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吧 关注:7,925贴子:12,382
  • 6回复贴,共1
看到这些帖子!感觉好奇怪!这些事是真的吗?真心不太信,求解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01 22:37回复
    修真之道,
    乃是:天下第一件大事,
    又是:天下第一件难事。
    此事,以其至大至难,
    故曰:天下希有之事。
    必须:深明造化、洞晓阴阳、
    存其:经久不易之志、
    循序渐进者,方能行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
    未曾学道,即欲成道;
    未曾学人,即欲作仙。
    难怪,
    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
    学道之士,必须:
    博览群书,极深研几,
    先明其道,博学多问,
    由浅及深,自卑登高,
    循序而入,深造自得。
    博学多问,明理明道,
    方能:识的盲师明师,
    亦能:辨得邪道正道。
    纵不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
    亦可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
    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
    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同:梦幻泡影,
    百年岁月,只是:瞬息之间。
    无常一到,
    纵有:金穴银山,买不得性命;
    虽有: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
    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
    阎王老子,不肯留情,
    一失人身,万劫沉沦。
    有志于道者,
    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
    方有:通衢大路。
    尘缘不断,妄想成道。
    身虽出家,心未出家,
    一举一动,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
    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
    不但,不能成道,
    而且,无由闻道,
    何贵乎:出家?
    古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
    所以,
    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
    悟真云:
    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
    了道歌云:
    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
    此言:
    世事皆假,性命最真,
    欲知其真,先弃其假。
    何则?
    一认其假,自心即为假役。
    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
    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
    不惜性命,悬虚不实,
    空过岁月,到老无成,
    必至老死,何益于事?
    吕祖,因一梦,而群思顿脱;
    马祖,因悟死,而成道最速。
    先:勘破世事,而后修真。
    所以,成真了道,易于他人。
    出家修行,原系:勘破世事而然。
    若未勘破,而强出家,有名无实,
    本欲登天,而反坠地,
    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
    不论:在家出家,
    若欲辨此:切身大事,
    先将世事,尝探一番,
    尝探来,尝探去,
    尝探到:没一点滋味处,
    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
    从此,把身外一切:
    虚假之事,一笔勾消。
    脚踏实地,寻师访友,
    勇猛精进,为道忘躯,
    自然,一诚格天,
    祖师:暗中提携,
    当有:真人度引。


    3楼2014-09-04 06:44
    收起回复
      积德修行
      悟真云:
      若非修行积阴德,
      动有群魔作障缘。
      积德修行,
      乃是:修道者之要务。
      若离德,以言道,
      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
      古之圣人,必先明道,
      古之贤人,必先积德。
      未有不明道,而能圣,
      未有不积德,而能贤。
      若欲希圣,必先希贤;
      若欲成道,必先积德。
      欲得:仙佛学业,
      必须:道德两用,
      道,是:为己之事;
      德,是:为人之事。
      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
      古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
      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
      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
      然后,功满德就,方受天诏。
      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
      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
      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
      若,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
      势必:暗降灾殃,促其寿数,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无知者,自满自足,不能深入,
      日久懈怠,志气尽丧。
      悭贪烦恼,甚于常人,
      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
      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
      入于轮回,而不可挽回。
      大道,不可轻传,
      以免真宝,被人窃去。
      失言匪人,必遭魔障。
      不可:轻露圭角,
      必待:有大力者,
      方可:倾囊付之。
      世之学人,方入门户,
      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
      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
      绝不思:
      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
      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
      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
      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
      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
      千方百计,不可枚数。
      异日,欠下十分债账,
      不知:如何消化?
      古曰:
      两只角,或有或无,
      一条尾,千定万定。
      必是此:无知之辈。
      有志者,
      须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
      不要:糊涂作事,担误了前程。
      何为德?
      恤老怜贫、惜孤悯寡、
      施药舍茶、修桥补路、
      扶危救困、轻财重义、
      广行方便,积德累功。
      何为行?
      苦己利人、勤打尘劳、
      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仇,
      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
      即:有德必积,见义必为。
      积德立行,愈久愈力,
      德服鬼神,品超庸俗,
      高人一见,决定入目,
      感动师友,大道有望。
      否则,
      不积一德,不修一行,
      妄想成道,偶遇高人,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自谓:可以欺人。
      殊不知,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更有一等不务本分之流,作孽百端,
      朝酒肆而夕花乡,口道德而心盗跖,
      损人利己,千奇百怪,不知自悔,
      反怨自己无福无缘,
      乃毁谤丹经尽属诳言。
      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
      求其为人而不可得,何敢望仙乎?
      德是:自己人世之事;
      道是:师传成仙之事。
      不积德,而欲修道,
      人事,且不能,
      仙道,怎得成?


