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潇潇雨
清晨,天刚蒙蒙亮,都督府里就已忙碌了起来。大堂里,几位佥事正烦躁地踱着步子,坐立不安。
一人道:“再过不久,那位可就要到了。到时他要是问我们……那件案子的事情,可怎生是好?”
“还能如何?我们本就不知情,司里也没有卷宗。”一人抿了抿唇,道。
“可是司里曾有过卷宗,只不过被……”他似乎想提起什么,忽的想起禁忌,顿时噤声。
“都别说了。”先前沉默的一人突然开口,“记住,这件案子我们还未来得及办,更不要提卷宗了。”
不多时,大门口传来车马之声,低语之声,紧接着是脚步声。
不疾不徐,正如来人的不卑不亢。
那人刚踏进门,几位佥事就已迎了上去。“金公子到来,我等未及远迎,失敬失敬”等寒暄之语扑面而来。
他们口中的“金公子”,正是金大同将军之子,捕快金元宝。
金元宝对他们的逢迎只是点头回应,眉毛微微一皱。
待寒暄完毕,那几人正准备拿出方才想好的措辞,把金元宝的要求扼杀在摇篮里,他却忽然开口似要说话,其余人只得屏息以听。
他思索片刻,道:“外面下了点雨,贵地的洒扫仆人又甚是怠惰,我的衣服都弄脏了。”说着,还掸了掸蓝色华服的衣角,那里沾了几个泥点子。
此言一出,几人面面相觑,有些尴尬起来。
金元宝眉一挑,趁他们失神的时候,单刀直入:“太后下诏,命我彻查北汉质子逃脱一案,不知负责查案的大人是哪位?”
“呃……这个……”一人勉强接过话头,“这件案子原非我司负责……”
“原非你司负责?”金元宝重复道,语气颇有怒意,“你们不必费心推诿,我既然找到这里,就知道此案当初的去处。”
几人更加尴尬,对视几眼,默然无语。
半个时辰后,金元宝拂袖而出,全然不顾刚才抱怨过的话,一脚踏进泥泞里。
等在外面的阿福连忙跟上,道:“少爷,您别生气啊……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向来这样……”
原本正快步前行的金元宝蓦地停下,弄得阿福措手不及,结结实实撞在他背后。
可怜的阿福揉了揉脑袋,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人影擦着自家少爷的肩走了过去。他转头看去,那人穿着锦衣卫的衣裳,不过也不知是哪一级的。
而金少爷颇为诧异地垂眸,看着自己手中刚多出的一枚蜡丸。
第二天,一人一骑来到离京都不远的蔚山脚下。那人一紧缰绳,望了望葱葱郁郁的山岭,嘟哝了一句:“倒是挺会藏的。”
随即,他策马上山,不多时便到了山腰。峰回路转间,香风雪海掩映着一栋小屋,映入眼帘。金元宝在心中暗自揣测,不知是何等俊雅风流的人物,才配得上这样的住处。
他下马,细细察看了附近情况后,便上前敲门。可足足敲了四次,里头才有一句懒懒的回应:
“进来罢。”
他也不客气,推门就进,正欲端详眼前景象,却被屋内浓重的酒气和飘飞的灰尘呛了个大喷嚏。
方才说话那人“嗤”的一笑,极轻极轻的一声,成功激怒了狼狈的金少爷。
“你笑什么笑?”金元宝狠狠瞪了那人一眼,还要再说,忽然愣住了。
眼前这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风度全无形似乞丐的落拓男子,就是此间主人?
他悲痛欲绝地闭上眼睛,脑中浮现出一行大字:
暴殄天物啊!!!
那人见他不语,把手上的酒杯一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金大同将军的儿子金元宝吧。”
金元宝见他点破自己身份,上下打量他几眼:“锦衣卫同知离歌笑,果然有点本事。”
此言一出,满室沉寂。
离歌笑。这是个曾经响彻朝野,如今无人敢提的名字。
当年,他意气风发,年纪轻轻便任锦衣卫同知之职;当年,他忠肝义胆,在朝堂上怒斥贪官,视死如归的气度竟震慑四座。
然而三个月前,一桩牵连锦衣卫高层的大案使他不得不丢下一切,与恩师郑东流四处奔逃躲藏。他失了名利,丢了官职,连性命都岌岌可危。
但是,这些他统统都不在乎。
“什么锦衣卫同知,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现在是朝廷通缉犯。”离歌笑微笑纠正,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所以,我今日来和你做个交易。若你助我达成目的,我便为你洗脱罪名。”金元宝正色道。
离歌笑敛起笑容,眉头微皱:“抗旨、劫狱,这等罪名是你能洗得清的么?”
“只要你真的清白无罪,自然可以洗清。”金元宝答得淡然。
离歌笑犹豫片刻,摇摇头:“不必了。反正我是无意再入朝为官的了。这罪名背或不背,又有什么分别?”
金元宝冷笑道:“你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分别。”
离歌笑看他一眼,心下了然。
离歌笑不在乎名利,不在乎官职,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他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一个可以昂首挺胸走在街上,不必担心被认出、被跟踪、被追杀的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终日活在阴影里。
沉默半晌,他道:“……你先说说看,你的条件是什么?”
