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吧 关注:9,309,629贴子:247,274,691

【原创】新编火影忍者中的三十六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有人总结过一份类似的,但是看过之后发现其实有些粗制滥造,很多剧情与计谋之间的联系很牵强,甚至有明显的引用错误。这里我自己总结了一份,根据剧情的发展顺序来的。每一条都是斟酌过的,有些会产生疑义的地方我也给出了我的解释。希望大家支持。


1楼2014-08-30 22:37回复
    力挽狂澜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8-30 22:41
    回复
      2025-08-19 19:33: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几把呢?太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30 22:43
      回复
        火前留名!此帖必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30 22:44
        回复
          第一计 笑里藏刀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注释】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剧情】
          音忍和砂忍借第一次中忍考试之机,偷袭木叶村。看似客客气气的来参加中忍考试,实则暗藏杀机。
          此处不应为瞒天过海之计,因为瞒天过海之计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来对敌人造成假象,虽然砂忍可能多次来木叶参加中忍考试已成一种常态,但是此次袭击木叶并非从一开始就有的计划,而合作的音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说到过是第一次参加联合中忍考试,所以这次的袭击计划不符合瞒天过海之计的基本要求。


          5楼2014-08-30 22:52
          回复
            不明觉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30 22:53
            回复
              第二计 借刀杀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剧情】
              大蛇丸窜使砂忍袭击木叶,并使用一尾守鹤之力。
              大蛇丸和他的音忍其实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木叶,而且砂和木叶又是同盟,不可能靠大蛇丸一己之力撼动两个大势力。所以对大蛇丸最好的策略就是让砂对抗木叶,使砂和木叶的同盟瓦解,自己才能从中取利。也许有人会认为此计也可以判定为树上开花之计,其实不然,“借刀杀人”借的是“力”,而“树上开花”借的是“势”,大蛇丸要的就是砂之力,并没有要其势,所以是借刀杀人不是树上开花。


              7楼2014-08-30 22:54
              回复
                第四计 混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注释】
                ①乘其阴乱:阴,内部。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
                ②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经.随》卦。随,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兑上)。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故如象名“随”。随,顺从之意。《随卦》的《象》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为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
                【按语】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日:“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剧情】
                大蛇丸潜入中忍考试并袭击佐助,意图夺其身体和写轮眼。
                其实大蛇丸的目的有两个,主要目的是夺取佐助,次要目的是摧毁木叶,此行木叶是否能被摧毁对大蛇丸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佐助,他混的就是中忍考试和袭击木叶之乱的这趟浑水,摸的是佐助这条大鱼。


                9楼2014-08-30 22:55
                回复
                  2025-08-19 19:2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五计 釜底抽薪
                  【原典】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
                  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
                  ②而消其势:势,气势。
                  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 “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 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面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日:“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日: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剧情】
                  自来也带鸣人去寻找纲手要她继承火影,与此同时大蛇丸也找到纲手要求替他治疗双手。
                  如果纲手答应大蛇丸,那么木叶将面临火影仍旧空缺的局面,而大蛇丸一旦手伤被治愈,其必定趁虚而入反攻木叶。


                  10楼2014-08-30 22:56
                  回复
                    第六计 借尸还魂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注释】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己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①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剧情】
                    自来也借用鸣人的理想唤醒纲手对弟弟和恋人的梦想的回忆,从而让纲手下定决心与大蛇丸对立,破坏大蛇丸计划。


                    11楼2014-08-30 22:58
                    回复
                      有搞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30 22:59
                      回复
                        第七计 欲擒故纵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注释】
                        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卦辞:“需,有孚,光”。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按语】
                        所谓纵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随之,故蹑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剧情】
                        大蛇丸给了佐助天之咒印,他坚信佐助为了追求力量必定会去找他。所以在袭击木叶失败后,即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兜也对大蛇丸说:“你已经给佐助带上了项圈”,而之后佐助确实出走投靠大蛇丸。


                        13楼2014-08-30 22:59
                        回复
                          第八计 打草惊蛇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剧情】
                          宇智波鼬和干柿鬼鲛造访木叶,打探九尾人柱力漩涡鸣人情报。同时晓的其他成员也是两人一组前往各个忍村探查尾兽人柱力的情况。
                          人柱力是每个忍村的大杀器,所以对其保护也应该是非常严密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晓的这次前站行动,就是要把哪些明的暗的保护力量都给挖出来。


                          14楼2014-08-30 23:03
                          回复
                            第九计 顺手牵羊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剧情】
                            鼬和鬼鲛在打探鸣人情报的同时也想在恰当的时机带走鸣人,最后因自来也的出现而失败。


                            15楼2014-08-30 23:04
                            回复
                              2025-08-19 19:21: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十计 以逸待劳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剧情】
                              晓在探查了人柱力情报后的2年内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暗中准备捕捉尾兽的条件。


                              16楼2014-08-30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