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芥菜种吧 关注:281贴子:11,684
  • 2回复贴,共1

简析奥卡姆剃刀原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以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神学为宗旨,发展出一种繁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9-17 23:56回复
    接上楼:发展出一种繁琐哲学(神学),其缺点是,用人为的神学过份细致地去解释自然界的万有。而奥卡姆本人基于方济各修士的神秘主义立场,认为神学无需对物界严加干涉,研究物界,只需运用自然理性即可,将人为的神学体系从物界中剔除出去,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条原则称之为奥卡姆剃刀原理。而事实证明他符合科学世界的研究原则,非常好用。后来甚至成为剔除上帝观念的理由。但是,追本溯原,奥卡姆本人并非无神论者,他仍然是基督教的修士,他也没有否认他的信仰,他只是认为,信仰完全超越于物界研究的那种自然理性,而自然理性也无权对启示信仰(圣经)干涉,信仰是灵性直觉,默想,苦行。其实奥卡姆剃刀并非原创,因为早在他之前,就有一种类似这个观点的念头,表述为:用较少的原则解决较多的问题。而更早的思想渊源,我认为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发难。柏拉图曾提出各种事物具有与之对应的各种非物质性的理型,而理型是完美的,各种物质只是依照这完全的理型仿制而来,结果却被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讽刺说:这样的思想,使本来繁重的世界增加了一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9-18 00:33
    回复
      个人认为,用较少的原则解决较多的问题这条原则,用于研究物质规则可能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所有领域都用这种方法呢?未必,例如伦理学(道德)层面,如果用较少的原则,甚至只用一条死原则去评估,就会显得过于主观和局限。还有,在艺术层面,也必要运用多角度去把握,显出艺术的整体内涵。例如欣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你可以从色彩原理去欣赏它,又可以从心灵感受去琢磨出向日葵的姿态意象,更应从画家的精神境界、时代氛围,去感知人生的困境,然后跳处来作整体观之,艺术的价值才能显明出来。因此,针对人文层面,美善层面,我反而提出:用较多的原则,去揭示较丰富的内涵。当然,你可以说,这较多的原则,其背后也是隐性的一个大原则,而非多原则,但这个一不是死板的一,而是统一的一,统一的一包含多。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9-18 0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