      4楼2014-09-04 06:44
      回复
        尽心穷理
        儒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尽性至命之学,
        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
        则其:性能全,命能保,
        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
        则其:命难修,性难了,
        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
        糊涂,出家,
        糊涂,学道,
        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金丹之道,
        是:包罗天地之道,
        为: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
        非可:容易而知。
        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妄想:
        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子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
        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人,亦有谓:
        若还纸上寻真义,
        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
        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多借此,为凭证,
        而即:置经书于不问,
        大错!大错!
        仙真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阶梯,
        与教门:留眼目。
        而反:毁之谤之,
        其罪:尚可言乎!
        即,后之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
        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
        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
        穷理之学,
        果能:功夫不缺,
        日久:自有所悟。
        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
        不得:贸然下手。
        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
        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
        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若,
        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
        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
        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
        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
        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
        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
        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
        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
        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
        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
        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
        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
        若不:博览群书,以明其理,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
        欲求长生,反而促死,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有真有假,
        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
        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
        重复修持,而方了事。
        如二翁者,神仙中之领袖,
        些子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
        访求真师
        古仙云:
        若无师指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
        悟真云: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性命之学,必有师传,
        非可:妄猜私度,而知。
        道光,顿悟圆通,
        自知:非向上事,
        得遇:杏林,而成大道;
        上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
        犹必:见青城,而备火候;
        三丰,苦历十余年,一无所得,
        后感:郑吕指点,方知大事。
        虽世间微艺薄技,尚赖师传而知,
        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
        性命之道,乃:窃阴阳、夺造化、
        转生杀、扭气机、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之道,
        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
        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
        是:
        天下第一件大事,第一件难事,
        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
        独是:
        旁门:三千六百,
        丹法:七十二品,
        以邪害正,以假乱真,
        谁为盲师?谁为明师?
        甚难辨别,然辨别亦易,
        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
        不滥交,不谄世,
        不同党,不要名,
        不恃才,不谋利,
        不欺人,不怪诞,
        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
        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
        贪嗔痴爱,而俱无;
        意必固我,而悉化。
        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
        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
        间或:援引志士,
        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
        果其:白玉无瑕,
        方肯:指示端倪;
        如其:非人,
        决不敢:轻泄天机。
        此所以为:明师。
        世间:盲师,
        无而为有,虚而为盈,
        不肯:自思己错,
        更将:错路教人。
        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
        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
        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
        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
        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
        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
        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
        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
        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
        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
        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
        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
        或有避五谷,求延年者,
        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此等之辈,
        功德不言,节操不立,
        身衲衣,而腰钱囊,
        头簪冠,而心蛇蝎,
        见富贵,而留心,
        遇困苦,而忘道,
        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
        丧名败教,哪知万劫沉沦。
        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
        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
        一头一拜,即收为徒;
        一茶一饭,即便传道。
        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
        窃仙佛之法言,而捏怪作妖,
        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
        学人,若听其言,
        而不察其行,以有道目之,
        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
        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
        固结不解,虽有:高真圣师,
        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
        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
        缁黄之流,东走西游,
        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
        只以口头三味取人,
        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试问:
        学道者,千千万万,
        成道者,能有几人?
        大抵,
        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
        以其:不常见、不多得,
        所以,为高人。
        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岂得以:口头三昧,为:高人乎!
        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
        善识人之高低身份。
        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
        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
        更以《悟真篇》《参同契》诘之,
        而随口应者,即是:明师。
        屡试屡验,百发百中,
        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5楼2014-09-04 06:45
        回复
          好吧,怪不得删我的贴,还是吧主的回复内容丰满


          6楼2014-09-04 20:34
          回复
            就是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9-04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