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昆吧 关注:8贴子:355
  • 0回复贴,共1

尼采素材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平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1844年 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1858年 14岁 10月起,在南姆堡近郊帕弗达预科学校读书。
1864年20岁 10月,进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
1865年 21岁 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
1867年 10月,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
1869年受聘巴塞尔大学。
1872年1月,出版《悲剧的诞生》。
1885年执笔《善与恶的超越》
1888年续写《快乐的知识》,完成《道德的谱系》等作品。
1889年患严重的中风与精神分裂。
1900年 56岁 8月25日在魏玛咽下最后一口气息,8月28日葬于故乡洛肯镇。死后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并列为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思想家。
成就
在尼采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里尔克、赫塞、托玛斯·曼、斯蒂芬·乔治、萧伯纳、纪德、萨特和马尔卢这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法语区域闻名遐迩,而且还流传于遥远的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
关键词
1、自由,约束。 (石)
原文摘抄:
到普夫塔中学的第一年,他写了好几首诗。其中有一首是:
不要问我,
“你的故乡在何方?”
我决不接受空间的约束,
也不受
时间的框框。
我像苍鹰一般
自由翱翔!
20年后,当他开始作为一个既是思想上也是实际行动中的飘泊者四处游荡时,这首诗就成了一个十分应景的写照。
读后感:在谈论比如说内心的自由,约束等方面可以使用。最好把诗歌使用在开头和结尾,就是很好的得分点。
2、朋友,交友,友谊。
原文摘抄:
尼采在普夫塔同在小学时一样,仍然是不合群的,只习惯于同一、两个亲密朋友单独交往。正由于缺乏广泛的交往,尼采特别重视个别知心朋友的友谊。知心朋友的友谊,这在他一生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在普夫塔,他也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由于音乐,他结识了戈斯多夫;由于诗歌,他结识了杜森。在给母亲的信中,尼采说,在学校里,“我另有一个令人愉快的包括各种朋友的小圈子,可是从他们那里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启迪。我首先想要结交的是比自己更强的人。”这两个朋友不一定比他强,但都是十分忠实可靠的人。
戈斯多夫是尼采在琴房认识的。他们都喜欢弹钢琴。戈斯多夫对于尼采的音乐才能佩服不已。一直到尼采去世的那一年,戈斯多夫在给尼采的另一个朋友的信中还回忆起这一段经历说:“我不认为贝多芬会比尼采在即兴演奏时更动人,尤其是在天空出现雷鸣的时候。”以后他们的友谊就不仅仅限于音乐领域。
读后感:在谈论比如说是朋友或友谊,交友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使用这则材料。在使用时要注意对原文中材料的引用,但此则材料不适用于开头或结尾。注意对材料的把握。
3、人类的本质,自我。寻找,新的开始。
原文摘抄:
尼采发问道:“人类是什么?是整体宇宙的一个阶段?是发展过程的一个时期?还是上帝随心所欲的创造物?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人类自身是一种手段还是一个结局?”
他思考的结果是:“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于寻找;可是无论我们称之为历史的浩渺无际的时间延续多长,它们在各个时刻都是相同的,历史上的各个转折点被铭刻在这座巨钟的刻度盘上:指针不停地移动着,当它走到12点时,就重新开始新的一圈。”在这里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以后的一个主要思想“永恒轮回”的萌芽。
读后感:在此段中,尼采的发问极适用于开头,是针对于那些讨论自我或者是人类的本质方面的。还有,尼采思考的结果极适用于结尾,针对答案,寻找或者是新的开始等方面的。如若使用,便可成为得分点和作文的亮点。
4、个人与集体,集体对个人的意义。
原文摘抄:
进入波恩大学后,尼采面临着一个选择:他是否参加本校的学生会组织?这种学生会组织主要是社交性质的,不参加就意味着把自己排除在学生社交活动之外。
正如面临其它许多大事一样,尼采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处于两难选择之中:按其本性来说,他不喜欢参与这种人数众多的组织活动,宁可孤居独处,或与二、三朋友交往;另一方面,他又认识到这或许是自己的一个弱点,初来一地应该处理好人际关系。
从普夫塔来的学生几乎全都参加了这个组织。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尼采决定参加进来。
读后感:在此段材料中,个人与集体,集体对个人的意义很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如果遇到此类的作文,上面的就是很好的材料。但不要忘了突出尼采。
5、信仰。
原文摘抄:
正像小的时候那样,每当有不解的难于决断的问题,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躲在一个角落里思索,不想清楚就不出来。在一些大问题上,现在他还处于没有完全想清楚的状态。
但有些东西他又是看得很清楚的。6月,给妹妹的信中,他谈到信仰与追求真理的关系问题。尼采说:“如果我们从小就相信灵魂的拯救不是依赖信仰于基督而是别人,我们无疑也会感到同样幸福。显然是信仰本身而不是其背后的目的传递了福音。真正的信仰必有所得。它会给信仰者所期待的一切。”
在尼采看来,信仰某种东西要比探究真理容易得多。
读后感:在谈到信仰以及信念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对原题的转化来运用此材料。其中尼采的原话可适当减缩。可用于文章的靠前部分。
6、谦恭。
痛苦就是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本身,我们不要企图超越它,让我们比任何时候的基督徒都更彻底地接受它。让我们信奉它,让我们用积极的爱去爱它,让我们像它一样热烈而无情,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冷硬,无论它冷酷也罢,野蛮也罢,让我们都接受它。贬低它就意味着懦弱,让我们沉思永恒轮回的象征以锻铸我们的勇气。
读后感:谦恭地生活,并且不用常人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生活的秘诀,这就是生活的全部艺术。
名言
1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认识之前的手段之一。
2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3人是在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一条越过深渊的绳子。
4、人可以控制行为,却不能约束感情,因为感情是变化无常的。
5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6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
7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8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 9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颁奖词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一生是也应该是这样的: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来拯救自己,并感动他人;也可以依靠自己独有的气质或品质来改造身边的事物,改造世界;更可以对不管是过去的或者是将来的任何人,甚至是他自己,都可以喊出:“我是太阳!”。


IP属地:新疆1楼2014-09-04 14: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