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一)宋本
余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绍兴三年( 1133 年)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 兴府余姚县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f52a37d97eef01f4d1418cdd0ff99e0/bf5a1925bc315c60bf7571f68eb1cb134854776f.jpg)
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墨迹残存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089bbc7f31f3a295ac8d5c6a924bce3/c6813c315c6034a8d202a298c81349540823766f.jpg)
《资治通鉴》宋刻本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933df3639292df597c3ac1d8c305ce2/e395dc6034a85edf006ce43a4a540923dc54756f.jpg)
傅增湘(1872年—1949年)捐赠的《资治通鉴》宋刻本
(清代翰林,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曾任民国教育总长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认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 《藏园群 书经眼录》认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号为景佑本者。
一)宋本
余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绍兴三年( 1133 年)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 兴府余姚县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f52a37d97eef01f4d1418cdd0ff99e0/bf5a1925bc315c60bf7571f68eb1cb134854776f.jpg)
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墨迹残存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089bbc7f31f3a295ac8d5c6a924bce3/c6813c315c6034a8d202a298c81349540823766f.jpg)
《资治通鉴》宋刻本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933df3639292df597c3ac1d8c305ce2/e395dc6034a85edf006ce43a4a540923dc54756f.jpg)
傅增湘(1872年—1949年)捐赠的《资治通鉴》宋刻本
(清代翰林,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曾任民国教育总长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认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 《藏园群 书经眼录》认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号为景佑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