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小说吧 关注:197,874贴子:994,846

【古风古意】原创长篇武侠《除却朱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缘的人会看到,懂的人会懂。


1楼2014-08-27 21:03回复
    这里新人阿清拜吧,码字慢慢更新龟速的阿清~
    下一楼放食用说明


    2楼2014-08-27 21:04
    回复
      下面放楔子~


      4楼2014-08-27 21:06
      回复
        剑客来到这邻水小村,已历八年。
        八年前,正当深秋霜降时。草尖微霜,枯枝欲折。青色便衣的剑客背负长剑,与一个灰扑扑的包裹,携满身落拓, 闯进小村的炊烟里,背后是如血的残阳。
        村妇们正在屋外摆起小几与坐垫,装了白面,敲着碗筷招呼这个过路的陌生人:“过路人,请来就些白面!”这个村落并不很富,但靠打鱼可以自给自足,倒并无穷人,因此民风最为淳朴。用饭菜招呼过路人,是约定俗成。青衣剑客脚步一顿,转头望去。村妇们看见了他凌乱头发下的面孔,剑眉星目,鼻挺一线,正当盛年,却意味萧索。剑客站在原地,双袖随风猎猎,最后在渔家的温和亲切下,点了点头,拱手道谢,坐在几旁。
        村人见他气度从容,却并不窘迫,道:“过路人,我们今日只有咸鱼就面,我们自己也吃这个,请不要见怪。”剑客微微颔首,并讨了一坛农酒。村人见他讨酒,反而愉快,取了一坛最浓烈的。而当剑客离去时,桌上留了一两碎银。村人反而觉得受到羞辱似的,轻声埋怨剑客的不讲道理:“告诉他是请客,却偏要给我们银子。”
        日暮,剑客抱那坛烈酒,独自上山。这一上山,到第三天日暮才下来,剑客双眼深陷,面容疲惫,但比起来时的凝重,略有轻松。村人拦住他,非要还他银子,还又请了顿白面。剑客便没再付银子。
        此后五年,均是如此。村人们渐渐与他熟识,知道他姓燕名放。年年到山上,只因故人埋骨于此。燕放后来便常常借了精细的酒具,一定要两个酒杯,有时也带炊饼上去,只因待得时间一年比一年长。而年年来此,年年都比从前更显寂寥。他已与第一次请他的村人兄弟相称,下山后也会在他们家借宿。那村人的八岁小女儿若若,与他最熟。若若常坐在他膝头,听这个俊朗不凡的叔叔讲一些江湖上的并不吓人的小故事,以及外面的稀奇事物。燕放有时吹一曲笛,悠扬却凄凉,若若半分也听不懂,每每在这忧伤笛声中带着甜甜笑意睡去。燕放会把她抱回房间,动作轻柔,因此村人一家对他都有好感。
        第六年,燕放宣布定居于此。他与村人相处和睦,但又有遗世独立之态,并不与村人为伍,因此在最近山处,搭了一雅致竹屋。他的心也安定下来,不再显得疲惫,渐渐显出儒雅冲和,风度潇洒,也穿干净衣裳,头发梳得齐整。一把剑擦干净,从此挂在墙上。村人渐渐发现他吹得一手好笛,常吹给那些出嫁的新娘,曲调繁复,洋洋洒洒,喜却不俗。他身手也自不凡,曾有打斗的莽汉们,被他一手制住。
        小村虽然人情淳朴,却有好事之徒,曾有人打赌要探知燕放山上的秘密,因此偷偷尾随他上山。燕放像是知道,又像是不知道,绕过重重山木,靠在一石碑前,两个杯子,一壶酒,二两月光,一个晚上。那人等了一晚,耐不住性子,回头却记不得回去的路,山林变化莫测,四面八方全是一个景色,可怖如迷宫,正当他惊慌失措时,听见有人轻轻一咳 ,正是燕放。燕放并不显恼怒,温文尔雅并有相邀之意:“小哥,月夜孤寂,愿意陪燕某略尽两杯薄酒么?”那人哪敢多待,连连告饶,燕放叹息一声,带他下山。


        5楼2014-08-27 21:06
        回复
          然后这样过了八年,村外又来了位剑客,骑一匹高头骏马,面容俊美奇秀,顾盼神飞,而眉目冷锐,和当年燕放来时同样年纪。正当东晋,世人对美貌事物追求最为狂热,当时一路都有渔家少女向他投去鲜花,若若也在其中。那青年剑客并不下马,对少女们视若无睹,见到若若时却微微一怔,道:“姑娘,你的穿衣打扮,可有人教?”若若并不羞怯,道:“是一位燕叔叔教的,过路人你问这个干什么?”当时若若已经十五岁,与燕放相处久了,举止神态,也显大方高雅。青年道:“劳驾,带我去见见他。”若若微一点头,青年竟将她拦腰抱起,放在身前马上。若若满脸通红,青年却似毫无察觉,神态自若,一抖缰绳。
          若若引他到山前小屋,敲敲门,叫声“燕叔叔”,见那青年推门进去,便转身走了。走出未到十步,听见背后一身巨响,兵刃相交。转头看见那青年破窗而出,燕放尾随其后,手持那柄多年未动的长剑,当胸直逼,剑客就地滚开,剑护头脸,燕放剑光霍霍,变换无穷,剑客避无可避,背抵一棵老树,燕放轻叱一声:“慕一花!”引剑而上,直刺那青年喉头。若若惊呼一声:“燕叔叔!”而那青年慕一花双眉一扬,一双痕迹深深而整齐的眼睛直视燕放。燕放身形生生凝住,霎那间杀气凝而不发,冷冷与慕一花对视。
          慕一花轻笑一声,双指夹住剑尖,手腕猛然一翻。燕放凛冽长剑本已停住不动,慕一花双指夹上,长剑并不动,慕一花翻腕,长剑仍然不动。慕一花叹口气,轻轻道:“燕大哥。”燕放听若未听。慕一花又道:“我来看师父来了。”燕放轻啸一身,足尖轻点,临空翻身如若惊鸿,双袖下垂,剑已入鞘。他转身背对慕一花,显然不愿见他。
          燕放轻叹:“慕一花,你将我当年的浪子模样学了个十足十,但东施效颦,有何用处?”慕一花眼帘低垂,从老树上起身,理理衣衫,又道:“燕大哥,我来看师父来了。”燕放似是有气,冷然道:“慕大人,当年你叛出师门,官袍加身,阿卿再受不起你一句‘师父’。若说是看故人,阿卿去世八年, 为何如今才来看望?”慕一花道:“我固然担任一官半职,却因师父与官府的纠葛,始终不得重用,前几年可谓明当官差,暗为关囚。”燕放一笑:“这叫做,自作孽,不可活。”慕一花双眉皱起,忽而转头看向呆立一旁的若若:“喂,小姑娘,此处已无你事,何必旁听?”若若怒退一步,面红过耳。燕放并不回头,缓缓道:“若若,你先归家去,不必担心。”若若怒视慕一花一眼,转身跑了。


