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358贴子:24,773,131

回复:〖普及〗关于妃嫔封号的一些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比较清楚吧
恭人,旧时代命妇封号,根据丈夫的官职品级而定,始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
恭人,用以封赠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于宜人而低于令人。
元代六品之妻封之,明清两代,四品官之妻封之。明清如封赠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称太恭人。清并封赠宗室奉恩将军妻为恭人。《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清史稿》一百十《选举五》:“正、丛四品恭人。”
o(* ̄▽ ̄*)ブ


110楼2014-08-24 19:46
回复
    诰命敕命文书不同于一般文书,它是写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的。明代的诰命敕命是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后称南京织染局织造(清代的诰命敕命由江宁织造制成)。
    诰命敕命为卷轴形式,分为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按照官品等级的高低,它的图案和轴头也有严格区别。


    112楼2014-08-24 19:49
    回复
      武官一品至七品俱铠甲葵花引首,抹金轴。
      诰命的织文:
      文官用玉箸篆,
      武职用柳叶篆。
      诰命织文为“奉天诰命”
      敕命织文为“奉天敕命”,都有升降龙盘绕。


      115楼2014-08-24 19:53
      回复
        皇帝号也来一遍吗


        119楼2014-08-24 20:01
        回复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20楼2014-08-24 20:02
          回复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为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


            121楼2014-08-24 20:02
            回复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122楼2014-08-24 20:03
              回复
                中国朝代太多所以不一一举出来了


                123楼2014-08-24 20:04
                回复
                  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皇后、皇太后享有谥号,庙号专属于大行皇帝的。
                  挺没意思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124楼2014-08-24 20:05
                  回复
                    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125楼2014-08-24 20:06
                    回复
                      太祖:
                      是自从宋辽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虽然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其中南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太祖,而又不是开国皇帝,引人议论。


                      126楼2014-08-24 20:07
                      回复
                        太宗:
                        这是仅次于太祖的所谓昭穆制度最为重要的环节。历史上谥号太宗的从汉太宗算起,总计大小十余几,北魏的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南梁的简文帝、唐太宗、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了个别的如宋明帝、梁简文帝不能有所作为之外,其他的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开创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了。而明太宗朱棣之于明王朝也是一个最大的分水岭,从他开始算起,明朝开始着力经营北方,政治中心北移,形成了后来几百年的政治格局。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127楼2014-08-24 20:08
                        回复
                          世宗:
                          本意通俗的说就是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的意思,汉武帝死后就是庙号世宗,而汉家的统绪也是从汉武帝开始发生新的转移,我们都知道汉景帝本来是准备传位给长子刘荣的,只是因为长公主的离间,才使得一个普通的胶东王得以继承大位。接下来的晋世宗司马师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司马昭活着的时候经常说:天下是景王(指的是司马师)的天下,我之后此座就是桃符的(指的是自己的幼子司马攸)。可见,没有司马师,西晋还不可能完成司马懿的遗志的。


                          128楼2014-08-24 20:09
                          回复
                            没人了没动力


                            129楼2014-08-24 20:09
                            回复
                              世宗:
                              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作为开基者的,例如三国的曹丕和西晋的司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庙号。大抵上因为他们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是汉世祖,此后,北魏的世祖太武帝、南朝宋孝武帝、南齐武帝、北齐武成帝、元世祖、清世祖等基本都是这样
                              {无力更贴了}


                              130楼2014-08-24 2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