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雕花角鹿寓意长寿
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金项链长43厘米,重91.25克,分为上、下、左、右四部分。左、右两部分相同,分别由14个直径约为1厘米左右的金色珠子组成。令人称奇的是,在每个金色珠子上各镶嵌了10颗珍珠,现珍珠已脱落。14颗金色珠子用一条长金链串联。项链的上部分有一个金色的圈,圈里面有一颗像宝石一样的深蓝色的珠子,珠子上面用凹雕的技术刻有一只花角鹿。雕塑是人们常见的艺术手法,凹雕是雕塑中的一种,就是指雕的图案内陷于表面的雕塑手法,这种雕塑手法把动物或者别的形象雕刻在石头或者硬物上,只不过,一般的雕塑形象都是凸出于表面,而凹雕则是陷入表面中。刻在宝石上的凹雕,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鹿纹是一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
鹿作为器物的装饰纹样在中国和西方均有,而且历史悠久。在葱岭以西的地区,栗特族人曾生活在此。在栗特文化中常见的鹿为花角鹿。花角鹿纹饰是栗特银器中的典型图案。这种圆圈内刻绘动物图案的装饰样式是栗特器物的典型样式。栗特民族的花角鹿通过金银器等艺术载体经丝绸之路出现在西安的墓葬里,有表达吉祥长寿的意思,这是对逝者的祈福。
来自异域的罕见青金石
在项链的上部,还有两颗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玉石,产自阿富汗巴达克山,一般呈蓝色,在古时,有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常随葬墓中。在深蓝色的映衬下,青金石闪耀着金黄色的、像小星星一样的亮点,仿佛夜幕下众星闪烁,适于女士佩戴。拥有它既是地位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这件项链最令人夺目的是下部分的中间有一个大圆形的鸡血石,在鸡血石之外,嵌着24颗小珍珠。在鸡血石的最下部分,用金链与红宝石相连接的是一个心形的金饰,上面还有一颗长达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堪称是李静训墓出土的珍品。
而该墓出土的另一对金手镯呈椭圆形,像一对金环,共分为4节。每一节的两端端点与另一节的端点处相连接,上面镶嵌着珠子。珠子呈半圆形、透明无色,像是玻璃珠的样子,表面有白锈。各节以方形的青绿色的玻璃珠来连接。金手镯开口处的一端是像花瓣形的扣环,另一端是一
个小钩。钩可以活动,扣在环上可自由开合。金手镯在古代并不多见,类似于李静训墓出土的此类形制更是绝无仅有。
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金项链长43厘米,重91.25克,分为上、下、左、右四部分。左、右两部分相同,分别由14个直径约为1厘米左右的金色珠子组成。令人称奇的是,在每个金色珠子上各镶嵌了10颗珍珠,现珍珠已脱落。14颗金色珠子用一条长金链串联。项链的上部分有一个金色的圈,圈里面有一颗像宝石一样的深蓝色的珠子,珠子上面用凹雕的技术刻有一只花角鹿。雕塑是人们常见的艺术手法,凹雕是雕塑中的一种,就是指雕的图案内陷于表面的雕塑手法,这种雕塑手法把动物或者别的形象雕刻在石头或者硬物上,只不过,一般的雕塑形象都是凸出于表面,而凹雕则是陷入表面中。刻在宝石上的凹雕,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鹿纹是一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
鹿作为器物的装饰纹样在中国和西方均有,而且历史悠久。在葱岭以西的地区,栗特族人曾生活在此。在栗特文化中常见的鹿为花角鹿。花角鹿纹饰是栗特银器中的典型图案。这种圆圈内刻绘动物图案的装饰样式是栗特器物的典型样式。栗特民族的花角鹿通过金银器等艺术载体经丝绸之路出现在西安的墓葬里,有表达吉祥长寿的意思,这是对逝者的祈福。
来自异域的罕见青金石
在项链的上部,还有两颗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玉石,产自阿富汗巴达克山,一般呈蓝色,在古时,有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常随葬墓中。在深蓝色的映衬下,青金石闪耀着金黄色的、像小星星一样的亮点,仿佛夜幕下众星闪烁,适于女士佩戴。拥有它既是地位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这件项链最令人夺目的是下部分的中间有一个大圆形的鸡血石,在鸡血石之外,嵌着24颗小珍珠。在鸡血石的最下部分,用金链与红宝石相连接的是一个心形的金饰,上面还有一颗长达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堪称是李静训墓出土的珍品。
而该墓出土的另一对金手镯呈椭圆形,像一对金环,共分为4节。每一节的两端端点与另一节的端点处相连接,上面镶嵌着珠子。珠子呈半圆形、透明无色,像是玻璃珠的样子,表面有白锈。各节以方形的青绿色的玻璃珠来连接。金手镯开口处的一端是像花瓣形的扣环,另一端是一
个小钩。钩可以活动,扣在环上可自由开合。金手镯在古代并不多见,类似于李静训墓出土的此类形制更是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