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餹de梦_吧 关注:49贴子:11,076
  • 36回复贴,共1

【浅谈】浅析兰之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唠叨点废话。。。
我到底有多久没来吧里好好转转了?【捂脸】
大吧主我想你了@彩虹餹de梦_
最近真的好忙啊,都没和小梦聊天
话说这个贴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发上来,这是我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写的一篇长篇大论的分析文中的一章。我这个人比较随性,想到哪就写到哪,不喜欢被束缚,随笔和日记也是一堆找不到重点的情感抒发。
分析文开始写时比较乱,所以前段时间一直没发。稍微整理了一下,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见解,还请各位多多点评,如有不足的地方请不要留情的指出,我有时间一定会尽量完善。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29 14:18回复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想说一个问题。就是:
    很多人喜欢兰都是因为她善良,单纯,或是她等待工藤君的一片痴情,然而,这样一位出生在前警官和法律界女王家庭,从小就见多社会黑暗面的女孩子,在她的性格中,就只有善良和单纯吗?或者说,她的善良,只是因为她的单纯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我看来,兰是一个天真烂漫坚持天性的女孩,但这种天真烂漫又不代表她很单纯,对于一个单纯的女孩子来说,在看到好朋友就快要掉下悬崖的那一刻,还能镇定冷静的用自己的自身优势来救人吗?我觉得不。
    但又有人说,兰的善良与其说是天性使然,倒不如说是阅历不够。当然,只有不是真正了解兰的人才会这样说。请仔细想想,在见多了社会黑暗甚至遇到过腥风血雨的兰姑娘,她会不知道她救一个犯人可能会有什么后果?笑话!更何况兰救了犯人之后,哪次不是一顿狂揍?所以,这样一位善良的女孩子,她也有她善良的原则和底线,她有冲动,却也有理智和思考。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9-29 14:19
    收起回复
      (接上)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十足的把握的话,兰从来都是冷静和理智居多,没有在关键时刻冲动过。然而这点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纵观整部剧,73对兰的心理描写本来就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兰喜欢用“我只是讨厌有人在面前死去”这样在生活中很平常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兰在关键时刻救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兰的救人是因为她的善良和感性”或者是“兰的救人是因为她充分相信工藤”。说兰“感性”并不是错,说兰信任工藤更不是错,兰在救人的时候的确[有感性]的因素在里面,但关键时刻她还是[理性居多]。而且在推理线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突出表现的兰姑娘也不会在别人面前说起自己的推理(但是别忘了,兰是整部〈名柯〉里唯一一个做过完整的推理的非侦探专业人士),所以我们在观看的时候特别容易忽视兰姑娘自身的能力,这里说的能力就包括[兰姑娘在关键时刻的独立冷静思考]。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9-29 14:20
      回复
        光说不行,上论据:73写了三次比较“惊心动魄”的兰救人情节,不管是在《工藤新一NY事件》里救下贝姐,还是“与黑衣组织的对决之满月事件”救下灰原哀,还是争议最大的“拉窗帘事件”,兰在救人之后都没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而只凭“感性”救人会有什么后果呢?答:这三次救人里“最少最少”有一次出现个三长两短,那就是满月篇里救灰原那次,其次就是拉窗帘事件。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三长两短”的发生,这恰恰从表面上说明了[兰具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成功救出别人的能力],也就说明了[兰在救人之前进行过多方面的理性思考]而[并非只有感性和冲动]。
        说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详细分解。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9-29 14:20
        回复
          (一)纽约雨夜下一双温暖的手
          纽约篇出来时,在整个名柯圈引起了不小的讨论风波,反对方说,兰太冲动,救人没原则,犯人居然也救。而作为辩护方,也对这一言论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反驳。而在看了不少的辩护分析贴后,我却觉得分析得不是非常准确,或者说不是我想要的分析,于是干脆拿着纽约篇的漫画好好的研究了一下。。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9-29 14:21
          回复
            之所以专门把NY事件中兰姑娘救贝姐一事挑出来放在第一个说,是因为这里的兰是感性方面明显多于理性的。然而又是不是如某些人所说,只是因为冲动呢?
