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觉慧在高公馆门前遇见一个小乞儿。凛冽的北风与小乞儿身上单薄的破烂衣服的巨大反差,高公馆内的欢乐融融与小乞儿的孤苦伶仃的强烈对比,觉慧心生怜悯,并转而愤斥社会制度的不公与腐朽。可是,文中提到,他很快就忘了这件事。一本«家»读完,感触最多的就是“遗忘”。一件事,在当时看来是多么伤痛或多么欢欣,却仍逃不过岁月的磨洗。渐渐就淡了,忘了。
三岁之后,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是学校,见得最多的人是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去数过自己究竟有多少位老师,但肯定不少。在这为数不少的老师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多少呢?
我的第一个学校是新华街幼儿园。如今新华街幼儿园早已不在,也记不清它的样子。只是模模糊糊的记忆中时而闪现一位幼师。忘了她的样子,忘了她的声音,只记得她对我很好,是我的一位同学的妈妈。上次与那位同学相逢,竟不自主地问她妈妈的近况。话一出口,自己也惊吓到,我竟然认识她的妈妈。
印象略深的就是三年级的那位数学老师吧。当时她就比较老,四五十岁,如今早已退休了吧。记得她的脾气很不好。有次演板时,我错将2+3等于6。她不等我算完,就怒气冲冲地将我赶回座位。我刚回座位,就听见她说我是“大苕”,并让全班同学以后喊我“大苕”。之后的事也记不清了。
初一的那位语文老师,她总是抽出一些课让我们读课外书。记得她说,学语文就是要多读书。之前、之后,没有一个语文老师舍得“浪费”一个晚自习,一节课让我们读读课外书,而是担心讲课、做练习、考试的时间不多。记得还有一位化学老师,因有同学在他的晚自习时看课外书,而毁了建立不到一天的“图书角”。
高中老师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没忘,但不知何时他们又会从我的记忆中悄无声息地溜走?
一切或伤痛或欢欣总是随着时间流逝。
我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只是想乞求它不要带走我的记忆。这些回忆中藏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现在想不起,但不代表它不重要。明明还有很多的好老师,就这样在我的脑海中销声匿迹了。
记不得他们的样子,记不得他们的声音,只记得有一位老师在一个课间陪我们打雪仗,一位老师说他不想做好人或坏人,只想当个普通人,一位老师亲自送我回家,一位老师……
现在,尽可能地与高三的那六位老师保持着联系。每逢节日,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送去我的小小心意。有时,碰巧他们在线,与他们聊聊天,说说自己在大学的生活,也听他们说说他们现在的学生,母校的状况。放长假回家时,总跑回母校去看看母校,看看他们。如此烦着他们,害怕忘记。
三岁之后,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是学校,见得最多的人是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去数过自己究竟有多少位老师,但肯定不少。在这为数不少的老师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多少呢?
我的第一个学校是新华街幼儿园。如今新华街幼儿园早已不在,也记不清它的样子。只是模模糊糊的记忆中时而闪现一位幼师。忘了她的样子,忘了她的声音,只记得她对我很好,是我的一位同学的妈妈。上次与那位同学相逢,竟不自主地问她妈妈的近况。话一出口,自己也惊吓到,我竟然认识她的妈妈。
印象略深的就是三年级的那位数学老师吧。当时她就比较老,四五十岁,如今早已退休了吧。记得她的脾气很不好。有次演板时,我错将2+3等于6。她不等我算完,就怒气冲冲地将我赶回座位。我刚回座位,就听见她说我是“大苕”,并让全班同学以后喊我“大苕”。之后的事也记不清了。
初一的那位语文老师,她总是抽出一些课让我们读课外书。记得她说,学语文就是要多读书。之前、之后,没有一个语文老师舍得“浪费”一个晚自习,一节课让我们读读课外书,而是担心讲课、做练习、考试的时间不多。记得还有一位化学老师,因有同学在他的晚自习时看课外书,而毁了建立不到一天的“图书角”。
高中老师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没忘,但不知何时他们又会从我的记忆中悄无声息地溜走?
一切或伤痛或欢欣总是随着时间流逝。
我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只是想乞求它不要带走我的记忆。这些回忆中藏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现在想不起,但不代表它不重要。明明还有很多的好老师,就这样在我的脑海中销声匿迹了。
记不得他们的样子,记不得他们的声音,只记得有一位老师在一个课间陪我们打雪仗,一位老师说他不想做好人或坏人,只想当个普通人,一位老师亲自送我回家,一位老师……
现在,尽可能地与高三的那六位老师保持着联系。每逢节日,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送去我的小小心意。有时,碰巧他们在线,与他们聊聊天,说说自己在大学的生活,也听他们说说他们现在的学生,母校的状况。放长假回家时,总跑回母校去看看母校,看看他们。如此烦着他们,害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