金元宝直视着他,一字一句道:“助我调查北汉质子潜逃案。”
窗外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离歌笑的回答已听不清楚。四下里只有潇潇雨声,漫无边际。
清晨,天刚蒙蒙亮,都督府里就已忙碌了起来。大堂里,几位佥事正烦躁地踱着步子,坐立不安。
一人道:“再过不久,那位可就要到了。到时他要是问我们……那件案子的事情,可怎生是好?”
“还能如何?我们本就不知情,司里也没有卷宗。”一人抿了抿唇,道。
“可是司里曾有过卷宗,只不过被……”他似乎想提起什么,忽的想起禁忌,顿时噤声。
“都别说了。”先前沉默的一人突然开口,“记住,这件案子我们还未来得及办,更不要提卷宗了。”
不多时,大门口传来车马之声,低语之声,紧接着是脚步声。
不疾不徐,正如来人的不卑不亢。
那人刚踏进门,几位佥事就已迎了上去。“金公子到来,我等未及远迎,失敬失敬”等寒暄之语扑面而来。
他们口中的“金公子”,正是金大同将军之子,捕快金元宝。
金元宝对他们的逢迎只是点头回应,眉毛微微一皱。
待寒暄完毕,那几人正准备拿出方才想好的措辞,把金元宝的要求扼杀在摇篮里,他却忽然开口似要说话,其余人只得屏息以听。
他思索片刻,道:“外面下了点雨,贵地的洒扫仆人又甚是怠惰,我的衣服都弄脏了。”说着,还掸了掸蓝色华服的衣角,那里沾了几个泥点子。
此言一出,几人面面相觑,有些尴尬起来。
金元宝眉一挑,趁他们失神的时候,单刀直入:“太后下诏,命我彻查北汉质子逃脱一案,不知负责查案的大人是哪位?”
“呃……这个……”一人勉强接过话头,“这件案子原非我司负责……”
“原非你司负责?”金元宝重复道,语气颇有怒意,“你们不必费心推诿,我既然找到这里,就知道此案当初的去处。”
几人更加尴尬,对视几眼,默然无语。
半个时辰后,金元宝拂袖而出,全然不顾刚才抱怨过的话,一脚踏进泥泞里。
等在外面的阿福连忙跟上,道:“少爷,您别生气啊……您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向来这样……”
原本正快步前行的金元宝蓦地停下,弄得阿福措手不及,结结实实撞在他背后。
可怜的阿福揉了揉脑袋,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人影擦着自家少爷的肩走了过去。他转头看去,那人穿着锦衣卫的衣裳,不过也不知是哪一级的。
而金少爷颇为诧异地垂眸,看着自己手中刚多出的一枚蜡丸。
第二天,一人一骑来到离京都不远的蔚山脚下。那人一紧缰绳,望了望葱葱郁郁的山岭,嘟哝了一句:“倒是挺会藏的。”
随即,他策马上山,不多时便到了山腰。峰回路转间,香风雪海掩映着一栋小屋,映入眼帘。金元宝在心中暗自揣测,不知是何等俊雅风流的人物,才配得上这样的住处。
他下马,细细察看了附近情况后,便上前敲门。可足足敲了四次,里头才有一句懒懒的回应:
“进来罢。”
他也不客气,推门就进,正欲端详眼前景象,却被屋内浓重的酒气和飘飞的灰尘呛了个大喷嚏。
方才说话那人“嗤”的一笑,极轻极轻的一声,成功激怒了狼狈的金少爷。
“你笑什么笑?”金元宝狠狠瞪了那人一眼,还要再说,忽然愣住了。
眼前这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风度全无形似乞丐的落拓男子,就是此间主人?
他悲痛欲绝地闭上眼睛,脑中浮现出一行大字:
暴殄天物啊!!!
那人见他不语,把手上的酒杯一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金大同将军的儿子金元宝吧。”
金元宝见他点破自己身份,上下打量他几眼:“锦衣卫同知离歌笑,果然有点本事。”
此言一出,满室沉寂。
离歌笑。这是个曾经响彻朝野,如今无人敢提的名字。
当年,他意气风发,年纪轻轻便任锦衣卫同知之职;当年,他忠肝义胆,在朝堂上怒斥贪官,视死如归的气度竟震慑四座。
然而三个月前,一桩牵连锦衣卫高层的大案使他不得不丢下一切,与恩师郑东流四处奔逃躲藏。他失了名利,丢了官职,连性命都岌岌可危。
但是,这些他统统都不在乎。
“什么锦衣卫同知,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现在是朝廷通缉犯。”离歌笑微笑纠正,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所以,我今日来和你做个交易。若你助我达成目的,我便为你洗脱罪名。”金元宝正色道。
离歌笑敛起笑容,眉头微皱:“抗旨、劫狱,这等罪名是你能洗得清的么?”
“只要你真的清白无罪,自然可以洗清。”金元宝答得淡然。
离歌笑犹豫片刻,摇摇头:“不必了。反正我是无意再入朝为官的了。这罪名背或不背,又有什么分别?”
金元宝冷笑道:“你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分别。”
离歌笑看他一眼,心下了然。
离歌笑不在乎名利,不在乎官职,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他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一个可以昂首挺胸走在街上,不必担心被认出、被跟踪、被追杀的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终日活在阴影里。
沉默半晌,他道:“……你先说说看,你的条件是什么?”
金元宝直视着他,一字一句道:“助我调查北汉质子潜逃案。”
窗外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离歌笑的回答已听不清楚。四下里只有潇潇雨声,漫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