            这还是需要从兰之前救了萝丝开始说起:萝丝对兰说的一句“多亏你救了我,我才有机会杀人”使兰愧疚了好一段时间,工藤新一做为旁观者倒是觉得没什么,但是兰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兰看来就是:是自己间接害死了西斯。所以她很自责。
            漫画里兰的原话是“都是我不好,如果不是因为我,西斯就不会死……”,对于善良的兰姑娘来说,这应该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当事者,她自己基本上是不可能会冷静下来分析当时的事态情况,从而排解自己的愧疚感的(更何况感性如兰呢……),所以【兰在这段时间里所在意的是她救了人之后的后果,却完全没有想到她在救人之前的理由】,所以她会有愧疚感。直到撞见贝姐,眼见贝姐就要从“豆腐渣工程”的楼梯上就要坠落的时候,即使之前的愧疚感还存在,但兰的反应是及时伸出手救人,这完全是她的本能。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9-29 14:22
            回复
              而把贝姐救上来之后,新兰和贝姐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曾经看到过一种言论,说兰不会独立思考,因为开始兰很愧疚也很困惑,而后来工藤一句“救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却让她的愧疚感瞬间消失了,但是犯人该不该救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是工藤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这说明兰不会独立思考,把工藤的话当做教条。我想说,这种言论是毫无逻辑可言的,首先,兰救了萝丝,萝丝却又杀了人这点使善良的兰姑娘有了不小的阴影,就像上面说的,她也不可能会主动的冷静思考这一问题从而排解自己的愧疚感。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再怎么自责自己救了一个杀人犯,都不应该眼看着一条生命的流逝,所以在抓住贝姐之后兰很着急的对她说“还愣着干嘛?赶紧抓住我的手啊!不然就会滑掉……”。这可以看出兰对于自己救了犯人这点是毫不犹豫,也是非常坚定的,在她的观念中,救人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而后来工藤新一说的那句“救人是不需要逻辑性的思考的”看似是在回答贝姐“你们[为什么]要救我?”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在告诉兰,她的两次救人行动,都没有做错,不必自责。而兰姑娘在工藤说这句话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在这之前的兰姑娘,是愧疚和困惑的,但她愧疚的只是萝丝杀人的事情,困惑的则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救一个杀人犯,而不是她救人是对还是错。而此时工藤新一说了“救人是不需要逻辑性思考”,正好如一个引路人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客观的点破当事者兰之前没有想到的这一点,并且符合兰无论是救萝丝还是救杀人魔之前的想法和潜意识里的观念(这很像我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故事的寓意:别人对你怎么样,并不能够决定你对别人怎么样)。
              那么兰最痛苦的事情得到了解答,她的愧疚感也可以到此为止了,这样的愧疚就转化成了惋惜(所以她会认为这是一段令人生厌的往事),如果还是那样愧疚的话,那才是真正不会思考的“庸人自扰”。
              而当心中最困惑的事情得到解答后,兰就因体力不支晕过去了。后来兰的心理是“原来如此…的确是这样…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重点就在于“的确是这样,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更加说明了:1.兰之前那么愧疚,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认为全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她只在意了她救了罗丝后发生的意外后果,而没有想到她救人的[理由],2.潜意识里与工藤想法一致。所以,这更不存在什么“教条”。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9-29 14:26
              回复
                【是感性?还是理性?】
                针对有些人说的“按照当时情况来分救人是对还是错”,个人认为没那回事儿。先从感性上来讨论,上面说了,在兰的价值观里,从来就不会有“救人到底对不对”这样的观念, 她最多会考虑到底哪种救人方式会使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不是考虑是否为了自身安全而放弃救人。人说“争议”,那么“争议”中至少有所谓的拥护方和反对方,站在两方之间的人会考虑很多,而足够坚定的人则不会过多思考与其对立面的言论,因为他们认为与自己对立面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或者是他们压根不想让对立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会尽力而为。而对于救人立场十分坚定的兰姑娘来说,她会犹豫不决?她会困扰不已?笑话!
                那么再从理性上来考虑,刚才我也说了,兰伸出手救贝姐完全是本能,要思考也是在救人之后。就算我们分工藤在场和工藤不在场两种情况讨论,兰在此次救人中都不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先说如果工藤不在场的情况。首先,按照兰的性格,你们觉得兰的“救人”行动只会进行到把罪犯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就结束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兰来说,“暴K犯人”从来就不是一件稀奇事儿,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兰当时本来就感冒,去废旧的楼里找工藤已经花掉她不少力气,再加上她伸出手抓住贝姐时她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也就是说只凭兰一个人本来就虚弱的力气去拉贝姐的话,贝姐很难脱离险境,体力不支的兰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将贝姐救上来,那贝姐很可能就直接掉下去,那也就没有后面的情况发生了;而如果当时兰并没有感冒的话,贝姐就能够得救,就算这时贝姐要用枪杀她,兰也完全可以将她制服,(没有人会怀疑兰的空手道能力)按照当时贝姐在空中兰在楼梯上的状况和兰的反应力本来就很快的特点,兰的胜算非常大。贝姐有枪又怎么样?漫画《血染的情人节》那里兰面对两个拿着狙击枪的匪徒,不还是一脚揣过去直接命中么?《园子的红手帕》里和京极真联手对付五十多个黑社会的人,还打了十分钟左右呢,制服一个贝姐不是多麻烦的事儿!但实际情况上是“工藤新一在场”,而且兰也因感冒而虚弱,那么新兰两人一起把贝姐救上来后有不测发生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因为即使先救人的是兰姑娘,工藤只不过是在后面帮了兰救人,但后来工藤大侦探分别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支持了兰的救人行动,感性上就是“救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理性上则是大侦探对贝姐说的那句“你的枪没有装消音器,如果你开枪的话,这附近的警察就会赶来,你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兰这次救人会有不测发生的机率非常小。何来的冲动之说?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9-29 14:30
                回复
                  【话唠】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去救一个罪犯,但是作为工藤新一,他的观念可以这样阐述:即使我是一个侦探,我的责任是要将犯人绳之以法,但不管这个罪犯犯了多少罪,不管这个罪犯是不是还要继续罪行,我都不应该让这个罪犯的生命轻易流逝,只要是在我的能力之内,我就不会见死不救。所以他会对因为自己的推理而自杀的成实而感到自责。而在这一点上,兰姑娘很默契的帮了他,还比如拉窗帘事件中这点更为显著。说句题外话,如果两人的中心思想不一样的话,不管一个人怎么滔滔不绝字字珠玑,另一个人都不会明白,而工藤新一之所以可以解开兰的困惑,就是因为他们的中心思想是相通的,他们的价值观念是契合的。不管再怎么穷凶恶极万恶不赦的犯人,都不应该不得到任何惩罚就那样死去,或许在新兰两人的观念中,轻易的死亡也就是犯人对自己的解脱。能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有能力不伤害任何一条生命,我想,这才是工藤真正吸引我的原因吧。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呢?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9-29 14:30
                  回复
                    ===========TBC==========
                    ✎﹏﹏﹏﹏₯㎕﹍﹍
                         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9-29 14:31
                    回复
                      前面很疑惑,后面还好吧…………


                      11楼2014-09-29 18: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