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曾选用《西洲曲》中的几句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的盛景,而“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怜”者“爱”也,“子”者“你”也,表明了男子对他人既怜且爱的深情。“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其实在南朝的时候,采莲不是目的,可以看作是“兴”,目的是在说“莲子”的“莲”——也就是“怜子”。因为古代“莲”字还有“恋”“怜”之谐音意义,意为“爱恋”和“怜惜”。采莲会有藕有丝,“藕”者“偶”也,“丝”者“思”也,采莲当然就会与爱情有关。这就包括各种吴越百姓种种细腻的感情:倾慕、思念、羞涩、幽怨……因此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采莲成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现在的人们都喜欢以玫瑰示爱,赠送莲子的事倒很少听说了。其实像过圣诞节一样,赠玫瑰也是一种西方情调,过于浓烈和张扬。赠送莲子倒是我们传统韵味的传情方式,显得古典含蓄——让你疼惜“莲子心中苦”。/阴险综上所述 孩子 你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