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吧 关注:990贴子:2,299
  • 4回复贴,共1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来自“2014校长读书论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来自“2014校长读书论坛”


1楼2014-10-06 23:37回复
    编者按:“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简单朴素,却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说这句话的是中国近代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4月23日,本报联合商务印书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京共同举办了“2014校长读书论坛”。来自北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地的校长、教研员,以及教育部、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出版界的百年老字号——商务印书馆,纵论读书,分享阅读。今天,本刊集纳论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2楼2014-10-06 23:37
    回复
      张浩明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德国一位哲学家也说过,“失去语言我们将一无所有”,他的话揭示了语言在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开展全民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国民多读几本书,而在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在于语言文字的保护。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教育是主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规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出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个目标的完成不仅需要在座各位老师的努力,更需要教育局长、校长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一个懂教育、爱读书的校长可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4楼2014-10-06 23:38
      回复
        校长应该读哪些书
          作为校长,应该广泛地读哪些书呢?
          第一,要读本专业的书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应该是老师的老师。现在好多校长原先都是教学骨干,可当上校长之后,就把自己的业务专长丢弃了,我是十分不赞同的。我1981年从教,1989年在全国首届中青年阅读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1992年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可我从来没有放弃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教《走进李白》,我读《李白诗选》、《唐诗三百首》、《唐诗的故事》、《大唐史话》;教《论语》,我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里的《论语讲义》、《论语故事》、《孔子这个人》;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我读冰心;教《三顾茅庐》,我读《三国演义》;教《林冲捧打洪教头》,我读《水浒传》。最近为撰写《13岁以前的语文》一文,我读了《过去的教师》、《大师的教书生活》、《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语文教学和语文研究,让我阅读的根系深深地扎在语言文学书籍的沃土之上,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滋润我的心田,丰富我的思想,放飞我的情愫。
          第二,要读大教育的书籍。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必然要有大教育的视野。“学愈博,思愈远”,学问愈是博大,教育的视野就愈是开阔。为了深入探究教育的真谛,我反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为了通晓中国教育历程,我读孔子、孟子,读朱熹、王阳明,读蔡元培、陶行知。为了熟悉外国教育史,我读苏格拉底、柏拉图,读蒙田、培根,读杜威、罗素,读皮亚杰、布鲁姆。在阅读中我领悟了教育的真谛,在阅读中我掌握了教育的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循循善诱”,这些教育情怀和智慧春风化雨般融入了我的血脉,滋养着精神的成长。
          第三,要读哲学、美学的书籍。周国平先生在《中外教育名人100篇》一书的序言《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这样写道:“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碎和平庸。”我深以为然。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人为最大己任。既然是培养人,首先就得了解人,洞察人的本性,而对人性的研究首推哲学家了。只有深入地把握人性的特点,才能循其人性,扬善抑恶。不读哲学,不懂得人性,如何能做好培养人的工作呢?所以,有学者称《论语》,一言以蔽之:“教人成为君子的学问。”过了“不惑之年”,我最爱读的书籍是哲学、美学类的。像傅佩荣先生所说的那样,读哲学能让你的人生像涂上蜂蜜的面包,吃起来甜津津,香喷喷,有滋有味。我认为读了哲学,能让自己从“物质人生”,走向“艺术人生”,乃至“宗教人生”的美好境界。


        7楼2014-10-06 23:40
        回复
          将阅读指导纳入课程建设
            阅读不等于“看”书,阅读指导不等于让学生拿起书。要将阅读指导落到实处,首先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现实条件,以“你需我有”的理念建立分层指导体系,有针对性地与学生需求对接。其次,需要对现有的语文课程体系进行充实和延伸,以丰富灵活的语文形态保障阅读指导的进行。再其次,阅读指导需要有热情、有方法的引领者、实施者,教师要具备阅读指导的能力。
            对一所学校来说,倡导阅读和阅读指导,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很可能行而不远。基于此,我们把对学生的阅读指导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行保障、支撑。阅读指导在以下四类课程中体现。
            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阅读指导课题组选择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精读指导篇目,从文本中选取其最大语文价值,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针对性指导,形成阅读同类文本的普遍性阅读策略。
            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建立在基础性课程基础之上,分为限定性课程和非限定性课程,以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理解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从语言、文化、审美等角度对基础性课程进行延伸。
            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是拓展性课程的延续与发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拓展性课程中感兴趣的阅读话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教师为有深入学习和探究要求的学生的阅读研究和鉴赏提供研究理论指导,保障阅读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实践性课程以学生参与、自主活动为主,目的是为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提供发展空间,并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阅读指导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团开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广泛的阅读及其他交流空间。
            怎样把少数人读书变成最广大的民众读书?作为校长,我想说,从我们的孩子开始。


          8楼2014-10-06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