嗨,就开心了,剩下我觉得倒无所谓。 真娱乐还是伪摇滚?乐评人说
尽情俗的同时,至少做到假装批判
专辑里的《美德说》倒是让人想起早年臧天朔“1989乐队”的那首《说说》,从创作语调和手法上,甚至接近于崔健《无能的力量》里的那首《混子》。一听到把大张伟和老崔并提而论,肯定让许多人觉得兴奋,但《美德说》就是这么一首作品。除了在演绎上更浑不吝、更不正经之外,以及在表达上流于表面之外,这歌在意思上还真就是一首带有批判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这感觉,依稀就让人想起了《幸福的旁边》时期的“花儿乐队”,那个充满叛逆,看谁都不顺眼,和谁都较劲死磕的大张伟。
一首《美德说》代表不了什么,但这首歌同样也能说明一些什么。相比那些同样走低端音乐路线的歌手,大张伟毕竟还是有自己的朋克基因和摇滚传统,在尽情俗的同时,还能够知道世态炎凉,还能够至少做到假装批判。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因为从摇滚乐队主唱堕落为彩铃神曲歌手,由此被无数人嘲笑、讽刺甚至漫骂的大张伟,其实何尝不是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呢?看看他在《百变大咖秀》这种娱乐节目里的游刃有余,就知道娱乐反而是大张伟的本色。当然也不能说曾经的《静止》、《放学啦》等作品就不是他,只不过,那些都更像是青春叛逆期的插曲。这种插曲你我都曾经有过,而往后的发展也和大张伟相似,那就是与年少的自己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从另一个意义来讲,尽情俗、尽情Low的大张伟,反倒比那些在摇滚的世界里,装一辈子高尚的音乐人,要真实许多、纯粹许多。毕竟,摇滚乐也不是无期徒刑,曾经干过就非得一辈子干,干过后不干了,就搞得跟叛徒似的。而当真娱乐遇上伪摇滚,你又会选谁?
不过,即使千万百计纠正你对大张伟的印象,但就音乐层面来讲,依然改变不了《大年三十》不是一张好音乐唱片的事实。它更像是一张面面俱到的艺人工作成绩单,是娱乐秀的唱片版,所以就不用你费心从舞曲、创新、灵气、思想这些角度去讨论它了。大张伟说
我现在做的不是我反对的
我相对比较自我,只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别的不喜欢干的事儿,我也没干过,除非钱多。基本上会(对我)失望的人都不太成熟,因为我已经很清楚地分析到我做什么东西能够继续存活下去。我喜欢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摇滚乐也是一种,现在这种也是一种,这种是能让我长久存活下去的方式。在中国,“叛逆”这件事情,使不上劲儿,因为没有人跟你一起叛逆。很多的叛逆来自群体,你最起码能找着人跟你一块做这个事情,我也找不着,再加上我后来发现都是无能的力量,基本也没什么用。我现在做的又不是我反对的,怎么都行。比如一个人要是漂亮吧,能走文艺范儿,也能走摇滚范儿,都行,就无所谓。
○关于花儿乐队合体
我想岁数再大一点再合体吧,估计怎么着也得我35岁之后了吧,现在我31嘛。或者是重新做呗,我也不知道,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这样挺好的,比较自由,我先过几年瘾再看有什么别的。
○关于专辑封面
我之前看到那张原画,特别喜欢,拿那张画改的。它是油画,玩儿那种高端的,但改成那个脸、小手,特白痴,觉得挺好玩的。它就代表我的审美呀,我喜欢那种看上去挺高级的吧,但是里头其实是很白痴的这种,我就喜欢这种白痴的幽默感。
○关于情歌与情感
《我就不爱唱情歌》这首歌跟感情生活肯定是有关系,本身我不会公开任何我个人生活感情的事情,但是因为我岁数大了嘛,自然对感情的思考就会跟以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