          6楼2014-08-27 21:06
          回复



            7楼2014-08-27 21:06
            回复
              楔子完,正文等有人再放~~鞠一躬


              8楼2014-08-27 21:07
              回复
                顶起


                9楼2014-08-28 11:23
                回复
                  各位我放第一章了


                  10楼2014-08-28 11:26
                  回复
                    店家又道:“你二人不长眼睛,连耳朵也不长,美人卿夜的故事,你们听了也白听。秦姑娘,请你帮我把他们逐出去,我小老儿单单讲给你听。”秦墨裳从面中拔出筷子,往门外一指:“听见没?”那两客人青筋胀起,却不敢生事,忍气走出店外,把店门重重一摔。
                    店家道:“秦姑娘,我看你姑娘家的,喝什么酒呢?”秦墨裳转着酒碗道:“我没喝过酒,听人说,酒能长气力。”店家关切道:“秦姑娘,我看你风尘仆仆,疲惫万分,可是为了什么?”秦墨裳垂头道:“我跋涉千里,为了救一个人。”店家道:“看姑娘样子,似乎未能成功啊。”秦墨裳道:“正是啊,那人惹了名门大家,麻烦的紧啊。”店家道:“小老儿别的不知道,可是却知道一个人,各大名门都得卖她面子。”秦墨裳显然不信:“那是谁?”店家道:“正是我刚刚说起的美人卿夜啊。”秦墨裳叹气道:“美人卿夜就算再富盛名,又怎能敌过这许多世家?”
                    店家道:“姑娘你有所不知,待小老儿慢慢道来。
                    当年这建康曾有个何氏世家,有个独子何济宽。也有位出名的美人,叫做刘卿君,多少提亲的名门子弟踏破了门槛,最终这位刘美人选择了何济宽,在何家的桐花院里,度过了一段美满岁月。可惜好景不长,难产而死。何济宽怀念妻子,给女儿取名何若卿。
                    这何若卿幼年体弱,据说一道姑云游而至,愿携她到建康的一处道观里定居,教习武艺,调养身体。何济宽对这女儿宠得非常,忍痛答允了,却隔三差五地跑去为女儿讲解诗文。何若卿年近十五时,为了过及笄礼,何济宽把她迎回家门。何若卿那时已弹得一手好琴,满腹诗文,见识不凡,性格更是出奇。回来的几天后,竟一人深夜骑马狂琴,颠儿似的欢呼:‘谁来过我及笄礼?’她路上恰好经过一学府,学府里的名家子弟为她所吸引,竟大半去她及笄礼上捧了场。此后三年也常常寻她谈天说地,何若卿也弹琴作诗,往来酬唱,全无女子羞怯。只是引起何济宽的不满,三年里矛盾不断激化。
                    终于何若卿在她十八岁那年,另寻住处,与父亲分庭抗礼。此后谈诗作画,讲论文义,文人墨客莫不敬她三分。有一王孙公子作诗形容那盛况,诗云:*云马香车击簪碎,鸿儒觅馨赴卿夜。’此后这何若卿便改名作‘何卿夜’,名满天下。
                    何卿夜的时代来了,一盛又是三年。当年小老儿在茶楼里说书,将这段风光讲了无数次,其余正事一件不做,竟也能三年酒水有余,不曾饿死!”
                    店家兴高采烈,唾沫横飞,用托盘轻轻敲着桌面,恨不得掰下一节桌腿做敲木,大有当年说书名嘴之态。然秦墨裳只是转着酒碗,敷衍着点几下头,她一心救人,听店家没完没了地讲那些美人往事,双眉渐渐蹙起。乘着店家停顿之时,秦墨裳将酒碗敲在桌面上,酒水溅出大半,沿着黄木桌面流出一道深色印迹。她轻咳一声,淡淡道:“店家,你想要助我,我挺感谢,可是我急着救人,待会还要赶路,你就长话短说了,成不成?”


                    12楼2014-08-28 11:26
                    回复
                      突然发现百度又调皮了吞了我一楼的内容,为楔子的第三大段,下一楼补上


                      13楼2014-08-28 11:39
                      回复
                        百度不让我发……


                        14楼2014-08-28 11:40
                        回复
                          顶个~
                          楼主加油~~


                          IP属地:福建15楼2014-08-28 13:52
                          收起回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姑娘是叫女郎吗?
                            我蛮喜欢这个时代的~~·


                            IP属地:福建16楼2014-08-28 13:58
                            收起回复



                              17楼2014-08-29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