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吧 关注:503贴子:1,931
  • 10回复贴,共1

【风物传说】耶律楚材与读书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息来源:北镇旅游网 


1楼2008-02-24 18:03回复
    在北镇市医巫闾山观音阁的山坳里,有一座古庙旧址,是元朝宰相耶律楚材幼年读书的地方


    2楼2008-02-24 18:08
    回复
      耶律楚材是东丹王的后代,他出生在闾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四五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寄养在姥姥家。外祖父是个读书人,知道他家从东丹王起,就是书香门第,因此,耶律楚材六岁时,外祖父就送他到私塾馆里读书。老先生是位汉人,有一些学识,看耶律楚材年纪小又很聪明,念了半年书,就能对对、作诗,所以很喜爱他。


      3楼2008-02-24 18:08
      回复
        那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先生带着学馆的几十个学生去登山,来到了小阁。这些学生象小鸟儿出笼一样,连蹦带跳地,心里都乐开了花。等到了小阁的半山腰时,老先生看小耶律落在了后面,就让大伙都坐下休息一会儿。老先生趁此机会以登山为题,让学生们作首诗,大伙都愣住了,老半天也没作出一句诗来。


        4楼2008-02-24 18:09
        回复
          这时小耶律赶上来了,见大伙都在相互观望,谁也不说话,忙问老师是咋回事?老师把要大家作诗的事告诉给他。小耶律听了,顺口说:“那好作。”学生们一听都笑了,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作不了,你能作?那你就作一首吧!”小耶律并不客气地说:“小阁何如大阁高,”大伙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老先生也忍不住笑了,问:“下边怎样?”小耶律接着说:“游山歇在半山腰。”大伙笑得更厉害了。老先生说:“小孩子话!”小耶律接着又说出两句来:“英雄一气凌峰顶,壮志从来贯九霄。”这回大伙儿瞪大了眼睛瞅着先生。先生问:“大家说,他这最后两句好不好?”大伙儿齐声说:“好!”从此小耶律初露了头角。


          5楼2008-02-24 18:09
          回复
            小耶律到了十五岁时,外祖父因病去世了,舅舅又被迁到山海关内,只好把他留在私塾馆里继续读书,可是老先生教不了他了,因为他博通经史。后来他寄居在大阁的一个庙里自己攻读史册和百家名著,钻研兵书战策。每天帮老和尚种田栽树,早晚读书写作


            6楼2008-02-24 18:09
            回复
              这一年,闾山一带,年景不好,百姓挨饿,到处逃荒。小耶律看在眼里,想在心上。偏巧闾山下边住着一个财主,家里存有几千石粮食,他是有名的吝啬鬼,一升米也舍不出来。小耶律听说吝啬鬼的老婆信佛,常到庙上烧香,就对老和尚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这一带百姓挨饿,大当家的咋不想想办法,普救众生呢?”老和尚说:“出家人倒有善心,可就是没有办法。”小耶律说:“兵不厌诈,是为了打胜仗;咱为了救济灾民,使一点智谋也未必不可。”老和尚问他有何计策?小耶律便和他耳语了一阵,老和尚会意地点头笑了。


              7楼2008-02-24 18:09
              回复
                老和尚又说桃花洞出圣水,佛祖在那里显圣,不如派人到洞里看看,就知道了究竟有啥灵验。吝啬鬼向家丁们说:“谁能进去?”因为洞里阴森可怕,没人吱声。小耶律便自报奋勇,要进洞去看个究竟。老和尚一旁称赞说:“他是童子最合适。”小耶律看财主也没意见,就一头钻进洞里,约莫半个时辰,他手托一块青石板由洞里出来,交给了财主。财主一看,原来青石板上,用朱笔写了四句话:“舍粮千石,免除灾难,为人造福,上天降善。”看完就交给了和尚,和尚口念:“阿弥驼佛,这是佛祖旨意,施主可替天行道,救这一方灾难,日后施主一家人可升天界。”


                9楼2008-02-24 18:10
                回复
                  吝啬鬼信仰神佛,为了积德升天,就不得不开仓放粮,一千石粮几天就放完了。小耶律又根据这件事,写一道表章,说闾山桃花洞和大石棚出圣水,降甘霖,是金主的祥瑞,应豁免本年钱粮。金主饬令地方官免了一年钱粮。从此,小耶律在这里出了名


                  10楼2008-02-24 18:11
                  回复
                    正巧有人向金主讲了这件事,金主就有意召见他。岂不知他自幼就羡慕张良为韩国报仇的故事,早就蓄心遇机会推翻金朝,替祖先辽国报仇


                    11楼2008-02-24 18:11
                    回复
                      他听说蒙古族元太祖铁木真,逐渐兴起来了。铁木真的三儿子窝阔台,又能招贤纳士。他来到了斡难河,拜见窝阔台,后又拜见太祖,献联宋灭金、西征欧亚、再进窥中原的国策。太祖很夸奖他,就用为军师参与国政。太宗又封他为中书令,太宗逝世,又辅佐世祖,为元朝开国三朝元老。元朝统一天下后,为纪念他在医巫闾山大阁读过书,便修建一座耶律楚材读书堂。清乾隆皇帝,到闾山游览,所作的五言三十韵,有这样两句诗:“作记徽彭泽,成诗忆楚材。”就说的是耶律楚材,他的生平,除史册记载外,就有以上这段故事,流传到现在。


                      12楼2008-02-24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