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8岁贾兴恒老人、84岁崔众德老人、七十多岁张明绪老人、八十多岁曹启来老人以及众多金叵罗村老寿星们共同讲述:在大约一百一十年前左右,在金叵罗村内有个远近闻名的八大堂,何谓八大堂?即原来金叵罗村有八户姓张的地主,每户为一个堂,八个堂分布在全村的各个位置。每个堂的大门上方都悬挂着一块写有堂号的大牌匾。牌匾是油漆木牌制作而成,然后用金色字写上堂号。听老人说那些堂号和牌匾不可以是地主自己家取的名和制作的牌匾,必须得是地主家里具备一定面积的土地、能供得上贫农去扛活(打工)、自己家里人口也比较多、家里还能存一些钱、地主本人在村里为人处事也能立得住好比绅士一样、在村内外能出名的地主家才可以被称为一个堂,堂号均由村里的贫下中农共同取名并送去印有堂号的牌匾,悬挂在地主家大门口正上方。而且堂号也不能是一两个人就可以送的,至少得有五六个在村里比较混得开、且具有代表性的贫下中农才能组织起来给地主家送堂号、送牌匾。去给地主家送牌匾也不是白送的,送牌匾时地主家得管饭。
听说当初金叵罗村有十几个堂,,但是在密云地区较为闻名的还得是张家的“八大堂。”听老人们讲由于金叵罗村立村早,地广人稀,周边的人都视这里为聚宝盆,后来周边的人就陆陆续续的往金叵罗村里搬,据老人讲述金叵罗村张氏家族共分为五大张,其中这八大堂就是从密云羊山和沙河搬迁过来的,所以被称为羊山张和沙河张,在金叵罗村立户后慢慢的才发展成了远近闻名八大堂。这八大堂分别为:中兴堂(也叫北大门,是张氏老大家)、聚稳堂(老二家)、西城堂、永安堂、当中堂、东兴堂(机房:即地主家过去织布的机房)、准远堂、中正堂。
今天下午我请村里八十四岁的崔众德老人带我去以前的八大堂原址看看。虽然那些地方早已变了模样,但是有的地方依稀还能寻得一些当初八大堂的影子。
聚稳堂的原址

现在村委会后面胡同口那两个灰色砖砌的牌楼立柱就是当年永安堂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两个牌楼立柱。


现在村委会办公的大院就是以前西城堂所在地的原址

村委会东边的当中堂原址

机房(东兴堂)的原址

北大门(中兴堂)原址所在地

中正堂

准远堂

以上在一百多年前远近闻名的八大堂,直到1946年左右全国斗地主运动正式开始后,金叵罗村以前远近闻名的八大堂也随之消失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