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是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位考生便是钱钟书。他数学考得极差,可英文、国文却是特优,英文还是满分。主任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拍板:此为奇才,破格录取。一入清华,钱钟书便开始开创一项又一项的“记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口出狂言第一……他读书爱做眉批,于是清华图书馆的藏书上便到处有了“钱批”。
在清华,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出名。1932年,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教授周作人出版了专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书一问世,颇得好评,然而,钱钟书却从中挑出了许多错误,且振笔直书,毫不顾及周的难堪。
大学快毕业时,清华挽留钱钟书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他却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从当钱某人的导师!”
钱钟书有句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正因要免俗,要做真正的学问,他才显现出了与他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与行为。他是中外记者公认的当代中国名人中最难见的一位,不仅记者,对各界名流他也多敬而远之。“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这就是钱钟书对自己的评价。
在清华,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出名。1932年,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教授周作人出版了专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书一问世,颇得好评,然而,钱钟书却从中挑出了许多错误,且振笔直书,毫不顾及周的难堪。
大学快毕业时,清华挽留钱钟书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他却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从当钱某人的导师!”
钱钟书有句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正因要免俗,要做真正的学问,他才显现出了与他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与行为。他是中外记者公认的当代中国名人中最难见的一位,不仅记者,对各界名流他也多敬而远之。“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这就是钱钟书对自己的评价。